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來自中國的飼料需求增長強勁異常,國際谷物理事會(IGC)在最新研究報告稱,雖然預期全球谷物和油籽產量增長態(tài)勢將持續(xù)到2017/2018年度,但是由于中國飼料需求強勁,除非收獲產量超過預期,否則全球庫存增長空間有限,價格將易漲難跌。 國際谷物理事會預計,2017/2018年度全球小麥和粗糧產量將超過20億噸,高于本年度的17.6億噸。如果天氣條件正常,那么2013/2014年度的產量將從2012/2013年度的水平上顯著恢復,隨后幾年平均年增幅將在1.6%左右。 預期的谷物供應增幅將主要集中在玉米。2013/2014年度全球谷物期末庫存預計為3.46億噸,高于本年度創(chuàng)下的五年低點3.25億噸。未來幾年全球消費增幅將超過產量,到2017/2018年度庫存可能降至3.29億噸。 其中,預計2013/2014年度全球玉米及小麥產量料回升,有望重建部分庫存,由于美國及黑海地區(qū)遭遇干旱天氣襲擊,本年度庫存已所剩無幾。2014/2015年度到2017/2018年度期間玉米產量將每年增長2.3%,小麥產量增幅在1.5%,大麥產量增幅為1.7%。不過供應改善將基本上消化消費增幅。 “飼料需求將占到主流,成為消費增幅的主要來源之一。”國際谷物理事會預計,2014/2015年度到2017/2018年度期間平均每年飼料需求增幅在2.5%,相比之下,食品需求增幅在1.2%。對于谷物而言,IGC預計2014/2015年度以后庫存絕對值將會下滑,庫存對用量比將顯示市場供應緊張。到2017/2018年度谷物庫存對用量比將降至16%,相比之下,本年度底為18%。供應吃緊將使得價格更易上漲以及劇烈波動。 在油料方面,國際谷物理事會預計2013/2014年度全球油籽產量增長速度很快,增長5.1%,隨后幾年每年增幅將在2.1%,因為需求旺盛。此外,油籽消費將強勁增長,每年增幅在2.6%左右,因為加工行業(yè)以及養(yǎng)殖行業(yè)擴張。 盡管如此,國際谷物理事會表示,未來幾年油籽庫存將會顯著恢復,隨后趨于穩(wěn)定。預計2017/2018年度全球小麥和粗糧貿易將會增長19%,接近3億噸,而大豆和油菜籽貿易將增長21%,全部原因在于中國的進口需求旺盛。 顯然,雖有對于未來5年谷物持續(xù)豐產的預期,但是國際谷物理事會對于中國旺盛的進口需求仍然頗為驚訝。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最新統(tǒng)計顯示,中國今年1月份至11月份的谷物進口已達到1340萬噸,較去年同期的450萬噸增長了兩倍。谷物大量進口已經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大米和大麥的進口國,而且位居玉米的前10大進口國和小麥的前20大進口國。 其中,飼料需求成為增幅最大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國。因為中國人的飲食變化,隨著越來越多人口進入城市,肉類消費大增導致需要更多糧食喂養(yǎng)家畜和家禽,這種變化使原本就以少量農田和水源解決世界1/5人口吃飯問題的中國農業(yè)面臨更大壓力。這也是中國進口谷物規(guī)模日益擴大的重要原因。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04:4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