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biāo)題: 粗纖維含量和可制粒性 [打印本頁]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時間: 2007-4-27 17:26
標(biāo)題: 粗纖維含量和可制粒性
最近碰到一個有趣的問題,生產(chǎn)標(biāo)準(zhǔn)肉鴨料(粗纖維5%)很難制粒,開得很慢;而生產(chǎn)低檔很多的料(粗纖維10%)卻制粒很正常,產(chǎn)量也高很多.這和常規(guī)的看法包括gbmmr的理論是大不相同的,不知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請教各位.

[ 本帖最后由 春天的故事 于 2007-4-27 22:08 編輯 ]
作者: 獨具匠心    時間: 2007-4-27 19:29
環(huán)模是不是同一個,原料水分是否一樣.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時間: 2007-4-28 16:53
環(huán)模是一樣的,配方中使用的相同原料也是一樣的,因為是前后生產(chǎn)的批次.配方水份應(yīng)該還是低檔的料要低些啊.
作者: 翱翔    時間: 2007-4-28 17:07
樓主,跟壓縮比有關(guān)嗎?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時間: 2007-4-28 20:40
做鴨料的模壓縮比比較高的啊
作者: yanzher    時間: 2007-11-14 15:16
原料水分有沒有差異,水分太高也不好做的!
作者: ananben    時間: 2008-6-20 18:09
制粒的速度和水分、粗纖維都有關(guān),脂肪含量呢?有沒有參考數(shù)據(jù)呀
作者: 胡輝平    時間: 2008-6-21 14:53
標(biāo)題: 回復(fù) 保安 春天的故事 的帖子
這就對了,粗纖維含量低而且水分高,說得夸張一些,有可能成稀泥哦,當(dāng)然不好制粒了。
作者: 胡輝平    時間: 2008-6-21 14:55
只是想當(dāng)然了,沒有碰到過這種有趣的情況。
作者: k54108    時間: 2008-6-21 15:03
是啊,粗纖維少了難以制粒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8-6-21 20:55
我想,這與粗纖維關(guān)系不很大,你在鴨料里面,用了多少次份或者小麥?或者洗米糠?
作者: 小農(nóng)民    時間: 2008-6-21 23:04
張總,油脂的添加怎么樣呢?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時間: 2008-6-22 14:29
標(biāo)題: 回復(fù) 11樓 山中的漫游者 的帖子
博士,配方中次粉/小麥和洗米糠用量相差不大,主要是低檔料用了統(tǒng)糠來提供更多的粗纖維。
回農(nóng)民:油脂添加在鴨料里主要是靠原料中的,沒有額外添加。
作者: laomo7909    時間: 2008-6-22 14:50
把配方傳上來看看啊,看完配方后再解決問題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時間: 2008-6-22 15:01
博士看來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啊,還加精了。:handshake  
高 料的大配方結(jié)構(gòu):
         0279  玉米                   35.0000
          0105 次粉                   11.4500
          0270 小麥                     20.0000
          0041 米糠                    8.0000
          0018 米糠粕                    5.0000
         0048  肉粉                    2.0000
          0117 棉籽粕                   6.0000
          0121 菜籽粕                    3.0000
          0007 玉米酒精糟                    4.0000
          0801 膨潤土                      2.0000
  低料的大配方結(jié)構(gòu):
         0279 玉米                    26.0000
          0105 次粉                    21.7000
            0041 米糠                   15.0000
           0018 米糠粕                  10.0000
           0117 棉籽粕                  8.0000
          0121 菜籽粕                   5.0000
           8556 統(tǒng)糠                     8.0000
          0801 膨潤土                   3.0000

我也公布一下大料結(jié)構(gòu)(其余部分為預(yù)混料)讓大家來分析一下原因吧。。
作者: 在路上    時間: 2008-6-22 17:13
我想問題可能出在小麥上和次粉上.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8-6-22 17:39
哈哈,問題明白了,我告訴你啊,制粒過程出料過的,采食量也大。這個差別是因為統(tǒng)糠啊,統(tǒng)糠出料很快的。
作者: ljqun110    時間: 2008-6-22 18:05
粗纖維含量有變化,那么其它組分也就發(fā)生了變化.如果制粒后的顆粒硬度夠硬的話,建議采用稍低壓縮比的環(huán)模制粒,效果會更好.
作者: zgy100    時間: 2008-6-22 18:12
低檔料配方不光增加了統(tǒng)糠,洗米糠的用量增加了不少,特別是后者的增加,粗脂肪可提高不少.還有從配方上,后者的水分可能要低一些的.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時間: 2008-6-23 11:54
標(biāo)題: 回復(fù) 17樓 山中的漫游者 的帖子
為什么“制粒過程出料快的,采食量也大”?和容重有關(guān)?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時間: 2008-6-23 11:57
標(biāo)題: 回復(fù) 18樓 ljqun110 的帖子
鴨料要考慮含粉率不能高,所以在提高產(chǎn)量時要保證維持其顆粒硬度。

[ 本帖最后由 春天的故事 于 2008-6-23 12:01 編輯 ]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時間: 2008-6-23 11:59
試過在高檔料如果把米糠用量提上來,制粒性能會有明顯的提高。

[ 本帖最后由 春天的故事 于 2008-6-23 12:03 編輯 ]
作者: 柳粒橙    時間: 2008-6-23 14:18
我看還是因為配方引起的,低料比高料次粉用量多,且粗脂肪含量高,都有利于制粒。
作者: any_wyb    時間: 2008-6-23 15:03
高檔料的小麥含量高,小麥的制粒性要差的,我們公司配方中只要是小麥量大的制粒都很困難的,其中還包括是4.5的環(huán)摸
作者: 做飼料的    時間: 2008-6-23 15:22
感覺油質(zhì)含量差別不大,高料里面用了20%的小麥,小麥的淀粉糊化的溫度比玉米低,所以高料調(diào)制后粘性比底料高,也是更容易焦化,這個會不會對料的制粒有影響?還有高料里面的肉粉只是單純的肉粉還是肉骨粉,如果是肉骨粉的話里面的骨頭太大對制粒也是影響非常大的
作者: 雞鴨司令    時間: 2008-6-23 15:33
我認(rèn)為關(guān)鍵還應(yīng)該是米糠用量的問題,加大米糠用量對制粒有效果,其中含有的油脂影響較大。
作者: SNQW2003    時間: 2008-6-23 15:39
贊同王博士的觀點,用了多少次粉或小麥或膨潤土?
作者: hyzhanghua    時間: 2008-6-23 16:21
原帖由 any_wyb 于 2008-6-23 15:03 發(fā)表
高檔料的小麥含量高,小麥的制粒性要差的,我們公司配方中只要是小麥量大的制粒都很困難的,其中還包括是4.5的環(huán)摸



照你的觀點,六和的全價顆粒料用小麥不用玉米,制粒不是更難嗎?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8-6-23 17:58
對啊,這是對盧亮老師的一個嚴(yán)峻挑戰(zhàn)哦:6f:
作者: gbmmr    時間: 2008-6-23 20:05
標(biāo)題: 關(guān)于造粒
上面兩個配方估測品質(zhì)系數(shù)分別為4.3和4.6;其中玉米的品質(zhì)系數(shù)由一般的5.7調(diào)整為4.0,推測為烘干玉米。

調(diào)質(zhì)制粒的基本原理:
一般的制粒過程為:物料粉碎、混合均勻后進(jìn)入調(diào)質(zhì)器;物料在調(diào)質(zhì)器中通過蒸氣濕潤與加熱進(jìn)行糊化,并產(chǎn)生粘度而用于顆粒粘結(jié)。

顆粒制造主要的粘結(jié)劑來自淀粉,但淀粉不能進(jìn)行二次糊化,就是炒熟的玉米難成粥的意思;因此推測春天的玉米應(yīng)該是低溫烘干的。
第二是小麥:小麥糊化取決于粉碎的粒度和來源,硬質(zhì)小麥顆粒難以在短時間內(nèi)被蒸汽穿透和糊化,對造粒的貢獻(xiàn)就有限。


先貼。。再丟了就不寫了
作者: gbmmr    時間: 2008-6-23 20:19
標(biāo)題: 關(guān)于纖維與造粒
一般飼料原料中的纖維并不妨礙造粒,相反適當(dāng)?shù)睦w維不僅有助于造粒,并對顆粒的柔性有貢獻(xiàn),不至于形成過多的回機料或粉料。其中纖維的形態(tài)或理化性質(zhì)決定了纖維在造粒中的影響。

礱糠不會被糊化,粉碎會使礱糠纖維顆粒變的更??;纖維本身也不具有粘結(jié)性,但礱糠在顆粒制造中具有良好的契合性能和潤滑性能,即使大顆粒的礱糠在造粒中也會自動折斷,并適應(yīng)幾乎所有孔徑的環(huán)膜。

由于礱糠有良好的契合性能,因而可以和淀粉質(zhì)粘合劑充分的膠合,比如次份,或者面粉,并提高造粒的效率。假如礱糠和豆粕混合制粒,那就是一個問題了。

在廣東草魚料中,經(jīng)常會添加超過15%的礱糠,而在一些地區(qū)的鵝料中,會添加30~35%的礱糠造粒,都不會有問題,取決于與什么配合。
作者: gbmmr    時間: 2008-6-23 20:20
標(biāo)題: 關(guān)于纖維含量與顆粒品質(zhì)
一般而言,一定的纖維含量,比如3~5,不僅有助于提高造粒效率,同時也可以提高顆粒的柔性和韌性,不至于造成過多的回機和碎料;但隨之纖維含量的增加,顆粒的表面會趨于粗糙及扭曲,并使顆粒變的松散易碎。


一個完整的配方設(shè)計過程,顆粒料的工藝配合,也是配方的重要組成部分。

適合的配方與工藝可以通過以下的方式檢驗:環(huán)膜物料出口溫度-調(diào)質(zhì)器出口溫度《12度;一般為9度,超過這個溫度越多,說明配方或者工藝改進(jìn)的空間就越多。
作者: gbmmr    時間: 2008-6-24 23:55
怎么沒有跟貼了?:liuhan:   是不是什么錯了?:wenti: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8-6-25 00:29
老大,退一步海闊天空,你全部說完了,叫我們說什么???:liuhan:
作者: panwenlong    時間: 2008-6-25 10:31
標(biāo)題: 是細(xì)米糠的問題
低檔料的細(xì)米糠要高些,如果低檔料統(tǒng)糠太高(30%),那就要用比較多的細(xì)米糠才能做出粒來
作者: gbmmr    時間: 2008-6-25 23:43
:wugu:   下回慢慢說,怕沒寫完,回頭又忘了。。。:5s:

我猜的玉米是烘干的,春天也不回,也許判斷錯了啊。。

[ 本帖最后由 gbmmr 于 2008-6-27 01:30 編輯 ]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時間: 2008-6-29 13:27
gbmmr說對了,確實是烘干玉米.小麥?zhǔn)怯?.5篩網(wǎng)粉的.這幾天一直在市場忙,沒有及時回復(fù),很抱歉啊盧總.:L: 感謝您給出非常精彩的解答.:lol

[ 本帖最后由 春天的故事 于 2008-6-29 13:45 編輯 ]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時間: 2008-6-29 13:41
標(biāo)題: 回復(fù) 25樓 做飼料的 的帖子
關(guān)于小麥淀粉糊化的溫度,在工藝上有考慮到,能控制在80度左右.不知合適否?但如果提高次粉用量減低小麥量制粒性又會有好轉(zhuǎn).這又如何解釋?又大料里用的是肉粉非肉骨粉.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8-6-29 20:09
懷疑你們那里的次粉,基本是麩皮。小麥用多了,物料發(fā)粘,制粒困難啊:6f:
作者: 小農(nóng)民    時間: 2008-6-30 01:57
標(biāo)題: 回復(fù) 37樓 春天的故事 的帖子
張總,做的是多大顆粒呢?
小麥?zhǔn)欠窨梢杂?.0的篩片粉碎呢?
作者: gaopf767    時間: 2008-6-30 06:38
有時也會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搞不清什么原因,學(xué)習(xí)中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時間: 2008-6-30 17:51
標(biāo)題: 回復(fù) 39樓 山中的漫游者 的帖子
次粉纖維在4灰份在3左右,質(zhì)量一般。小麥用量不算多,多的有用到30-50%的量。

[ 本帖最后由 春天的故事 于 2008-6-30 17:55 編輯 ]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時間: 2008-6-30 17:58
標(biāo)題: 回復(fù) 40樓 小農(nóng)民 的帖子
3。5--4。5的顆粒,小麥粉太碎就要停機等粉碎了,能耗也太高。
作者: 3727112    時間: 2008-7-1 11:52
我覺得出料速度跟成品和環(huán)摸之間的摩擦力有關(guān),摩擦力大的話出料肯定慢,你想想粗纖維的摩擦力肯定比較大。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時間: 2008-7-4 15:37
呵呵,樓上旺才的觀點就是我當(dāng)初想的那樣啊,可實際上正好相反啊:6f:
作者: gbmmr    時間: 2008-7-5 00:40
這兩天有點麻煩,給一個公司的禽料配方硬的要死,今天才反應(yīng)過來,最近的次份都是新小麥的。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8-7-5 09:44
原帖由 3727112 于 2008-7-1 11:52 發(fā)表
我覺得出料速度跟成品和環(huán)摸之間的摩擦力有關(guān),摩擦力大的話出料肯定慢,你想想粗纖維的摩擦力肯定比較大。

有兩種粗纖維,很硬的,不柔軟的,出料快;相反,溫柔如棉絨者,出料慢:lol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時間: 2008-7-5 13:36
標(biāo)題: 回復(fù) 46樓 gbmmr 的帖子
呵呵,那就用些DDGS,次粉一般不要超過10%,你知道廣東的雞料配方都是含粉多的啦:hhad: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