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豬信息網綜合報道 “這是中美兩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內兩個最大的豬肉企業(yè)的結合,集中了最先進的科技、資源、技術和人才,將形成世界最大的豬肉企業(yè),為全世界提供優(yōu)質、安全的肉類蛋白。”在宣布以71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豬肉生產商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后,73歲的雙匯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萬隆開始憧憬并購后的美好前景,不過,他首先要面對的是高溢價收購美企的質疑。 “這次并購不僅價格高,而且目的不明確,非常類似外資收購掏空中國企業(yè)的常用手法。”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收購價為每股34美元,較史密斯菲爾德在公告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溢價約31%。對此,雙匯國際表示:“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公平的價格。” 雙匯國際承諾,收購完成后將保持史密斯菲爾德的運營不變、管理層不變、品牌不變、總部不變,同時不裁減員工、不關閉工廠,并將與美國生產商、供應商、農場繼續(xù)合作。這種做法也被質疑。“收購企業(yè)本應是有條件的,比如裁員、變更管理人員等等,這幾乎是收購的基本常識,但是雙匯溢價超30%,幾乎全盤無條件收購美企,這讓人摸不著頭腦。”有分析人士指出,雙匯承擔巨額債務收購美國養(yǎng)豬企業(yè)的做法令人費解。 成立于2007年的雙匯國際是一家設立在境外的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肉類上市公司雙匯發(fā)展的控股股東,也是雙匯發(fā)展第一大股東雙匯集團的控股股東。雙匯國際的股權結構較為分散,鼎暉、高盛、新天域、淡馬錫等國內外私募股權基金均持有一定股份。 從雙匯的股權結構來看,鼎暉投資實際上是雙匯國際的第一大股東,而包括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在內的雙匯員工則通過興泰集團持有公司30%股權。這也意味著,這項并購最大的受益者是鼎暉和雙匯管理層,同時,在雙匯國際和史密斯菲爾德都有股份的高盛也將雙邊受益。 對于為什么收購主體是雙匯國際而不是雙匯發(fā)展的質疑,雙匯國際表示,這個交易涉及金額達71億美元,跨越中美兩個國家,耗時長、有不確定性,雙匯發(fā)展是A股的上市公司,“我們不愿意讓公眾投資者來承受這種不確定性。雙匯國際是私營公司,主要股東對史密斯菲爾德都有相當深的了解,董事會一致通過了這起收購案。”(記者 陳瓊) ■新聞縱深 收購全球最大豬肉生產商、美國食品巨頭史密斯菲爾德被看作是雙匯國際化戰(zhàn)略的重要信號,對中國消費者而言,這項并購帶來的直接影響并不明顯。 “即使交易成功,史密斯菲爾德的生豬和肉制品,一樣不可能出口到中國。雙匯的產品也不會出口到美國。”雙匯國際表示,我國目前的法規(guī)禁止生豬和肉制品的進口,進口豬肉是可以的。據(jù)商務部統(tǒng)計,中國2012年從海外進口豬肉及副產品130多萬噸,從美國進口50多萬噸,史密斯菲爾德是其中主要的出口商。 有業(yè)內人士擔心,這項預期的雙贏交易中,潛藏著食品安全的巨大風險。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表示,“在美國,瘦肉精是合法使用的飼料添加劑。一旦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交易完成,這家國內企業(yè)巨頭將有強烈的動機游說政府放松,乃至取消瘦肉精禁令,瘦肉精禁令可能以直接或變相的形式遭廢棄。”雙匯國際則表示,“瘦肉精”作為養(yǎng)豬行業(yè)的飼料添加劑,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標準。史密斯菲爾德一直按照美國的標準執(zhí)行,今后也會這樣。在中國,雙匯會嚴格遵守中國在此方面的標準。 雙匯并購史密斯菲爾德后是否一定程度上緩解豬飼料給成本造成的壓力?雙匯國際表示,理論上,美國豬肉的進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豬肉價格上漲的壓力。但是豬肉價格同時受諸多因素影響,“因此我們無法評估進口對價格的影響程度。”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3 22:1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