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痘 【概述】 豬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征為皮膚表面有突出的半球狀紅色硬結,化膿結痂,形成皮膚白斑。一般取良性經過。該病遍及全球,環(huán)境條件差,生產技術落后的地區(qū)尤為多見。 【病因/病原】 豬痘病毒為DNA病毒,屬于痘病毒科。在細胞漿內增殖形成包涵體。在細胞單層上產生明顯的細胞病變。皮屑內的病毒對干燥有特別強的耐受力,可存活1年。37度24小時喪失感染力。直射日光或紫外線可迅速殺滅病毒。豬為豬痘唯一的自然宿主,哺乳仔豬最易感。 【流行病學】 該病遍及全世界,與飼養(yǎng)環(huán)境條件差密切相關。該病只感染豬,而不感染其它家畜、家禽。不同日齡、不同品種、不同飼養(yǎng)管理方式和條件下其發(fā)病率不同,病豬或帶毒豬為本病的傳染源。除了通過病豬排出的口、鼻分泌物污染環(huán)境傳播本病外,還可通過豬虱子、蒼蠅及蚊子傳播,且皮膚擦傷或創(chuàng)傷均有助于本病水平傳播。3-4日齡以內的仔豬,發(fā)病率可高達100%,死亡率低于5%,并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本病遷延不止的主要原因是環(huán)境衛(wèi)生差,滅蟲不徹底和不斷出現易感豬。 【病理學】 主要病變?yōu)槠つw痘樣損傷。繼發(fā)細菌感染時,損傷更為嚴重,并形成局部化膿灶。 【癥狀】 潛伏期為2-5天,豬痘臨床表現有明顯的階段性:紅色斑點期、紅色丘疹期、水皰期、膿皰期和結痂期。水皰期一般較短不易發(fā)現。病程為3-4周。如有繼發(fā)感染,病程延長。有豬虱寄生時,痘疹多見于腹下。有蚊子和蒼蠅時,痘皰多見于背部。哺乳仔豬病情嚴重時可全身出痘。3-4月齡豬的痘皰多見于皮膚無毛區(qū)。成年豬多見于無毛區(qū)、乳房、耳朵、鼻部和陰部。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17:1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