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在H7N9流感病毒耐藥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在線發(fā)表于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上。 此前該課題組已經(jīng)對H7N9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結構和受體結合特性進行了研究,破解了H7N9病毒感染人的奧秘,發(fā)表于美國《科學》雜志。此次研究人員對H7N9病毒另一個重要囊膜蛋白神經(jīng)氨酸酶(HA)的結構及特性進行了研究,闡明了其耐藥機制。 據(jù)介紹,神經(jīng)氨酸酶(HA)是達菲、瑞樂沙等抗流感藥物的靶點。吳燕等科研人員對“安徽株”和“上海株”這兩株具有代表性的H7N9毒株的NA進行了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這兩種N9在關鍵位點294位氨基酸上存在差異:“安徽株”N9的第294位是精氨酸(R),而“上海株”N9的第294位是賴氨酸(K)。該位點對于天然底物和抗流感藥物神經(jīng)氨酸酶抑制劑的結合至關重要。 研究人員進一步證明了帶有K294的N9蛋白活性比R294的N9低,并且影響病毒復制。更重要的是,K294突變會導致對達菲、瑞樂沙、帕拉米韋和拉尼娜米韋等多種臨床用流感病毒NA抑制劑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耐藥性。研究人員通過解析兩種N9與四種抑制劑的晶體結構進一步闡明了其耐藥的分子機制。 不過,研究人員認為,盡管以“上海株”為代表的流感病毒對常用NA抑制劑產(chǎn)生耐藥,但是這種突變對病毒復制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使其并不能成為感染人的主流病毒。因此,達菲等常用抑制劑依舊可用于H7N9的臨床治療。 ![]()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2 13:1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