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牛根生精彩語錄
[打印本頁]
作者:
來自鄉(xiāng)下的狼
時間:
2008-1-18 05:41
標題:
牛根生精彩語錄
[align=center][size=18pt][b][font=宋體]牛根生語錄[/font][/b][/size][size=18pt][b][/b][/size][/align]
[size=10.5pt] [/size][size=12pt]1[font=宋體].不要小看我們小地方,小地方的人不想則已,一想便是著眼全國的大事!上海有一千多萬人,上海的企業(yè)只要占領上海,就能做中國的老大老二;北京也有一千多萬人,北京的企業(yè)只要占領北京,也能做個全國前幾名;而我們呼和浩特才一百多萬人,只有像鄂爾多斯廣告語所說的那樣——“溫暖全世界”,才能在全國排上座次。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2.[/size][size=12pt][font=宋體]一個人一生只做一件事,肯定比三年做東、五年做西的人更容易成功。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3.[/size][size=12pt][font=宋體]一個人要懂點哲學,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任何人都少不了走這一步,包括歷史上的能人在內。在有生之年就看到自己從有到無,我看我比許多人幸運。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4.[/size][size=12pt][font=宋體]潮流有淺層的,也有深層的。這就像海流一樣。當我們看到表層海流向西涌去的時候,深層海流往往是向東涌動的。[/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 5[font=宋體].“散”的甜頭,“散”完之后才知道。人們不敢散財,是因為害怕散出之后就再也回不來了。其實,“大有”和“大無”是相通的。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6.[/size][size=12pt][font=宋體]別人從零起步,而我是從負數起步。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7.[/size][size=12pt][font=宋體]小勝憑智,大勝靠德。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8.[/size][size=12pt][font=宋體]我的父親養(yǎng)牛送奶38年,我是子承父業(yè);我的母親給了我教育,她囑咐我的兩句話讓我終生難忘,一句是‘要想知道,打個顛倒’,另一句是‘吃虧是福,占便宜是禍’。[/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 9[font=宋體].誤解與被誤解的頻率標志著一個人的素質。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10.[/size][size=12pt][font=宋體]我作為做企業(yè)的人,一方面信奉馬克思主義,另一方面也結合一部分凱恩斯觀點,讓我的員工盡快變成中產階級。凱恩斯比馬克思生活的時代晚,因此凱恩斯觀念應該可以對馬克思主義形成一定的補充。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11.[/size][size=12pt][font=宋體]回顧這些年我們的發(fā)展,有許多事,專家都說“不能”;但因為我們識字不多,一不小心把“不”字給丟了,結果就變成了“能”!可謂是“有膽有識”。最近我到北京把膽切除了——佯說去蒙古了,不是撒謊,是怕影響大家……這個膽結石做了以后,基本就沒“膽”了,也沒“石”(識)了…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12.[/size][size=12pt][font=宋體]人是生產力首要的能動的因素,工具是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標志,兩者的結合體就是我所謂“帶工具的人”。所帶工具可以是自創(chuàng)的,也可以是“拿來”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可以是務實的,也可以是務虛的;可以是反應堆,也可以是催化劑??傊覀円氖恰皫Чぞ叩娜恕?。[/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 13[font=宋體].最大的培養(yǎng)在實踐。使用就是最大的培養(yǎng)。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14.[/size][size=12pt][font=宋體]世界上的競爭,從古到今,無非是三種資源的競爭,一是體力競爭,二是財力競爭,三是腦力競爭。如果論這三種力的關系,誰都可以統御誰,只是條件不同,三種力的地位也不同:蠻野社會,體力可以統御財力和智力;資本社會,財力可以雇傭體力和智力;信息社會,智力可以整合財力和體力。這就是“三力法則”。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15.[/size][size=12pt][font=宋體]一個做鞋的人,為別人負責是做不好的,為自己負責就能做好。當他“為別人負責”的時候,他的服務對象是泛指的,不特定的,模糊的,由于他的服務對象的模糊性,他在工作中的動機就不是強烈的,感情就不是具體的,思維就不是深刻的,責任意識就是松懈的。當他“為自己負責”的時候,他的服務對象就是活生生的自己:做不好就沒人買,砸了牌子就賣不上好價錢,丟了工作就無以養(yǎng)活一家老小——這時候,他的動機足夠強烈,他的智慧強力發(fā)揮,他的責任意識是緊繃的。所以,首先“為自己負責”,然后才能“為別人負責”。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16.[/size][size=12pt][font=宋體]我自己體會,人類社會的基本準則,就是“交換”。只有誠心,才能換來誠信。誠信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大誠信”其實就是“大智慧”。當今社會最大的學問,就是按市場規(guī)律辦事;而按市場規(guī)律辦事的最大學問,就是“對別人有利的,才是對自己有利的”。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17.[/size][size=12pt][font=宋體]我自己體會,人類社會的基本準則,就是“交換”。只有誠心,才能換來誠信。誠信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大誠信”其實就是“大智慧”。當今社會最大的學問,就是按市場規(guī)律辦事;而按市場規(guī)律辦事的最大學問,就是“對別人有利的,才是對自己有利的”。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18.[/size][size=12pt][font=宋體]從更廣大的意義上來講,在企業(yè)競爭中,保護與自我品牌形象相關系數高的競爭對手的品牌形象,是一種更高的策略,是另一種“為自己負責”。因為競爭當中有聯合(潛在的聯合,或者顯在的聯合),對手和盟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我們內蒙古乳制品企業(yè)應該覺悟到,每個企業(yè)除了擁有自己的張三牌,李四牌,還擁有一個共同的品牌:內蒙古牌,呼市牌。這個大牌子閃光,我們每個企業(yè)頭上都有“光環(huán)效應”;這個大牌子受了污染,我們每個企業(yè)的頭上都會“佛頭著糞”。在區(qū)內,蒙牛的牌子怎么被人砸都可以;但在區(qū)外,如果還要砸,那么砸的恐怕就不僅僅只是蒙牛的牌子了。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19.[/size][size=12pt][font=宋體]我們提倡全民喝奶,但你不一定喝蒙牛奶,只要你喝奶就行。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20.[/size][size=12pt][font=宋體]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常想,如果缺乏參照物,缺乏警覺性,可能對市場的敏感度也差,反而散了……蒙牛超不超伊利已經不那么重要了,因為我們與伊利同屬于草原品牌、內蒙古品牌。今后比較大的可能是,有時伊利超過蒙牛,有時蒙牛超過伊利。哪一方長期做第一,也不一定是好事。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21.[/size][size=12pt][font=宋體]差異化、挺進無競爭領域是弱勢企業(yè)迅速制造相對強勢的不二法門。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22.[/size][size=12pt][font=宋體]現在需要的是老老實實做事,本本分分做人。這樣消費者認同你以后,才不會說拜拜。中國的企業(yè)好三年壞三年,基本上是個大規(guī)律。問題在哪?主要在于用心不專。在國外,幾代人做一件事非常平常,所以,他們才會有世界級的大企業(yè)誕生。我去法國考察時,去過一個已有百年歷史的家族牧場,他的主人說:1894年他爺爺養(yǎng)的奶牛獲得體重第一,1917年他父親養(yǎng)的奶牛得了單產冠軍,1976年他養(yǎng)的奶牛得了第三,現在他的重孫子也開始養(yǎng)奶牛了。他說:‘聽說中國牛奶是兩個字組成。我們剛剛學會了牛字,正在學習怎么寫奶字。’我聽了后要說,法蘭西萬歲!我們連牛字都還不會寫啊!”[/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 23[font=宋體].直接去舉一千斤的人,笨蛋;四兩撥千斤的人,聰明。一個人做了十件事,取得了100%的成果,而另一個人做了一件事,就取得了90%的成果,那么這個做事少的人就是聰明人。因為那個做十件事的人,用九件事只爭取到10%的成果,那是不行的?!?[/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24.[/size][size=12pt][font=宋體]策劃也有“兩面性”。好人可以用,壞人也可以用。策劃有時被濫用、誤用、反用,變成了“投機”的代名詞。甚至有人說,舉目四望,提心吊膽:不是策劃別人,就是被別人所策劃。真正有生命力的策劃,不是“抖機靈”,也不是“賽智商”,而是捧出一顆真心,拿出一份熱誠,與別人同呼吸、共命運,“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靶賾{智,大勝靠德”——策劃的最高境界是誠信!誠信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大誠信”其實就是“大智慧”。當今社會最大的學問,就是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而按客觀規(guī)律辦企業(yè)的最大學問,就是“對別人有利的,才是對自己有利的”。有了誠信,資源不請自來,這是無管理的管理,無策劃的策劃。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25.[/size][size=12pt][font=宋體]這個世界不是有權人的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有心人”擅長“三大做”:做事,做勢,做市。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26.[/size][size=12pt][font=宋體]講到用人標準,從人本管理的角度看,人人都是人才,就看放的是不是地方,這是一個人崗匹配的問題。這就像木頭,粗的可以做梁,細的可以做椽,渾身疙瘩的還可以做柴禾……人也是這樣,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人才需求,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崗位適應性。比如,我們廠子選衛(wèi)生工,肯定不能選擇文化程度太高的,也不能選擇家庭條件特別好的,我們選擇的都是老實厚道的農村婦女,她們?yōu)槟苣玫竭@份旱澇保收的工作而自豪。結果,那么大的一個廠子,她們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擦呀洗呀,以致工廠里任何一個角落,你戴著白手套摸,都摸不到一點灰塵。因為她們知道,這里每天的產品都要乘車坐船走向全國的角角落落,有的還要飄洋過海,‘安全、衛(wèi)生、營養(yǎng)、健康’是每個食品企業(yè)必須時刻緊繃的第一根弦,對億萬消費者負責是第一位的;同時,我們工廠每天接待著幾百名、上千名各行各業(yè)的代表,有一處打掃不到位,就會影響到公司的聲譽。 所以,論人才問題,說它復雜吧,著書立說也僅能說個皮毛;說它簡單吧,也就一句話:所謂人才,就是合適時間合適地點的合適人選,也就是最適合崗位的人?!?[/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27.[/size][size=12pt][font=宋體]做人要講“為人之道”,做企業(yè)要講“經營之道”。同樣的設備,同樣的原料,同樣的人,在不同的企業(yè)發(fā)揮的效力是不同的,因為各個企業(yè)的文化不同。企業(yè)文化就像人的基因,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一臺機器、一筆資金、一車原料,從進廠那天起,就被植入了這個企業(yè)的基因,它們按照什么邏輯運轉,要看這個企業(yè)的文化。 28.世界上的思想比星星多,觀點比人口密,沒作選擇的時候,此也有、彼也有,然而此也混沌、彼也混沌,分不出個主賓來;一旦作了選擇,就有了凝聚點,有了向心力,有了主心骨。所以,若論企業(yè)文化從哪里來?“結晶式”也好,“播種式”也好,歸根到底,企業(yè)文化首先是一種選擇,然后是一種整合。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29.[/size][size=12pt][font=宋體]同樣的核子反應,有人用它來作惡,有人用它來行善??萍加绊懼Y源的使用效率,文化決定著資源的使用方向。如果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那么,我們是否可以說“文化是第二生產力”呢?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30.[/size][size=12pt][font=宋體]鄧小平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苯栌眠@一思路,我們可以說:“文化是第二生產力?!盵/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 31[font=宋體]、財聚人散,財散人聚。世界上沒有傻子,今天你可以剝奪別人的利益,甚至明天也可以繼續(xù)剝奪,但后天你將得到一顆苦瓜。一個企業(yè)如果只想活一年兩年,那就罷了;如果想長命百歲,沒有“長壽基因”是萬萬不能的。我們常常強調“市場導向”,其實“市場導向”最大的竅門不就是給別人帶來利益嗎?所以,企業(yè)利潤率低了,我不安;利潤率高了,我也會不安:是不是把人家哪個環(huán)節(jié)的利益給剝削了?如果真是這樣,就得迅速糾正,否則,這個得利少的環(huán)節(jié)以后就會缺位,它一缺位,整個產業(yè)鏈條就斷了,我們的整體利益也就沒了。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32.[/size][size=12pt][font=宋體]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33.[/size][size=12pt][font=宋體]發(fā)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熄別人的燈。 [/font][/size][size=12pt][/size]
[size=12pt]34[font=宋體].一個企業(yè)的成敗往往就在一點兩點上。每天進步一點,每天突破自我,就能走在前面。敢于跟自己較勁的,在歐洲是德國人,在亞洲是日本人,在中國,蒙牛人首當其沖[/font][/size][size=10.5pt][/size]
作者:
李自強
時間:
2008-1-19 23:07
字字珠璣,好好思考一下。很受益!
作者:
sanclaus
時間:
2008-1-24 11:52
小勝憑智,大勝靠德。經典
作者:
zmyqhdcl
時間:
2008-1-24 13:42
有道理
作者:
波縱天下
時間:
2008-1-24 13:52
精辟的語錄!
作者:
wujianping992
時間:
2008-1-24 14:05
有深刻的意義?。。?!
作者:
daijun7799
時間:
2008-1-31 11:04
爽:huahua: :huahua: :huahua:
作者:
qtqt888
時間:
2008-4-14 11:13
語言質樸,富有哲理,受益良多
作者:
vince
時間:
2008-4-14 11:14
標題:
回復 樓主 的帖子
學習哈!!!!!!!!!!!!!!
作者:
來自鄉(xiāng)下的狼
時間:
2008-4-14 11:22
確實很精辟,值得大家一看!
作者:
張光
時間:
2008-4-14 11:36
受益匪淺!值得慢慢體會!:hihi: :tiaotiao: :hehe:
作者:
hfhhp
時間:
2008-4-17 08:42
佩服,大智慧呀!
作者:
7570978
時間:
2008-6-4 22:05
只有誠心,才能換來誠信。
作者:
牧童的理想
時間:
2008-6-6 23:44
牛根生語錄:hihi: :hihi:
作者:
yanshilu94
時間:
2008-6-8 00:05
非常敬佩老牛!他領導的蒙牛就是一個奇跡!
作者:
jljyj
時間:
2008-6-8 15:22
標題:
回復 樓主 來自鄉(xiāng)下的狼 的帖子
很值得思考
作者:
chenhc
時間:
2008-6-8 15:44
標題:
牛語錄
牛根生,不光姓牛,做事也牛,老牛改變了人們的正常思維,受益菲淺呀!
作者:
yumianfeilong
時間:
2008-7-18 22:31
語言質樸,富有哲理,受益良多
作者:
jy718
時間:
2008-7-19 09:24
說的很好,值得學習?。?!
作者:
青果青橙ww
時間:
2008-7-19 10:39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這句蠻經典的,佩服……:hehes:
作者:
sh8859
時間:
2008-7-23 22:23
《贏在中國》剪輯老牛的語錄:小勝憑智,大勝靠德!!3: :xuehu: 體會:xuehu: 體會---
作者:
luorabbit
時間:
2008-7-25 13:40
很有道理,想干大事的人應該好好學習一下
作者:
qqkukub
時間:
2008-7-31 21:30
很敬重牛老板!
作者:
liuyong0532
時間:
2008-8-3 02:13
佩服,有大氣象。
作者:
qxz
時間:
2008-8-3 09:52
小勝憑智,大勝靠德。經典:xuehu:
作者:
shlong
時間:
2008-8-3 09:54
字字珠璣爽
作者:
dzyj1999
時間:
2008-8-17 09:50
真牛,蒙牛的奶我最喜歡
作者:
劉廣
時間:
2008-8-17 14:06
好,很有道理。
作者:
daguang315
時間:
2009-12-22 16:01
好文章。。
作者:
堅持
時間:
2010-1-7 18:08
高人!真的很佩服???!
作者:
者愛好
時間:
2010-1-7 22:40
以前很崇拜、后來很失望
作者:
孟俊英
時間:
2010-1-7 22:53
細細品讀,很有道理。有時候個人的成功并不代表其品德的超拔,同樣個人的悲劇并不說明其思想就一無是處,商鞅、呂不韋、李斯都是體制的犧牲品。
作者:
chencom007
時間:
2010-1-13 16:09
老牛真牛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