1 臨床癥狀 病牛體溫38.3 ℃,心跳66次/min,呼吸34次/min,呈明顯的腹式呼吸;鼻孔流出黏性分泌物。瘤胃蠕動音消失,按壓肷部,感覺瘤胃空虛,稍有彈性。病牛大便稍干燥,帶紅褐色黏膜;直腸檢查,內有少量糞便,糞便稍干燥,成馬糞狀;膀胱空虛。腹部臌脹,頑固性嘔吐,精神沉郁。 2 診斷 、 腹腔穿刺,抽取腹腔液50 mL檢查,液體呈棕黃色,有尿臭味,送診斷室檢查,確認為尿液。直腸觸摸膀胱,膀胱空虛。 3 治療 3.1 放出腹腔尿液 12號消毒針頭從腹壁下方插入,用乳膠管套在針頭大端上,用容器收集液體,放出大量液體。 3.2 術前用藥 5%葡萄糖生理鹽水3 000 mL靜脈滴注;另用10%葡萄糖液1 000 mL、右旋糖酐頸部靜脈注射;青霉素200萬單位用注射用水10 mL溶解后作頸部肌肉注射;青霉素120萬單位用注射用水10 mL溶解后作腹腔穿刺注射。 3.3 手術治療 術前病牛體溫37.6 ℃,呼吸24次/min,心率60次/min,將其右側臥保定,左側腹部剪毛,用10%水合氯醛400 mL靜脈注射,待牛處于麻醉狀態(tài)時,在后腹部剪毛,先用5%碘酊消毒,再用75%酒精消毒,切開后腹部正中線15 cm,分離腹壁肌,找到膀胱,查出破裂處。裂處呈網狀裂縫,裂縫長7 cm,用5%碘酊消毒,再用75%酒精脫碘,修整膀胱裂縫邊緣,用0.1%呋喃西林清洗,作膀胱裂縫連續(xù)內翻縫合,再作包埋縫合,恢復膀胱和小腸位置,對腹壁肌分層結節(jié)縫合、減張縫合,皮膚在創(chuàng)口兩側加紗布圓枕打結縫合,縫合完后,在創(chuàng)口撒消炎粉。 4 術后用藥 術后前4 d,每天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2 000 mL、安鈉咖2 mL×5作第一次靜脈滴注;10%葡萄糖2 000 mL、VC 2 mL×10、四環(huán)素50萬×3作第二次靜脈滴注;5%葡萄糖500 mL、5%碳酸氫鈉作第三次靜脈滴注。用青霉素40萬×5,腹腔內注射。后3 d不加安鈉咖,改加烏洛托品5 mL×5、氫化可的松2 mL×10。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8 22:5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