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頁 水產 水產快訊 國際水產 查看內容

過度捕撈致東南亞大魚種前景堪虞

2010-11-12 11:10| 發(fā)布者: feifei8526| 查看: 1107| 評論: 0|來自: 檳城法新

摘要: 漁業(yè)專家說,東南亞海域捕撈過度的情況嚴重,導致石斑魚和鱸魚等體型較大和較有價值的魚類數量大減,令它們難以找到同類交配,生存前景堪虞。
  漁業(yè)專家說,東南亞海域捕撈過度的情況嚴重,導致石斑魚和鱸魚等體型較大和較有價值的魚類數量大減,令它們難以找到同類交配,生存前景堪虞。

  設在檳城的世界漁業(yè)中心(World Fish

  Center)研究員阿利森說,海底拖網是捕撈過度的罪魁禍首。這種捕撈方法幾乎把各種大大小小的魚類一網打盡。

  此外,各國競相在沿岸地區(qū)進行發(fā)展項目,破壞了紅樹林沼澤地,導致魚類失去了繁衍后代的棲息地。

  東南亞國家、中國大陸和香港饕客對頂級海鮮的需求,也是導致本區(qū)域魚類數量大減的原因之一。

  根據世界漁業(yè)中心的數據,暹羅灣在1965年的魚類數量是1995年的10倍,馬來西亞海域的魚類數量在此期間減少了80%至90%,菲律賓海域則減少了46%至78%。

  在馬六甲海峽捕魚超過30年的馬來西亞漁民張建合說,由于缺乏執(zhí)法力度,因此許多大型拖網漁船越來越靠近海岸。這些漁船幾乎撈盡海底的魚類,連魚苗也不剩。

  他說:“就連我們希望可以捕到的甘望魚和鯖魚也沒有了,因為拖網在海底將一兩寸長的魚苗也一掃而空?!?BR>
  他補充說:“舉報也沒用,因為不會有行動的?!?BR>
  阿利森指出,海洋生態(tài)擁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只要各國政府愿意付諸行動,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可以恢復過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最新評論

發(fā)布主題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7 01:3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