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頁 水產 水產科技 水產知識 查看內容

魚池的藻類危害

2011-3-1 14:44| 發(fā)布者: feifei8526| 查看: 1540| 評論: 3

摘要: 魚池的藻類危害

  1、小三毛金藻

  該藻金黃色,因生有三根鞭毛,故得名。當池中的小三毛金藻大量繁殖后,會分泌一種毒素,能使魚類中毒死亡。初時部分魚類如鰱、鳙等向池的四隅集中,驅之才散,這是魚類大量中毒的前兆。當池水毒性加重時,幾乎所有的魚都集中排列在池邊水面附近,頭向岸邊,靜止不動,魚類很快死亡。

  防治方法 發(fā)病初期,應立即加入新水,將毒水排盡。若排水困難,應將魚立即轉入它池??捎昧蛩徙~全池潑灑。濃度0.7_--1.0ppm。一般24小時后魚池恢復正常,不過藥液減退時,還會發(fā)病。也可以施用硫酸銨,水溫20以上濃度為8—10ppm;15—20時為12ppm,15以下時14ppm,治療效果較好,施銨鹽、尿素等肥料時,水中氨氮不能超過0.1ppm,嚴防氨氮中毒。

  2、微囊藍藻

  藍藻又稱湖靛和銅銹水,由藍藻中銅綠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藻大量繁殖而成。在盛夏天氣炎熱時,由于大量繁殖可在池塘水面形成銅綠色水華。這種藻類中堿性水體(PH8—9.5),水溫28—32時繁殖最快。由于微囊藻外面包著一層膠質,一般魚類均不能消化,過度繁殖衰老死亡后,蛋白質易分解,并產生有毒羥胺和硫化氫氣體,這些毒物濃度大時,會影響魚類的生長,嚴重時使魚中毒死亡。

  藍藻大量繁殖時,在晚上產生過多的二氧化碳,消耗大量的氧氣,容易造成缺氧泛池,當藍藻進行強烈的光合作用時,會使水體的PH值急劇上升,致使魚的胺活性增強,使魚體內維生素B1減少,導致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系統(tǒng)失靈,興奮性增強,活性加劇、痙攣,魚體失去平衡。

  防治方法 池塘經常灌注新水,不使水中的有機質過高,可控制微囊藻的繁殖,當該藻大量繁殖時,可全池潑灑硫酸銅和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使水成0.5—0.7ppm,放藥后應開增氧機,或在第二天清晨酌情加注新水,以防浮頭。清晨藻體上浮聚集時,將生石灰打成粉,撒在藻體上,連續(xù)灑2—3天,可殺死大部分藻體。

  3、多甲藻

  甲藻是水中常見的單細胞浮游植物,在池塘中對魚類產生危害的有多甲藻的裸甲藻。 多甲藻為黃褐色,大量繁殖時,在陽光照射下呈棕色,也稱紅水和鐵銹水。魚吃了以后在消化道中出現許多氣泡,甲藻死亡后可產生致魚死亡的甲藻素。 多甲藻和裸甲藻喜歡生長在有機質多、硬度大、水呈微堿性的池塘中。它們對環(huán)境改變敏感,水溫、PH值突然變化均會引起藻類大量死亡,從而引起魚類死亡。

  防治方法:多甲藻大量繁殖,應及時換水,改變水溫和酸堿度,抑制其繁殖?;蛴?.7ppm的硫酸銅全池潑灑,也可以有效地殺滅此藻。

  此外,尚有卵甲藻、藍綠裸甲藻、絲狀綠藻等對水體養(yǎng)殖產生負面影響。 當塘水開始變壞或有害藻類大量繁殖時,應密切注意水質和魚類。特別是使用藥物時,更應該注意水質的變化及魚類的活動情況。魚用藥物的毒性致死濃度是在魚類活動正常時進行測定的,在池水變壞、有害藻類大量存在時,水體中的有害物質已經對魚類產生了一定的毒害作用,按正常劑量使用藥物,兩者毒性相加,極有可能產生養(yǎng)殖魚類的中毒死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1

路過

已閱
1

支持

超贊

剛表態(tài)過的朋友 (2 人)

發(fā)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琳瑯滿目 2011-5-22 15:03
池塘中出現藍藻用生石灰使藍藻繁殖更快,固有藍藻的池塘不可以用生石灰。
引用 大白鯊 2011-5-23 09:27
謝謝分享
引用 dushuqiang 2011-5-24 18:23
本帖最后由 dushuqiang 于 2011-5-24 18:26 編輯

回復 zhaoyuyong 的帖子

鄙人學《水生生物學》時泡妞去了,請問裸甲藻(裸藻)和多甲藻之間的分類關系是否如樓主所言呢?因為鄙人曾經有幸觀察到兩種水體起紅膜的情況,一種是多甲藻(幾乎靜態(tài)的),在原來西農校醫(yī)院門口的池塘;另一種是裸藻(運動的),在湖南常德益陽區(qū)域的魚塘很多。憑肉眼觀察魚塘,發(fā)現不了這兩種有啥區(qū)別,都是“祖國江山一片紅”。

查看全部評論(3)

發(fā)布主題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5 17:5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