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如何判別花生粕、菜粕質(zhì)量
[打印本頁]
作者:
tony2005428
時間:
2008-1-20 16:48
標題:
如何判別花生粕、菜粕質(zhì)量
花生粕、菜子粕、棉子粕、次粉、麥麩、米糠等原料因價格不高,一般人為的摻假現(xiàn)象較少,主要注意其純度、鮮度及水分含量等自身質(zhì)量問題。
花生粕的飼用價值僅次于豆粕,蛋白質(zhì)和能量都較高,但氨基酸的組成和比例不甚合適。正常的花生粕呈新鮮的黃褐色或淺褐色,有熟花生的香味,適口性好。水分應(yīng)控制在12%以下。
菜子粕和棉子粕都是較廉價的高蛋白原料,但因本身有毒性,故用量受到控制。正常的菜子粕為黃褐色、紅褐色、灰黑色碎片、碎?;虼址蹱睿谐蕡A球形、紅褐色、灰黑色或深黃色的菜子,質(zhì)脆易碎,無光澤,具有菜子香味道、味苦。一般是外觀越紅,蛋白含量越低。水分應(yīng)控制在12%以下。
棉子粕一般呈淡褐色、深褐色或微黑色,粉狀或小團,可見棉子,在顯微鏡下可見棉子外殼碎片上有半透明、白色有光澤的纖維。主要注意棉絨的含量,含量越多則品質(zhì)越差。
次粉是小麥制粉的副產(chǎn)品,為淺白色至褐色細粉末狀,水分不應(yīng)超過13%。有些水產(chǎn)飼料要求次粉達到一定的筋度,則要另行進行面筋的檢測。
麥麩富含維生素,正常的麥麩應(yīng)是淡黃色至紅灰色,色澤新鮮一致,細碎屑狀,麩皮不應(yīng)太大,否則品質(zhì)下降。有粉碎小麥特有的氣味,無發(fā)酵,霉變,結(jié)塊和異味。粗脂肪比米糠低,因而儲存期可比米糠長一些,但不宜超過一個月。
米糠為淡黃色或褐色的粉狀或粗粉狀,略呈油感,含有微量碎米、粗糠,有米糠獨特的香味,不應(yīng)有異味。無蟲蛀及結(jié)塊,粗糠不能太多,否則品質(zhì)差。
(轉(zhuǎn)自中國飼料網(wǎng))
[
本帖最后由 tony2005428 于 2008-1-21 09:54 編輯
]
作者:
激光打印機
時間:
2008-1-20 19:22
第一句話我就不同意
你所說的那些原料人為摻假的現(xiàn)象多到那里去了
現(xiàn)在的供應(yīng)商只要能賺錢,他才不管那么多
作者:
jeffwangw
時間:
2008-1-20 20:00
評價菜粕等雜粕不能光看水分,粗蛋白什么的,還要看看抗營養(yǎng)因子的含量。如印度菜粕其皂甙的含量遠遠比國內(nèi)高,如果與國內(nèi)添加相同量,飼料適口性就非常差。
作者:
swyt2007
時間:
2008-1-20 21:53
主要看它的抗營養(yǎng)因子。
及其它的感官指標。
作者:
微塵
時間:
2008-1-20 22:44
不知印度菜粕有在國內(nèi)銷售的嗎?
作者:
chengying
時間:
2008-1-20 22:52
xiex:huahua:
作者:
同時
時間:
2008-1-21 09:23
呵呵,稍顯粗淺了些,明白的人不看也明白,不明白的人看了也不明白
作者:
guaiguaiyu
時間:
2008-1-21 10:01
請8樓的兄弟寫寫自己的看法嘛,大家好一起學習學習撒
作者:
liuhaiyan
時間:
2008-1-21 10:08
只看這些方面好像不能很好的判斷它們的質(zhì)量好壞吧?
作者:
bonderic
時間:
2008-1-21 10:27
這只是一些簡單的說法布局。大概了解,不要過多地追求呀
作者:
k54108
時間:
2008-1-21 10:51
米糠的利用率和質(zhì)量靠靠不住,少用為好。
作者:
wanguu
時間:
2008-1-21 22:39
說的太籠統(tǒng)了,還是靠自己的經(jīng)驗來判斷吧,米糠不光要主義大稻殼,細稻殼也是很大問題啊,冬天存半月以上是沒有問題的。夏天自己存下就知道了。還有棉粕不是殼絨多就不好,得看產(chǎn)地,看下新疆的棉粕殼絨多的很啊,但是蛋白46以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山東的棉粕打死也到不了46 啊
作者:
niuxq
時間:
2008-1-23 15:48
摻假的也是有的
作者:
ysf9999
時間:
2008-1-23 21:37
太籠統(tǒng)了,基本沒有什么作用,其實最主要的還是看物理外觀的
作者:
qinqin
時間:
2008-1-24 08:11
這些原料并不廉價,上千多一噸,菜粕、棉粕都是大宗原料來的,尤其是棉粕,蛋白含量常常是個問題,所以造假并不是說的那樣認為造假很少。凡是可以牟取利益的,管你廉不廉價,可能統(tǒng)糠這種幾百一噸的都可能放點東西進去呢。
作者:
在路上
時間:
2008-1-24 08:19
現(xiàn)在國內(nèi)的供應(yīng)商還遠遠不夠,小商販都是唯利是圖的,如果不是從廠家直接購買不摻假的好像不是很多,比如蛋白粉.買的沒有賣的精!
作者:
axiang
時間:
2008-1-24 08: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nèi)容自動屏蔽
作者:
秋水伊人
時間:
2008-1-28 09:52
現(xiàn)在雜粕原料價格也上漲很快,參假的也很多!
作者:
sky_qydz
時間:
2008-1-29 16:40
農(nóng)副產(chǎn)品的廉價時代已經(jīng)遠區(qū)啦,并且很不會再恢復(fù)過來了。
作者:
wangheping
時間:
2008-2-23 11:10
只看這些方面好像不能很好的判斷它們的質(zhì)量好壞吧?
作者:
liqiu0701
時間:
2008-11-14 15:46
沒有酸敗、霉敗、焦糊等異味;均勻流動性好,呈不規(guī)則碎片狀、粉狀或粒狀;不含過量雜質(zhì)。
作者:
yanjunhao
時間:
2008-11-22 16:18
樓主,
用語言描述很抽象,能不能用圖片形式來表現(xiàn)一下?。?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牧童哥
時間:
2008-11-22 16:50
鑒于精氨酸對新生仔豬和成年母豬的獨特作用,預(yù)計將來花生粕在豬飼料中的用量會越來越大,原料質(zhì)量也會有更高的要求
作者:
朝陽中的祥云
時間:
2008-11-23 10:45
國外的菜粕在國內(nèi)用的不少
作者:
二郎神
時間:
2008-11-24 16:32
米糠是季節(jié)性的原料,夏天如果用應(yīng)注意酸敗,而且不可進的太多,盡量做到就地取材,其他雜粕應(yīng)考慮抗營養(yǎng)因子
作者:
hdy198
時間:
2008-12-13 23:03
每種原料都要具體分析,商人只要有利潤差異,造假就不可避免,不同的原料攙雜只是一方面,事實上同種原料的不同等級質(zhì)量攙雜太難了,比如粉碎后的菜籽餅摻入菜粕或者95型菜粕摻入2000型菜粕導致利潤差異很大,雖說可用蛋白溶解度或顯微鏡檢查篩選一部分,但若比例稍小,退貨或扣款就很麻煩了,不退或不扣款又對最終產(chǎn)品有無形影響,甚至導致所有貨物都這樣,致使該原料整體質(zhì)量下降!
作者:
徐運杰2008
時間:
2009-11-19 17:17
評價菜粕等雜粕不能光看水分,粗蛋白什么的,還要看看抗營養(yǎng)因子的含量。如印度菜粕其皂甙的含量遠遠比國內(nèi)高,如果與國內(nèi)添加相同量,飼料適口性就非常差
作者:
yinchunqing1988
時間:
2009-11-19 18:04
雖說價錢不高,但摻假現(xiàn)象一點也不少,我在公司經(jīng)常碰到摻假的原料,買的不如賣的精哈
作者:
建玲
時間:
2009-12-15 21:17
有點簡單,如此還是判斷不出優(yōu)劣
作者:
gang123
時間:
2009-12-22 19:52
只是一些簡單的說法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