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轉(zhuǎn)貼:藍耳病的清除策略 [打印本頁]

作者: 吠聲天外    時間: 2007-2-22 20:13
標題: 轉(zhuǎn)貼:藍耳病的清除策略
作者:Kazimierz Tarasiuk博士,Sygen國際集團中歐健康管理技術(shù)總監(jiān) - 藍耳?。≒RRS)是目前對豬場經(jīng)濟影響最大的疾病,1989年分離到PRRS病毒后,越來越多地在世界更多的國家和豬場存在,且病毒擴展的速度也非???。90年代初,業(yè)內(nèi)認為藍耳病陽性的豬場應(yīng)該引進藍耳病陽性的豬,但這只是90年代初期的看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藍耳病的研究進展,這一觀點已發(fā)生了改變。 一、養(yǎng)豬業(yè)對藍耳病病毒理解的變化
  • 藍耳病病毒新毒株的產(chǎn)生(在陽性體系中爆發(fā));
  • 通過精液傳播(人工授精傳播);
  • 疫苗不能提供普遍性保護;
  • 對準備進入藍耳病陽性群體的藍耳病陰性的后備豬采取適應(yīng)措施來控制PRRS 的方法被廣泛接受。
二、藍耳病疫苗截止目前為止,我們知道PRRS有兩種毒株:歐洲型和美洲型?,F(xiàn)在,美洲株不僅僅存在于美洲,在歐洲也存在;歐洲株也不僅僅存在于歐洲,在美洲也存在。由于PRRS病毒序列的多樣性,因此很難有一種對所有PRRS都有效的疫苗。目前市面上有兩種疫苗:活苗和滅活苗。 活苗的缺點是:把它注射入體內(nèi)的效果與感染野毒沒有多大差別。對完全藍耳病陰性的場或已經(jīng)是藍耳病陽性的豬,當注入另外一種毒株的的PRRS疫苗后,它會同野毒一樣照樣穿過胎盤侵害胎兒。有時,如果我們所使用的疫苗的基因序列與某一群體存在的PRRS病毒基因序列相似性達到70%~80%時,疫苗會比較有效。如果我們所使用的疫苗的基因序列與我們本場存在的PRRS病毒基因序列不同時,則意味著可能會有一場新的藍耳病到來。 市面上存在的另一種疫苗是滅活苗。它的缺點是:誘導(dǎo)有效免疫力的能力比較差。但毫無疑問,滅活苗在使用上是比較安全的,可以誘導(dǎo)一定的抗體產(chǎn)生,如果抗體與野毒的基因序列比較相似,同樣還會產(chǎn)生保護;如果基因序列不相似,則保護力比較差。滅活苗運用于:(1)新引進種豬的適應(yīng)措施;(2)新引進陰性種豬的適應(yīng)措施;(3)對已感染藍耳病的群體,有助于使群體的PRRSV穩(wěn)定下來。因此,藍耳病陽性的場引入藍耳病陰性的種豬比引入藍耳病陽性的種豬要好點。 三、PRRS的清除策略1.后備母豬的生產(chǎn)管理結(jié)合Isowean/MEW 和分胎次飼養(yǎng)關(guān)鍵點:建立封閉的藍耳病陽性后備母豬群;分批次豬只流動;連續(xù)檢測策略。 后備母豬的管理中,持續(xù)性適應(yīng)措施是關(guān)鍵。當引入藍耳病陰性種豬時,嚴格的隔離措施非常重要,讓引入的藍耳病陰性種豬與原場的藍耳病陽性種豬進行鼻對鼻的接觸,持續(xù)時間為10周或10周以上,才能保證新引進的藍耳病陰性種豬感染或獲得PRRS病毒。另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全進全出,尤其是產(chǎn)房、保育階段的全進全出。還有就是建立一個長期的監(jiān)測計劃,對保育豬、肥豬、種豬、后備豬進行PRRS病毒監(jiān)測,了解群體中PRRS病毒存在的狀態(tài)。母豬群體嚴格的封閉時,PRRS 病毒能夠自動消失。 2.對陽性種源仔豬實施Isowean/MEW獲得陰性豬只關(guān)鍵點:不同批次的保育豬獨立飼養(yǎng),在轉(zhuǎn)豬前做嚴格的檢測。這種方式短期內(nèi)可獲得成功,但并不能保證長期的成功。 3.通過部分清群來清除藍耳病部分清群:保留原有種豬,只是移出部分階段的種豬從而達到清除的目的。這種方式在隔離生產(chǎn)體系中成功率大于90%,但不能保證100%的成功,同時它對豬場建設(shè)有一定要求,一般三點式或多點式生產(chǎn)的豬易獲得成功。 4.清群/再建群當部分清群仍然不能達到清除目的時,就只能采用完全清群,這對所有疾病都有效。 四、需要注意如下幾點
  • 隱性感染非常普遍-評估生物安全;
  • 地理位置和周邊疾病的復(fù)雜性是商品豬場保持陰性的關(guān)鍵性因素;
  • 對于PRRS陰性或者通過清除獲得陰性農(nóng)場所面臨的轉(zhuǎn)陽的風(fēng)險是相同的;
  • 展開調(diào)查時盡可能考慮更多的因素。
(編者注:本文根據(jù)Kazimierz Tarasiuk博士發(fā)言的錄音整理,可能存在不完善之處,請指正。在此,感謝PIC中國公司的蔣增艷先生。)

作者: 刀六    時間: 2007-2-23 0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nèi)容自動屏蔽
作者: 文甲    時間: 2007-2-23 07:48
感謝
作者: 阿司匹林    時間: 2007-2-23 21:26
有價值的文章。我頂一下。
作者: wzpg    時間: 2007-2-24 07:39
支持樓主,
作者: lqjj    時間: 2007-2-25 16:58
呵呵,我以前也看過英特偉的一篇相關(guān)文章,也寫的挺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查. 時間長了,我忘出自哪了,好象是一本雜志.
作者: 雄峰人    時間: 2007-2-26 12:16
寫的很好,謝謝樓主分享 :victory: :victory:
作者: fisbon    時間: 2007-2-26 18:13
很少在論壇推文,不過這篇文章實在不錯,里面的觀念都是目前最新研究的成果。 其實我對藍耳病的態(tài)度與此篇文章差不多。按照這篇文章的邏輯,其實藍耳病活苗的使用弊大於利,除非是急性爆發(fā)的養(yǎng)豬場,否則不需要緊急免疫弱毒苗。對於陽性場,反而透過空胎期重復(fù)感染的模式提高母豬的免疫力,比使用弱毒疫苗來的安全有效。 文章中「活苗的缺點是:把它注射入體內(nèi)的效果與感染野毒沒有多大差別」這句話非常經(jīng)典。很多外國專家不把注射藍耳病弱毒苗稱為「預(yù)防接種(vaccination)」,而是稱為「提前感染(super infection)」,就是因為藍耳病毒能做的,疫苗株都辦的到,只是毒性稍微弱一點。弱毒苗會引起流產(chǎn),也會引起免疫抑制。 [ 本帖最后由 fisbon 于 2007-2-26 18:15 編輯 ]
作者: 西門一刀    時間: 2008-12-10 19:16
學(xué)習(xí),并且要認真學(xué)習(xí),這樣的文章真的很好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