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園捆青貯和袋式灌裝青貯與窖貯的比較 [打印本頁]

作者: 鶯    時間: 2006-12-11 00:45
標題: 園捆青貯和袋式灌裝青貯與窖貯的比較
拉伸膜裹包秸稈青貯技術(shù)在西方發(fā)達國家已普遍應用,是一項成熟的青貯技術(shù)。1997年,內(nèi)蒙鄂溫克旗引進了近百套大小青貯設備,在抗洪保畜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采用新技術(shù)青貯的牧草喂養(yǎng)奶牛,取得了歷史上沒有過的高產(chǎn)奶率。
與傳統(tǒng)的窖貯相比,裹包青貯不僅效果優(yōu)于窖貯,且總的投資比窖貯低。一臺KM-520 B型青貯園捆機1小時可做青貯1500公斤。按每天工作10小時,每年30個工作日計,一臺機器一年可青貯秸稈450噸。因無霉變損失,實際可用秸稈也近450噸。若用窖貯,以窖貯霉變損失30%計,450噸可用秸稈需642噸貯量的青貯窖。以每窖貯100噸計,需100噸貯量的窖6.5個,以每立方米造價40元計,一個100噸貯量的窖需投資約20000元。642噸貯量的窖,共需投資130000元。而購置一套小型青貯設備只需約80000元。
袋式灌裝青貯在同等產(chǎn)量的基礎上比較,其投資更是大大低于窖貯。一臺袋式灌裝機,一小時可青貯至少50噸秸稈,一天以10小時計,則可青貯500噸。以20天收獲期計算,可青貯10000噸,也即100個100噸的青貯窖。若每個青貯窖建窖投資為30000元,則總投資為300萬元。而一臺袋式灌裝機才28萬元,且灌裝機可移動作業(yè),特別適合大中型農(nóng)場和養(yǎng)牛小區(qū)。不占用建窖土地,不污染環(huán)境。
若加上新技術(shù)秸稈營養(yǎng)價值的保持,新技術(shù)的綜合效益就更優(yōu)于窖貯了。
將用于窖貯的資金用于購置裹包青貯專用設備,是投資少,效果好,綜合效益高的決策。

青貯裹包機圖片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