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綠色食品需求量不斷增加,國內外都在尋求改進和替代抗生素的添加劑。我國中草藥多數以天然植物為原料,效果良好,價格低廉,毒副作用甚微,具有幾乎無殘留、無抗藥性、不污染環(huán)境等優(yōu)點,因而作為添加劑在養(yǎng)豬業(yè)上的研究與應用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重視。 1中草藥添加劑的作用機理 1.1藥理作用分析與研究 目前應用的豬用中草藥添加劑有理氣消食、益脾健胃、驅蟲除積、扶正祛邪、清熱解毒、抗菌消炎、鎮(zhèn)靜安神等作用。健胃中草藥神曲、麥芽、山楂、陳皮、枳殼等具有一定的香味,能提高飼料的適口性,促進家畜唾液、胃液和腸液分泌,促進機體對營養(yǎng)的吸收。貫眾、檳榔有驅蟲作用,可以驅除豬蛔蟲、絳蟲等寄生蟲。當歸、益母草、五加皮等有利于氣血運行,使豬代謝旺盛,機體強健,膘肥體壯。遠志、松針粉、酸棗仁養(yǎng)心安神,使豬在肥育階段熟睡催肥長膘,提高飼料利用率。朱仁俊等(2002)試驗表明,中草藥添加劑能顯著改善斷奶仔豬生長性能,明顯提高消化道淀粉酶、脂肪酶、胰凝乳蛋白酶和粘膜二糖酶的活性。李琦華等(2002)測定中草藥添加劑對豬飼料養(yǎng)分消化率的影響,與西藥組和對照組相比,中藥組的粗蛋白消化率均有所提高,粗脂肪和粗纖維消化率有顯著或極顯著提高,粗灰分、鈣的消化率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都與西藥組無顯著差異,但都比對照組有顯著、極顯著的提高。磷的消化率在前期和后期的變化與粗灰分、鈣的相似,但中期4個組的差異不顯著。聶磊等(2006)試驗表明,“味兒美”中藥制劑能提高育肥豬粗蛋白質、鈣、磷等營養(yǎng)物質的表觀消化率,從而改善豬的養(yǎng)分消化率,促進豬的生長發(fā)育。游玉波等(2007)在飼料中添加中草藥復方B(由蒼術、山楂、神曲和甘草等10味藥組成)能夠提高生長豬對飼料干物質、粗蛋白、粗纖維和粗灰分的表觀消化率,粗脂肪和能量表觀消化率略低于抗生素組;有利于改善和促進生長豬小腸粘膜絨毛的生長,加強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陳國順等(2012)在仔豬斷奶后前2周,添加0.3%、0.4%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顯著提高仔豬斷奶后第7d空腸后段總蛋白酶活性、空腸后段淀粉酶活性和空腸后段脂肪酶活性;顯著提高仔豬斷奶后第14 d空腸后段脂肪酶活性。 1.2增強免疫機能 中草藥免疫有效活性成分主要有多糖、甙類、生物堿、揮發(fā)性成分和有機酸。對小鼠經腹腔注射黃芪多糖,能增加小鼠的抗體生成及主要免疫器官脾臟的重量,顯著促進小鼠腹臟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對小鼠體內淋巴細胞轉化率有明顯促進作用(毛小娟等,1989)。金嶺梅等(1999)研制的抗熱應激中草藥添加劑,能使試驗組豬血液中血紅蛋白濃度、嗜酸性白細胞、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淋巴細胞轉化率分別比對照組提高27.8%、41.4%、14.8%和24.1%,對增強豬的抗熱應激能力,緩解溫熱環(huán)境對豬的不良影響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韓劍眾等(2002)用中藥(由黃芪、當歸、茯苓、柴胡、大黃等組成)有效成分抽提物對仔豬飼養(yǎng)試驗表明,能顯著促進小豬生長,有效調節(jié)腸道的微生物區(qū)系,明顯提高仔豬血液中cAMP含量(+164.07%)及cAMP/cGMP的比值(+55.79%),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升高58.7%,嗜酸性白細胞升高437.5%,對于增強仔豬的免疫機能具有重要意義,充分發(fā)揮和提高機體本身預防疾病的潛在能力。王自然(2006)在給仔豬接種豬瘟疫苗的當天,以1%的劑量添加中藥免疫增強劑混飼給藥,可顯著提高豬的IHA抗體效價水平,能使豬只接種豬瘟疫苗后15天,外周血液中T淋巴細胞百分率比對照組顯著提高,表明中草藥免疫增強劑提高了豬的體液免疫作用和細胞免疫水平。樊春波等(2010)在斷奶仔豬基礎日糧中添加1.5%的中草藥添加劑,30d后IgM、IgA水平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IgG水平提高11.38%(P<0.05),豬瘟抗體水平和豬偽狂犬病抗體水平合格率都提高20%,阻斷率(PI)分別改善3.86%和11.94%(P<0.05);60d后IgM水平提高12.46%(P<0.05),IgG、IgA水平提高41.69%和21.33%(P<0.01),淋巴細胞轉化率提高了15.79%(P<0.05),豬瘟抗體水平和豬偽狂犬病抗體水平合格率分別提高20%和30%,阻斷率分別改善28.02%和24.83%(P<0.01)。初步判斷該復方中草藥添加劑可顯著提高斷奶仔豬的免疫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俞向前等(2012)將黨參等21味中藥按一定比例混勻粉碎添加1.5%于基礎日糧中飼喂斷奶仔豬60d,可顯著改善斷奶仔豬的淋巴細胞轉化率(P<0.05),豬瘟和藍耳病抗體檢測合格率提高了17%(P<0.05)和19%(P<0.05);糞便蟲卵計數減卵率為47%(P<0.05),中草藥添加劑具有一定的增強機體免疫力及抑制寄生蟲卵的作用。 2豬用中草藥添加劑的應用 2.1提高生產性能 中草藥添加劑能夠增進豬的食欲,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吸收功能,促進生長發(fā)育,改善飼料報酬。楊寶琦等(1992)用母仔壯中草藥添加劑(由益母草、苦參、艾葉、王不留行、蒼術等組成)飼喂哺乳仔豬,仔豬黃痢發(fā)病率下降11.78%,白痢發(fā)病率下降35.54%,成活率提高19.28%,雙月窩重提高23.79%。李志強等(2002)分別對哺乳仔豬飼料中添加中藥、中藥+西藥和西藥,結果35日齡斷奶個體重分別比對照組提高9.65%、9.18%和9.64%,日增重分別提高13.5%、12.5%和12.67%。曹國文等(2003)用杜仲葉、山楂、黃芪等中草藥研制豬用飼料添加劑飼喂40日齡斷奶仔豬,服用中藥的3組豬腸道中的乳酸菌和雙歧桿菌均比對照組明顯增高,而大腸埃希氏菌和腸球菌指數以及腹瀉發(fā)生率明顯降低;日增重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9.20%、5.50%和13.32%;料肉比分別比對照組降低了9.80%、6.64%和15.03%,結果顯示該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常規(guī)粉劑和提取物制劑均能促進仔豬腸道中有益菌的增殖,提高豬的生產性能。陳漢忠等(2005)給斷奶仔豬飼料中添加2%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增重率提高16.6%~41.1%,飼料轉化率提高17.4%~25.6%,并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陶玉順等(1996)在基礎日糧中添加1%中草藥添加劑(由麥芽、檳榔、山楂、甘草等組成)飼喂生長豬,增重提高13.01%,飼料報酬提高16.3%,多增收入32.35元。曾代勤等(2003)將3種復合中草藥添加劑按一定比例加入3個試驗組的生長豬中飼喂,與抗生素組相比,中1組、中2組、中3組頭均日增重分別提高60g、130g和110g,飼料報酬分別提高11.76%、5.88%和5.88%,經濟效益分別提高33.4%、20.57%和24.45%。田永波(2006)在飼糧中添加300mg/kg中草藥提取物明顯加速了肥育豬生長,改善了胴體組成,并顯著提高了肥育豬血清內源性GH和IGF-I水平。生長激素變化與豬的生長性能及血清中酶活性呈現極強相關性,可見通過添加天然中草藥提取物可以提高血清中內源性GH水平,從而促進了豬生長,改善胴體組成。王建輝等(2007)研究發(fā)現生長育肥豬日糧中添加杜仲提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長性能、胴體質量和豬肉品質,對豬肉滴水損失、皮厚、肌肉總氨基酸含量和鮮味氨基酸含量為尤。童建國等(2008)在育肥豬日糧中添加1%中草藥提取物復方1、復方2、復方3,較對照組平均日增重分別提高4.83%、3.41%和8.84%;飼料/增重降低5.14%、0和5.43%;總疾病發(fā)生率下降48.9%、53.5%和17.3%;復方1、復方2、復方3組與對照組相比,屠宰率差異均不顯著,但胴體瘦肉率提高,板油重降低,背膘厚降低;復方1、復方2、復方3組能改善肉質特性。徐小波等(2012)分別在杜長大三元雜交仔豬添加自制中藥1、2、3和抗生素進行飼養(yǎng)對比試驗,重約60kg時結束。結果表明,中藥1、2、3組的豬日增重分別較抗生素組高8.53%、13.91%、8.16%,飼料消耗分別較抗生素組降低了4.0%、7.1%、4.3%;中藥1、2、3組和抗生素組的IgA、IgG、IgM、C3和C4均較試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中藥2組提高幅度較大。綜合比較增重、飼料消耗、免疫球蛋白和補體含量等各項指標,均以中藥2組的配方效果最佳。 2.2改善繁殖性能 有些中草藥與公豬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密切相關,可改善公豬繁殖性能,提高公豬性欲和配種能力。劉丑生等(1994)在種公豬日糧中加入中草藥添加劑,試驗組和對照組公豬射精量分別為248.3ml、219.4ml,精子活力分別為0.81、0.61,精子密度分別為144.2106/ml、76.1106/ml,精子存活時間分別為115.3h、72.4h,精子頂體正常率分別為89.6%、85.5%。龍翔等(1998)給種公豬飼喂12g/(頭天)中草藥添加劑后10天~18天,19天~30天內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與對照組差異極顯著,頂體異常率、精子畸形率差異顯著;停止使用中草藥添加劑后10天,精子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頂體異常率兩組間差異顯著。 有些中草藥能夠誘導母豬發(fā)情,增加泌乳量,提高產仔數。喻春元等(1994)用松針粉飼喂妊娠母豬,每窩多產仔0.85頭,增加產活仔數1.6頭,減少死胎0.74頭;仔豬初生窩重增加3.08kg,活產仔豬平均初生個體重增加0.1kg。張鶴亮等(1995)在產后10日內母豬日糧中添加2.5%中草藥添加劑乳泉I號(由黃芪、當歸、王不留行等9味中藥組成),仔豬20日齡窩重和35日齡斷奶重分別提高25.59%和25.90%,仔豬斷奶個體重提高18.56%,哺乳期平均日增重提高22.76%,哺乳期仔豬成活率提高8.0%。谷新利等(1997)篩選出純中藥制劑“催乳1號”治療產后缺乳母豬,可使缺乳母豬在產后兩周內泌乳量迅速上升,提前1周出現泌乳高峰,日泌乳量提高35%左右。李杰生等(2000)用中草藥“促情散”加氯前列烯醇處理乏情后備母豬,發(fā)情率為97.62%,配種后46天不返情率為97.56%,平均產仔數為9.93頭,產活仔數為9.09頭。蔡偉強(2005)分別用中草藥制劑和促性腺激素對產后乏情母豬進行催情治療,結果中草藥治療的發(fā)情率為93.75%,平均產仔數9.12頭;激素治療的發(fā)情率為95.00%,平均產仔數8.01頭。王欽等(2011)在母豬飼料中添加高、中、低劑量中草藥添加劑,仔豬平均窩重比對照提高11.96%~29.01%(p<0.05),處理2仔豬的平均日增重增加了12.5g,斷奶仔豬的腹瀉率、病死率分別下降了17.02和11.5個百分點,表明在飼料中添加中草藥可以提高母豬生產性能,促進仔豬的生長發(fā)育,同時減少仔豬腹瀉的發(fā)生,增強仔豬的免疫力,從而降低死亡率。王春華等(2013)在21頭懷孕30d的2胎次~3胎次的大白母豬基礎日糧中每天添加3次中草藥合劑,每次5g;中藥有機鉻組在中藥添加劑組的基礎上每千克飼料中再添加200μg的有機鉻,結果表明:中藥添加劑組母豬的呼吸頻率和體溫比對照組分別降低3.66次/min和1.02℃,母豬在高溫條件下產健仔數最多,比對照組提高18.29%。 2.3 防治疾病 許多中草藥能夠提高豬免疫力,增強抗病力,常用于豬病防治中。吳力夫等(1998)研究發(fā)現中草藥具有抗仔豬腹瀉作用,主要是其中的生物活性物質,能直接抑菌、殺菌,驅除體內有害寄生蟲,而且能調節(jié)機體免疫機能,具有非特異性抗菌免疫作用。韓劍眾等(2002)試驗表明,復方中草藥抽提物能有效抑制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變形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等多種腸道疾患的致病菌,并且促進胃腸道雙歧桿菌、乳桿菌、乳鏈球菌、擬桿菌、消化球菌等有益菌的增殖,抑制韋榮氏球菌、大腸肝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腸球菌、梭菌等有害菌的繁殖。黃一帆等(1991)在豬飼料中添加0.5%中草藥添加劑(鉤吻、何首烏、麥芽等組成),豬霉形體肺炎發(fā)病率降低了45.47%,第1、2個月日增重分別提高2.15%和16.07%,飼料利用率分別提高5.03%和6.07%。楊寶琦等(1992)用母仔壯中草藥添加劑(由益母草、苦參、艾葉、王不留行、蒼術等組成)飼喂哺乳仔豬,仔豬黃痢發(fā)病率下降11.78%,白痢發(fā)病率下降35.54%,成活率提高19.28%,雙月窩重提高23.79%。徐世文等(2000)用中藥散劑瀉康寧(16味中藥組成)、氟哌酸和痢特靈分別治療仔豬黃白痢,治愈率分別為98.4%、84.5%和48.9%,總有效率分別為100%、93.1%和72.3%,瀉康寧在治愈率、治愈時間和平均止瀉時間均明顯優(yōu)于抗菌類藥物。孫志良等(2003)研制的中西復方制劑消腫二苓(由環(huán)丙沙星和豬苓、茯苓提取液制成)對豬大腸桿菌的最低抑菌濃度明顯優(yōu)于環(huán)丙沙星,對實驗性豬水腫病的治愈率為100%,高于環(huán)丙沙星藥物對照組,與感染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張曉駟等(2005)在乳仔豬日糧中添加中草藥提取物“福樂寶Ⅰ號”,能較好地預防乳仔豬腹瀉,促進乳仔豬生長,改善飼料效率,特別在仔豬斷奶期間,其增重與防腹瀉效果優(yōu)于抗生素,是目前首選的抗生素替代品。王自然(2006)經體外抑菌試驗證明,采用茜草、苦參等13味中藥組方對耐藥大腸桿菌株和非耐藥大腸桿菌株都有較好的抑菌作用,對抗生素有耐藥性的大腸桿菌或無耐藥性的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都有極好的治療作用,治愈率90%以上,有效率達100%。張鑫等(2008)研究發(fā)現,中草藥添加劑對預防哺乳仔豬黃白痢具有顯著效果,對發(fā)病仔豬分別用中草藥(33頭)和慶大霉素(43頭)治療,中草藥組的治療效果顯著好于慶大霉素組,對提高哺乳仔豬的增重有顯著效果,說明該中草藥添加劑可以作為抗生素類藥物的替代品。孫展兵等(2012)根據仔豬腹瀉癥狀分別設3個組方中草藥煎劑,對病豬對癥下藥,共治療仔豬腹瀉病例95例,其中方劑一共治療34例,有效+顯效合計為91.18%;方劑二共治療33例,有效+顯效合計為93.94%;方劑三共治療28例,有效+顯效合計為89.29%。 2.4改善豬肉品質 試驗表明,中草藥能夠提高豬胴體瘦肉率,降低胴體脂肪,改善胴體品質和肉質特性。呂長兵等(1992)用添加復方中草藥及活性微生物酵母日糧喂豬,與添加“三晶”、“翠竹”牌添加劑組和對照組比較,眼肌面積與瘦肉率分別提高25%、17%、32%;18%、30%和11%,且胴體pH值在6.2~6.5之間,肉色鮮紅,肌肉彈性好,符合國家標準。楊寶琦等(1996)通過試驗表明,使用中草藥添加劑的試驗組屠宰率、瘦肉率均高于對照組,膘厚、失水率均有所降低,表明肉質與對照組無差異;試驗組肝、脾、腎等組織無異常變化,表明中草藥添加劑系列產品安全、無毒性作用。田允波等(1999)從中藥麻黃、枇杷葉、防風、細辛等提取的有效成分研制的“瘦肉多”豬用添加劑,對于改善豬肌肉組織沉積,減少脂肪合成有顯著功效,可提高生長速度10%以上,降低耗料8%~10%,提高飼料報酬,提高豬瘦肉率8%~10%,背膘厚度下降30%以上。田允波等(2003)添加中草藥提取物飼喂生長肥育豬,與對照組相比,胴體瘦肉率提高5.79%,脂肪率降低31.41%,板油重減少22.16%,眼肌面積增加10.92%,平均背膘厚下降28.21%,失水率降低5.03%,貯存損失下降20.35%,熟肉率提高4.74%,肌肉間脂肪含量提高52.77%。嫩度、滋味、多汁性和香味都有提高,具有肉質細嫩、肉味郁香、湯味鮮濃的特點?;輹约t等(2006)試驗證明,用中草藥提取物“綠益康”飼喂肥育豬,可顯著增加豬肌肉中糖原和脂肪等含量,減小豬肌纖維直徑,增強豬肉的風味、多汁性與嫩度,對豬肉的食用品質和貨架壽命等有積極作用。陳國順等(2012)在香豬飼料中添加0.3%和0.4%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日增重提高了42.98%(P<0.05)和30.06%(P<0.05),料重比分別降低了14.69%(P<0.05)和13.73%(P<0.05);中草藥添加組肉質的pH值、失水率、粗脂肪、粗蛋白、眼肌面積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0.4%中草藥組的主要鮮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別提高了28.37%和28.75%;分別提高人體必需脂肪酸2.18%和4.36%,提高亞麻酸、亞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2.41%、2.67%、3.68%和5.12%、3.51%、19.12%。徐小波等(2012)在基礎日糧中添加不同成分的復方中草藥添加劑,添加比例為2.00%,與抗生素組相比,添加兩種中草藥添加劑均可以顯著提高日增重、肌肉大理石紋評分和眼肌面積(P<0.05),并極顯著降低失水率(P<0.01),增加肌肉粗脂肪含量(P<0.01),可見飼料中添加中草藥添加劑可以有效提高育肥性能,改善豬肉品質。 3中草藥添加劑存在的問題 3.1劑型單一,質量不穩(wěn)定 目前投放市場的豬用中草藥添加劑,大多數以原料粉碎攪拌后制成的粉劑或散劑,提高效產品尚屬空白;生產工藝落后,品種單調,加工簡單粗糙,科技含量低,給生產和運輸帶來不便;使用劑量普遍偏大,一般都在1%~2%,不僅增加了產品成本,而且也影響了飼料的營養(yǎng)配比。由于中草藥原材料來源廣,不同地區(qū)、不同季節(jié)采收的中草藥成分和功效差異很大,作用效果不穩(wěn)定,沒有統(tǒng)一的質量配方標準,很難對中草藥及其產品作出準確的藥效評定和質量監(jiān)控,致使重復試驗或推廣應用時出現偏差。 3.2毒副作用問題研究缺乏 人們普遍認為中草藥在畜禽體內殘留量甚微,對畜禽健康無影響,但卻缺乏明確的理論依據。目前對中草藥作用效果的研究報道很多,但對中草藥的安全性、毒性、殘留量、耐藥性以及添加后是否影響飼料本身的成分等問題探討很少,僅杜紹范等(2004)在基礎日糧中添加4%中草藥添加劑飼喂育肥豬,肉品品質測定8項指標均為優(yōu)良,肉品安全性檢測未檢驗出重金屬、抗生素、呋喃唑酮和β-興奮劑均未超過國家部頒標準規(guī)定,認為是合格產品,達到安全肉標準。但實踐證明,在有些情況下中草藥使用不當,也會出現毒副作用。 3.3作用機理尚未完全弄清 中草藥成分復雜,作用廣泛,既能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蟲等,又能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機能。單味中草藥添加劑成分簡單,藥效專一。選擇多組方、多成分或多功能的中草藥組方的復方添加劑,可以獲得藥效互補、療效增強、不良作用減少的優(yōu)點。也有的中草藥單用無藥效,組方后則有好療效。無論單方還是復方中草藥添加劑,作用于豬后常對整體發(fā)揮綜合作用,有的呈雙向調節(jié)作用。人們還未弄清其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機理。 4中草藥添加劑的發(fā)展趨勢 4.1 產品微量化 除尋找用量小,效果好的中草藥外,要適應現代飼料生產工藝的要求,改變目前這種粗制方法和劑型,針對復方或單方中草藥,采取不同的方法分離提純、萃取或精制,獲得有效成分或生物活性物質,使用微量添加劑可獲得滿意效果。如用松針作飼料添加劑,須在飼料中添加5%~10%,而用松針提取物,只需在飼料中添加0.03%~0.05%即可。 4.2加強作用機理研究 結合現代醫(yī)藥學、營養(yǎng)學和免疫學的方法,從體內營養(yǎng)物質的代謝利用途徑、免疫調節(jié)機理和激素分泌調控等方面深入探討,研究中草藥添加劑如何調節(jié)豬體內平衡、改善腸道微循環(huán)和微生物區(qū)系以及免疫反應性和體內其他生理生化反應。 綜上所述,豬用中草藥添加劑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應該加強研究工作,研制開發(fā)作用廣泛,取材方便,價格便宜的豬用中草藥添加劑,以期代替抗生素和化學藥物添加劑,為生產無藥殘安全豬肉,提高肉品質量開辟新的途徑。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13:0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