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請問一個豬賴氨酸需要的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663288810qq    時間: 2008-6-5 22:50
標題: 請問一個豬賴氨酸需要的問題
按照營養(yǎng)標準,生長豬的賴氨酸需要就在0.78%左右,但是我們這里好多豬場卻通過自己另外添加賴氨酸的方法把全價料中的賴氨酸含量調(diào)整到0.95%-1.05%,而且現(xiàn)在一些廠家的強化料按照參考配方算下來賴氨酸也超過營養(yǎng)標準很多,據(jù)豬場老板說,的確超量添加賴氨酸豬還要肯長些,請問這是真的肯長些還是浪費呢?還有超量添加賴氨酸是不是豬架子差呢?
作者: 雙胞胎    時間: 2008-6-5 23:36
我也一樣很納悶??!
作者: yuanwang    時間: 2008-6-6 00:20
不懂,還有望專家解答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8-6-6 07:34
賴氨酸的需求量有很多的指標,比如最大日增重、最佳飼料轉(zhuǎn)化率,要求不同其需求量也不同。

大豆協(xié)會有一片關(guān)于賴氨酸的文章,可以找一下。
作者: hyzhanghua    時間: 2008-6-6 08:07
個人認為還是氨基酸平衡的好,賴氨酸是豬生長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勢必要提高其他諸如蘇氨酸等的指標。不過賴氨酸在一定程度上有改善豬的體型的作用??梢栽谡搲瘍?nèi)搜索下……
作者: 663288810qq    時間: 2008-6-6 19:52
原帖由 小馬哥 于 2008-6-6 07:34 發(fā)表
賴氨酸的需求量有很多的指標,比如最大日增重、最佳飼料轉(zhuǎn)化率,要求不同其需求量也不同。

大豆協(xié)會有一片關(guān)于賴氨酸的文章,可以找一下。

版主把那篇文章找出來看看,自己找不到,不過我查了些資料,發(fā)現(xiàn)這個0.78%是適宜條件下的最低需要量,如果這個"適宜"的條件不容易達到,那提高賴氨酸的給予量也就是供給量是絕對有好處的
作者: jamphen    時間: 2008-6-6 19:57
提高氨基酸的量,并能夠平衡好,對提高生長速度有一定的好處,但改善不大,同時對提高胴體的瘦肉率,有一定的好處,2000年的時候我做過這方面的試驗。
作者: 小生有禮    時間: 2008-6-6 20:05
營養(yǎng)標準是一個保證值,要是豬能吸收到那個量,適當提高飼料中的含量是應(yīng)該的。同時還應(yīng)注意氨基酸的平衡,如果各種氨基酸之間不能較好的平衡,那么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8-6-7 08:15
對于賴氨酸的需求量的確定,肯定要有前提的,飼料的能量指標、采食量預(yù)計多少,日增重,飼料轉(zhuǎn)化率、豬的體重、環(huán)境溫度,肯定要考慮的,能考慮多少,就考慮多少。

這也決定了技術(shù)的起點水平所在,在產(chǎn)品上體現(xiàn)技術(shù)能力。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8-6-7 09:56
氨基酸是蛋白質(zhì)/肌肉的建筑材料,是豬的必需養(yǎng)分,并且還是我們添加于豬日糧中的最昂貴的成分。對于營養(yǎng)師和養(yǎng)豬者來說,難題在于要添加剛剛足夠的氨基酸就取得最佳的豬性能而不添加過量;因為,添加過量的氨基酸,無論從商業(yè)上來看還是從環(huán)境保護上來,都將付出高昂的代價。遺憾的是,沒有一個適用于所有豬場的完美的氨基酸水平,因為每個豬場都是各不相同的,而這些差別都會顯著影響每個豬場的適用氨基酸水平。本文的目的并非要提出一個完美的氨基酸需要量水平,而是要討論影響氨基酸需要的各個因素,以便使每個豬場都能確定適用于自己豬場的最佳水平。
現(xiàn)有各種出版物提出的氨基酸推薦需要量相互間有很大差別,哪一種才是正確的呢?你可從全國科學研究委員會(NRC)獲取推薦量數(shù)據(jù),也可從各個大學、飼料公司、種豬供應(yīng)商、獸醫(yī)以及國外獲取有關(guān)數(shù)據(jù),但這些數(shù)據(jù)相互間都有些差別。為什么呢?首先,這取決于出版物的讀者面。NRC數(shù)據(jù)是針對學者的,其提出的是能導致最佳生產(chǎn)性能的最低氨基酸水平。這些數(shù)據(jù)沒有為飼料混合、原料的質(zhì)量、養(yǎng)豬者和飼料廠的素質(zhì)、豬所處的環(huán)境等方面的差別留下余地。因此,需要就其他方面可能發(fā)生的失誤而增加一些“保險系數(shù)”,因而要稍稍提高一下養(yǎng)分水平以便即使在豬場中發(fā)生了一些問題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證豬能夠表現(xiàn)相當滿意的性能水平。有些種豬公司和飼料公司會提高他們的養(yǎng)分需要量推薦水平以便使養(yǎng)豬者相信他們的產(chǎn)品比他們競爭對手的產(chǎn)品都好,因為他們產(chǎn)品的養(yǎng)分水平最高。然而,如果豬沒有相應(yīng)的遺傳潛力來利用這些額外的養(yǎng)分,那么這純粹是浪費。通常,養(yǎng)豬業(yè)中的實用養(yǎng)分水平會稍高于大學的推薦水平。大學的數(shù)據(jù)是建立在實驗基礎(chǔ)上的,而這些實驗是在嚴格受控的條件下進行的。遺傳素質(zhì)差的豬不會被用于實驗,并且圈舍大小、飼槽和飲水器的多少、環(huán)境質(zhì)量,等等,都是最佳的,以便使實驗不會出現(xiàn)人為誤差。然而,大多數(shù)養(yǎng)豬者不會擁有理想的豬場,并且他們既要養(yǎng)表現(xiàn)差的豬,也要養(yǎng)表現(xiàn)好的豬。所以他們會將大學的推薦值提高一些以符合自己豬場中所有豬的需要。
造成養(yǎng)分推薦量差別的另一個因素是究竟從哪一方面來確定需要量。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的因素有著高低不同的重要性,而通常最重要的經(jīng)濟因素是:究竟是什么決定了需要量。上溯至上世紀七十年代,日增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氨基酸需要量的重要性就很低。在八十年代早期,飼料成本上升了,所以飼料利用率成了更為重要的因素(氨基酸需要量的重要性增加了)。但是,到八十年代末,背膘厚成為極為重要的因素,而氨基酸需要量的重要性又進一步增加。瘦肉率(綜合了脂肪量和肌肉量)是九十年代早期的標準,但以后又演變成了蛋白質(zhì)增長效率(氨基酸需要量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加)。2003年,營養(yǎng)師開始采用扣除飼料成本后的贏利為標準,但由于水質(zhì)成為了比較重要的問題,日糧配合就開以力求減少豬的氮、磷排泄量為依據(jù)。遺憾的是,每個參數(shù)要求的正確養(yǎng)分水平都是互不相同的,各個參數(shù)的相對重要性隨著飼料原料和豬價的變化而同樣迅速地變化。因此,營養(yǎng)師正在力求弄清不斷變化的目標,并且必須每天都重新評價自己的營養(yǎng)方案。
我們表示動物養(yǎng)分需要量的方式,也會影響我們所用的養(yǎng)分水平。因為飼料廠是按百分比向攪拌機添加各種飼料原料的,所以養(yǎng)分需要量也就表示為全價日糧百分含量。然而,豬并不需要養(yǎng)分的百分比,它們每天吃下的是絕對量的氨基酸、能量、礦物質(zhì)、維生素,等等。百分含量是建立在所希望的采食量基礎(chǔ)上的,但如果采食量變了,那么動物每天吃下的養(yǎng)分量就不再是動物的需要量了。例如,如果日糧含1.00%賴氨酸,而動物的采食量是每天2千克,那么豬就能滿足其賴氨酸需要量(2000克×0.01=20克賴氨酸)。然而,如果采食量降到了每天1.8千克,那么豬每天就只吃到18克賴氨酸(1800克×0.01),這就比需要量低了10%。為了在每天采食1.8千克飼料的情況下滿足其每天對賴氨酸需要量的克數(shù),日糧就必須含1.11%賴氨酸[(20克 / 1800克)×100 = 1.11%]。因此,日糧配合就必須針對每個豬場的具體情況,要考慮采食量及其在一年間的變化。同一個豬場常常在夏天具有較高的氨基酸需要量而冬天的氨基酸需要量就比較低,因為夏天時豬的采食量降低了。然而,如果以每天多少克來計算,豬在全年還是每天都吃下了同樣水平的賴氨酸。
賴氨酸對能量的比率
如前所述,采食量會直接影響豬對賴氨酸-氨基酸的百分需要量。為了使這一過程標準化,學者門設(shè)計出了“賴氨酸∶能量比”系統(tǒng)?;旧?,假設(shè)每一定體重的豬都需要準確的一定量的氨基酸和能量來建造自身的各種組織,那么就將這些量表示為賴氨酸對能量的比率。由于豬在其一生中不同時間會生長不同量的瘦肉、激素、骨骼,等等組織,并且不同時期的維持需要量也各不相同,所以其一生中不同時期對于賴氨酸∶能量比的需要也是不同的。關(guān)于賴氨酸∶能量比,也有著許多不同的估值,以下是PIC公司的估值:
體重(千克) 克賴氨酸∶兆卡代謝能
22~41 3.18
42~68 2.79
69~95 2.55
96~118 2.18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豬營養(yǎng)指南》中列出了其它一些估值,可以上網(wǎng)查詢,網(wǎng)址如下:
http://www.oznet.ksu.edu/dp_ansi/swine/swine.htm;此外,還可查詢NRC(1988)的《豬的營養(yǎng)需要》。然而,原則是,你一旦了解了適當?shù)馁嚢彼帷媚芰勘?,那么你只要利用日糧的能量含量就能算出一定時期內(nèi)豬對賴氨酸的百分需要量。
采用不同的飼料會改變賴氨酸∶能量比。添加小麥麩等高纖維原料,會降低日糧的能量水平,也會不利于賴氨酸∶能量比。小麥麩不但不利于賴氨酸∶能量比,還會降低干物質(zhì)、氮、氨基酸和能量的消化率。研究表明,日糧中每添加1%的纖維,上述養(yǎng)分的消化率就至少會降低1%。因此,飼喂低成本小麥麩開始時在經(jīng)濟上的節(jié)約抵不過因賴氨酸∶能量比不當以及養(yǎng)分消化率降低而造成的損失。
氨基酸需要量
盡管所有的養(yǎng)分需要量都會變化,但本文僅僅集中對氨基酸進行討論。由于豬在不斷生長,并產(chǎn)生著不同比例的各種類型的組織,所以其對氨基酸的需要量也是不斷變化的。年齡、體重、性別、基因型、環(huán)境(氣候,群體,微生物,等等)以及日糧因子,所有這一切都會影響豬對氨基酸的需要量。然而,需要加以關(guān)注的最關(guān)鍵時期是體重50~90千克的時期,因為這是蛋白質(zhì)增長量最大的時期。盡管我們通常僅僅討論賴氨酸,但豬另外還有9種必需氨基酸。這只是因為,在大多數(shù)典型的豬日糧中,賴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如果對它的需要量得到了滿足,那么其它9種氨基酸是不成問題的。然而,如果我們能使所有10種氨基酸都能更加符合豬的需要量,那么結(jié)果就會更好。如果氨基酸喂少了,那么豬就會長得肥,并且飼料利用率也會比較差。如果氨基酸喂多了,那么胴體質(zhì)量雖然不會受影響,但飼料利用率會很差。此外,飼喂過量會浪費昂貴的飼料原料,同時增加糞便中氮和磷的排泄量從而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因此,我們使所有10種氨基酸都更加貼近豬的需要量,我們就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基因型
近30年來,進行了大量關(guān)于豬基因型與豬生長和胴體性能之間關(guān)系的研究。由于豬被要求具有比較多的瘦肉/肌肉,所以它就需要比較多的建筑材料(氨基酸)才能達到它的遺傳潛力。然而,一旦它達到了其遺傳潛力,那么進一步增加氨基酸就不會再對胴體質(zhì)量和生長性能有任何有利作用。下面的表格摘自南達科達-內(nèi)布拉斯加豬營養(yǎng)指南,由表可見,不同基因型的豬有很大差別。對此可上網(wǎng)查詢:http://ars.sdstate.edu/swineext/SwineNutritionGuide.pdf
表1 基因型對氨基酸需要量的影響(59~86千克體重)
        閹公豬        小母豬
遺傳性瘦肉率         高        中        低        高        中        低
賴氨酸(%)         0.77        0.65        0.55        0.87        0.74        0.62
色氨酸(%)         0.14        0.12        0.10        0.16        0.13        0.11
蘇氨酸(%)         0.52        0.44        0.37        0.59        0.50        0.42
蛋氨酸(%)         0.20        0.17        0.14        0.23        0.19        0.16

此外,必須認識到,并非所有的豬都是高瘦肉生長率的豬。養(yǎng)豬者必須誠實地評價自己的豬,確定它們究竟是屬于哪一類的。如果他們不喜歡他們的豬所屬的那個類別,他們需要做的就是改養(yǎng)別的基因型的豬,而不是去增加原來那些豬的氨基酸飼喂水平。對此有興趣的人,可在《南達科達-內(nèi)布拉斯加豬營養(yǎng)指南》中查詢到更多的資料,了解如何來確定自己的豬屬于哪種基因型以及這些豬的推薦氨基酸飼喂水平是多少。
不過,必須記住,若要取得長期的成功,那就需要飼養(yǎng)高瘦肉生長率的豬。這樣的豬是全世界養(yǎng)豬業(yè)的標準,因為這些豬的胴體性狀和生產(chǎn)效率都非常優(yōu)良。然而,這些高產(chǎn)豬需要較高水平的能量和氨基酸才能生長出較多的肌肉。飼喂小麥麩等低能量飼料,就會減少其用于肌肉生長的能量。這時,你的豬長得比較肥、效率比較低,是由于飼料的問題而不是由于基因型的問題。
性 別
小母豬的瘦肉生長能力比閹公豬高5%。此外,小母豬吃得比閹公豬少,也比閹公豬瘦,所以它們對氨基酸的百分需要量也比閹公豬高。然而,這些差別要到體重達到36千克后才表現(xiàn)出來。36千克以前,對閹公豬和小母豬可以喂給同一種日糧。然而,36千克以后,小母豬就需要較高的氨基酸水平以補償其采食量的降低和增加的肌肉生長率。由表1可以見到體重59~86千克期間不同基因型之間閹公豬和小母豬的差別。假如對小母豬和閹公豬都只飼喂一種日糧,那么不是對閹公豬飼喂過量,就是對小母豬飼喂不足,或者相反。無論出選哪種情況,代價都將是高昂的。如果將閹公豬和小母豬分別養(yǎng)在不同的圈中,就可實行分性別飼喂,對兩種性別的豬分別喂給兩種不同類型的日糧。根據(jù)當前的價格,每頭豬每年可節(jié)約14元,可少排泄7%的氮。
盡管分性別飼喂看起來難以做到,但這卻是中國養(yǎng)豬者所能做的最容易的事。一半的豬圈飼養(yǎng)所有的小母豬,另一半豬圈則飼養(yǎng)所有的閹公豬。體重達到36千克之后,小母豬飼喂高氨基酸日糧的時間比閹公豬長一些。日糧可以是同一種日糧,只是飼喂于不同的體重范圍。此外,由于大多數(shù)飼料都是大袋子裝的,所以非常便于飼料廠和飼喂系統(tǒng)進行處理。這是中國養(yǎng)豬者可以首先利用起來的技術(shù)之一。
階段飼喂
豬在其一生中生長不同量和不同類型的組織。由于每種類型的蛋白質(zhì)都是由不同量的各種氨基酸構(gòu)成的,因此可以知道豬的氨基酸需要量是隨時間的不同而變化的。傳統(tǒng)上,我們一直只飼喂一種生長日糧和一種肥育日糧,這不是因為豬需要這樣,而是因為這樣做對我們自己最方便。然而,這會導致豬在其一生的大部分時間中不是飼喂過量就是飼喂不足。如果我們配合更多種類的日糧分別在更多的不同階段進行飼喂,那么營養(yǎng)師就能在豬一生中任何時間內(nèi)都更為貼切地滿足豬的需要量。表2顯示了4階段飼喂方案中各階段的氨基酸需要量。
表2 高瘦肉生長率閹公豬不同階段對氨基酸的需要量
        體重范圍(千克)
        20~36        36~59        59~86        86~114
賴氨酸(%)         1.10        0.97        0.77        0.62
色氨酸(%)         0.20        0.17        0.14        0.11
蘇氨酸(%)         0.73        0.64        0.52        0.42
蛋氨酸(%)         0.29        0.25        0.20        0.16

盡管4階段比僅僅2階段好,但不同階段之間的氨基酸需要量仍有很大變化。那么究竟分幾個階段好呢?這實際上取決于各豬場各自的情況以及它們能否做到并且保證將飼喂方案中不同的日糧分離開來。有些養(yǎng)豬者將豬從斷奶到上市分了21個不同的階段。他們基本上每周改換一次日糧。起先,這看上去簡直就象一場噩夢。然而,他們實際上在做的只是在每次配合日糧時改變玉米和豆粕的比例。他們只是多加一點玉米,少加一點豆粕,然后就得到了他們所要求的氨基酸水平。采用這種方法,他們在大部分時間內(nèi)都相當貼切地滿足了豬的氨基酸需要量。
大多數(shù)豬場不能或是不想管理這么多種的日糧,所以美國的養(yǎng)豬者常常將豬體重從20到113千克期間分為5~7個階段。如果營養(yǎng)指南只建議4~5個階段,而如果他們想多要幾種日糧或者指南中的體重范圍不同于養(yǎng)豬者想要的范圍,那么他們該怎么辦呢?他們有幾種選擇。首先,養(yǎng)豬者可求得營養(yǎng)師的幫助,根據(jù)現(xiàn)有指南上的數(shù)據(jù)推算出適用于自己豬場的方案。第二,他們可繪制出自己豬場中的瘦肉生長曲線。有了自己的生長曲線,就可確定自己豬場的豬在任何體重時的氨基酸需要量。這是一種好方法,正在被迅速采用。但是,這種方法很昂貴,很費時間,還需要訓練有素的超聲技術(shù)員。第三種方法是,使用David Baker博士推導出的公式。該公式是為PIC公司推導的,給出了賴氨酸需要量。公式如下:
閹公豬:L = 0.919 – 0.001539W
小母豬:L = 1.08 - 0.002154W
公式中,L = 體重54~118千克之間的賴氨酸需要量(%);
W = 體重(磅)  

這里,究竟分幾個階段才好,每個豬場的決定都是不同的。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任何方案是否實際有效的關(guān)鍵。開始的時候分的階段最好少些,適應(yīng)了之后再逐漸地多分幾個階段,直到達到了自己所希望的水平為止。
健康狀態(tài)和環(huán)境條件
毫無疑問,豬的環(huán)境會影響其養(yǎng)分需要量。炎熱和寒冷,擁擠或?qū)捤?,飼槽和飲水器充足與否,空氣新鮮與否,等等,都會改變動物對氨基酸的需要量,因為這些因素會改變動物的生理狀態(tài)。然而,沒有多少人定量研究了這些需要量究竟應(yīng)該是多高。此外,有一些人已經(jīng)初步研究了健康狀態(tài)是如何影響氨基酸需要量的。由于病豬的采食量降低了,并且養(yǎng)分也較少地用于蛋白質(zhì)增長而是用于免疫系統(tǒng)了,所以氨基酸需要量水平也改變了。美國衣阿華州立大學的Tim Stahly博士觀察到,病豬的氨基酸需要量水平低于健康豬。美國衣阿華州立大學的人員后來提出了養(yǎng)分需要量推薦值,將所有這些因素都考慮了進去,這些都可從以下網(wǎng)頁上查到:
http://www.exnet.iastate.edu/ipic/LCSN/LCSNutrition.pdf
這是針對這些因素調(diào)整氨基酸需要量的最好根據(jù)。但是,需要記住的是,這方面的研究很少。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因而會積累起越來越多的數(shù)據(jù),這些推薦量就會越來越可靠。
氨基酸消化率
大多數(shù)出版物中列舉的氨基酸需要量數(shù)值都是日糧總氨基酸水平。如果日糧是以玉米-豆粕為基礎(chǔ)的,這樣就行了;但是如果日糧采用的是其它蛋白質(zhì)源,那么采用總氨基酸水平就會導致一場災(zāi)難。盡管一種蛋白質(zhì)源可能含有足夠的氨基酸量,但這些氨基酸的利用率可能會在飼料加工過程中降低。干燥含殘液燒酒糟(DDGS)的加工就是一個例子。玉米中賴氨酸的利用率為66%,但玉米經(jīng)過蒸餾和干燥加工后,賴氨酸的利用率會降低到50%,顯著低于豆粕的85%。各種蛋白質(zhì)源的賴氨酸消化率如下:
苜蓿粉 50% Canola           菜籽粕 74%
干燥含殘液燒酒糟 50%        乳清粉 82%
步魚粉 89%                  肉骨粉 74%
豆粕 85%                    葵籽粕 74%
以下的例子顯示了采用非豆粕的其它蛋白質(zhì)源時有效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水平的重要性。一種玉米-豆粕日糧含總賴氨酸0.80%,可滿足豬對0.68%有效賴氨酸的需要量。但是,如果你準備加入10%的干燥含殘液燒酒糟而仍然使日糧含0.80%的總賴氨酸,那么該日糧就僅含0.61%的有效賴氨酸,豬就會處于缺乏賴氨酸的狀態(tài)。因此,無論何時,只要采用豆粕以外的其它蛋白質(zhì)源,就要按照有效氨基酸而非按總氨基酸來平衡日糧。
瘦肉生長曲線
有一種方法可用來為一個豬場準確地測定賴氨酸/氨基酸水平,那就是為每個豬場繪制瘦肉生長曲線。繪制方法有兩種,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豬營養(yǎng)指南描述了這一方法,可在下列網(wǎng)址進行查詢
(http://www.oznet.ksu.edu/dp_ansi/swine/swine.htm)。首先,美國的養(yǎng)豬者能夠從屠宰廠獲得無脂瘦肉指數(shù)(Fat Free Lean Index,F(xiàn)FLI),然后就可為自己的豬場提出一般性的建議。然而,由于大多數(shù)其它國家都不采用無脂瘦肉指數(shù),他們就需要采用第二種方法來繪制自己瘦肉生長曲線,這就需要用超聲儀來測定自己的豬以取得實際的背膘厚和眼肌面積數(shù)據(jù)?;旧?,一位合格的超聲儀技術(shù)員,可在豬體重20~125千克之間對每種性別的豬各40頭測定5~6次背膘厚和眼肌面積。然后可將數(shù)據(jù)送到普度大學或堪薩斯州立大學,請人繪制瘦肉生長曲線。瘦肉生長曲線一旦繪制成功,就要繪制閹公豬和小母豬的賴氨酸∶能量比曲線。利用這些信息并根據(jù)自己豬場中日糧的能量含量,就可最終得出能夠準確符合豬整個生長期間的賴氨需要量酸推薦值。然而,必須時刻記住,準確繪制瘦肉生長曲線/氨基酸需要量曲線的三大要點是:(1)要知道準確的豬齡;(2)要在生長早期開始超聲掃描;(3)掃描一直進行到達到最大上市體重之后。
獲取超聲數(shù)據(jù)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群體掃描,二是系列掃描。
群體掃描的做法是:超聲技術(shù)員某天到一個豬場,在體重20~125千克的豬中,以均等的體重間隔掃描5~6群豬。掃描不同的豬,但這些豬的遺傳和環(huán)境都是一致的,所以可以得出合理的結(jié)果。這種方法比系列掃描快,并且比較便宜,但結(jié)果沒有系列掃描那么準確。
系列掃描的做法是:對每種性別各40頭豬在體重20千克時戴上耳標或者打上烙印,然后稱量體重并進行掃描。每隔3~4周對這些豬再次進行掃描,從而對這群豬建立起整個生長期內(nèi)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然后將這些掃描數(shù)據(jù),和每一階段的采食量數(shù)據(jù)一起,送到普度大學或者堪薩斯州立大學,請人繪制瘦肉生長曲線和賴氨酸曲線。這是為一家豬場確定準確賴氨酸需要量的理想方法。
對于無法進行超聲測定的豬場來說,堪薩斯州立大學已經(jīng)開發(fā)出了針對不同瘦肉水平的一般性曲線,并已將其發(fā)表在了自己的《生長肥育豬推薦量》中。
理想蛋白質(zhì)比率
確定了針對每個豬場的正確賴氨酸水平之后,你就需要確定另外9種氨基酸的正確水平。一般來說,如果采用玉米-豆粕日糧,那么賴氨酸需要量如果得到了滿足,另9種氨基酸的需要量也就能得到滿足。然而,如果使用了合成氨基酸或者采用的是別的飼料,那么你就需要特別關(guān)注另外9種氨基酸的水平以確保其量的充足。可喜的是,研究人員已經(jīng)測出了豬一生中對另外9種必需氨基酸相對于賴氨酸的理想“模式”或理想“比率”。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David Baker博士一直是這方面的領(lǐng)頭人,表3即顯示了這一氨基酸推薦模式。



表3 豬的必需氨基酸理想模式(%賴氨酸)
氨基酸        %賴氨酸
        4.5~20 千克體重        21~50千克體重        51~114千克體重
賴氨酸        100        100        100
蘇氨酸        65        67        70
色氨酸        17        18        19
蛋氨酸        30        30        30
胱氨酸        30        32        35
蛋 + 胱        60        62        65
異亮氨酸        60        60        60
纈氨酸        68        68        68
亮氨酸        100        100        100
苯丙 + 酪        95        95        95
精氨酸        42        36        30
組氨酸        32        32        32


如果你需要測定體重15千克的豬的蘇氨酸和色氨酸需要量,你首先要知道該豬對賴氨酸的正確需要量水平,然后將其乘以表3中的系數(shù)。例如,如果一頭體重15千克的豬對賴氨酸的需要量是1.25%,那么其對蘇氨酸的需要量就是0.81%(1.25×0.65),而其對色氨酸的需要量就是0.21%(1.25×0.17)。如果利用Excel表格,就很容易算出這些數(shù)據(jù)。只要已經(jīng)測得了賴氨酸的水平,就可自動算出所有其它必需氨基酸的正確需要量水平。
最佳生產(chǎn)性能
前文的討論說明了氨基酸需要量是會改變的,并且討論了哪些影響因素在經(jīng)濟上是最重要的。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的Mike Tokach博士等進行了一個優(yōu)秀的試驗,他們在豬體重18~36千克期間喂以含6%脂肪以及含總賴氨酸0.85%、0.90%、1.10%、1.25%或1.40%的日糧。下面一段文字摘錄自他們發(fā)表在美國豬獸醫(yī)學協(xié)會2003年會上的文章。生長性能結(jié)果見表4。
表4 豬體重18~36千克期間日糧賴氨酸水平對生長性能和超聲測定值的影響
項     目        日糧總賴氨酸(%)        標準誤         P<
        0.80        0.95         1.10         1.25         1.40                線性         二次
0~28天
平均日增重(千克)         0.56         0.60         0.66         0.66         0.68         0.02         0.01         0.01
平均日采食(千克)         1.02         0.98         1.04         1.01         1.00         0.03         NS         NS
耗料/增重         1.84         1.63         1.58         1.53         1.48         0.02         0.01         0.01
28天體重(千克)         34.7         35.9         37.5         37.4         38.0         0.7         0.01         0.03
超聲測定值a
眼肌面積(平方厘米)         17.0         17.2         17.5         18.0         17.7         0.08         NS         NS
第10肋背膘厚(厘米)         4.1         3.3         3.6         3.3         3.3         0.01         0.01         0.02
*a終末體重(28天)用作超聲測定值的協(xié)變量

將日糧賴氨酸水平從0.80%提高到1.40%,線性改善了和二次改善了(P < 0.01)平均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表1)。平均日增重的反應(yīng)在賴氨酸水平從0.80%增高到1.10%時最大,當賴氨酸水平增高到1.40%時在數(shù)值上有進一步的提高。耗料/增重比在反映在日糧賴氨酸水平從0.80%增高到0.95%時反應(yīng)最大,以后當賴氨酸水平每提高一個增量級也都有進一步的改善。提高日糧賴氨酸水平,降低了第10肋背膘厚超聲測定值(線性值P < 0.01,二次值P < 0.02)。背膘厚最大降低發(fā)生在日糧賴氨酸水平從0.80%增高到0.95%時。以后28天到58天的生產(chǎn)性能未受0~28天試驗期間日糧賴氨酸飼喂水平的影響。  

上述研究中對生長數(shù)據(jù)的分析結(jié)果表明,1.10%的日糧賴氨酸水平看來對平均日增重是最佳的。然而,耗料/增重比則直到日糧賴氨酸水平增高到1.40%仍略有改善。這個例子的有趣方面在于試圖測定出這一生產(chǎn)體系中的最佳日糧賴氨酸水平。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yīng)用了玉米、豆粕、精制白油脂和上市肉豬等10年來的歷史價格系列,然后測定了哪一種日糧提供了最低飼料成本的每磅增重以及扣除飼料成本后的最高贏利。含賴氨酸0.95%的日糧在120個月期間的100個月中(或者說在83%的時間內(nèi))提供了最低飼料成本的每磅增重。含賴氨酸1.10%或1.40%的日糧分別在120個月期間的5個月(4%)和15個月(13%)中提供了最低飼料成本的每磅增重。
然而,當豬喂以更高賴氨酸水平的日糧因而表現(xiàn)進一步增重時,答案就有些不同了。平均來說,含賴氨酸1.10%、1.25%或1.40%的日糧,在扣除飼料成本后能比含賴氨酸0.95%的日糧多提供10.5元到13.5元的收益。與含賴氨酸0.80%的日糧相比,能多獲得21.3元到24.2元的收益(扣除了飼料成本)。在120個月的118個月(98%)中,含1.40%賴氨酸的日糧提供了扣除飼料成本后的最大收益。含賴氨酸1.10%的日糧在另兩個月中提供了最大收益。
這個實驗的結(jié)果表明,體重18~36千克期間的豬日糧中,賴氨酸含量可為1.10%到1.40%而有相近的經(jīng)濟效果。賴氨酸水平較高時耗料/增重比的略微改善,補償了日糧成本的增加而導致扣除飼料成本后的經(jīng)濟收益與此接近。重要的是要看到,最佳賴氨酸水平(1.10%到1.40%)很少能降低每磅增重的飼料成本,而幾乎總是能增加扣除飼料成本后的經(jīng)濟收益。
表5 豬體重18~36千克期間增加日糧賴氨酸水平的經(jīng)濟價值
經(jīng)濟分析        日糧總賴氨酸(%)
        0.80         0.95         1.10         1.25         1.40
日糧成本(元/噸)         1220         1278         1336         1396         1456
豬分攤飼料成本(元/頭)         38.5         38.6         42.8         43.6         45.40
28天期間體增重(千克)         15.7         17         18.6         18.5         19.0
飼料成本(元/千克增重)         2.43         2.27         2.31         2.37         2.35
每千克8.46元時增重價值(元/頭豬)         133.4         143.1         157.0         156.0         160.3
扣除飼料成本后收益(元/頭豬)         112.3         123.1         134.6         132.7         136.5
0.8%以上賴氨酸時多收益(元/頭豬)         10.8         22.3         21.3         24.2


此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來解釋如何為一個豬場真誠地評估其適當?shù)娜占Z賴氨酸水平。結(jié)果仍然只是適用于該豬場支付和收受的價格條件之下,但這些結(jié)果確實表明了,按照每噸日糧成本、每頭豬的飼料成本或者按照每千克增重的飼料成本來評估其飼養(yǎng)方案的優(yōu)劣不如按每頭豬扣除飼料成本后的收益大小來評估飼養(yǎng)方案的方法,因為按前一方法辦事不能使你賺的錢和按后一方法辦事時那樣多。
結(jié) 語
對于生長肥育豬不存在唯一正確的一種理想氨基酸水平。所有的豬場都是各不相同的,每個地區(qū)的經(jīng)濟因素也都是互不相同的。為了得到分別對各個豬場的正確水平,最好的方法是進行系列超聲掃描然后請普度大學和堪薩斯州立大學的人為自己豬場繪制專門的瘦肉生長曲線。如果做不到這樣,那么養(yǎng)豬者/營養(yǎng)師就需要盡可能清楚而準確地弄清自己所喂的豬屬于什么豬種。先根據(jù)基因型、性別、階段飼喂、采食量、環(huán)境、氨基酸消化率以及日糧能量含量等因素來準確地確定賴氨酸水平。一旦確定了能獲取扣除飼料成本后最高贏利的賴氨酸水平,就可用理想蛋白質(zhì)比率來計算所有其它必需氨基酸的適當水平。盡管這看起是一個非常艱深和費時的過程,但必須認識到,世界各地的其他養(yǎng)豬者正在這樣做,并且這些人很快將成為你在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對手。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8-6-7 09:58
表格有點變形,不知道對你有沒有用,這里現(xiàn)在不能上傳資料。

文章的題目是:《最佳生長-肥育豬性能的理想氨基酸水平》,自己找一下原文吧。
作者: 663288810qq    時間: 2008-6-9 20:21
謝謝馬老師,不知道小規(guī)模豬場在營養(yǎng)標準的基礎(chǔ)上把全價料的賴氨酸提高0.3%是不是多余的?
作者: qiaoyongniu    時間: 2008-9-2 14:45
請教大家:現(xiàn)在大家在做豬料的時候是怎么來確定氨基酸水平的呢,特別是現(xiàn)在有比較多的小麥或者DDGS的時候?我自己是這樣的,確定一個氨基酸需要量,比如乳豬就確定為1.4,然后讓配方軟件自己去平衡選擇,還沒有怎么考慮理想氨基酸模式的問題
作者: drj    時間: 2008-9-2 14:59
好像色氨酸水平低了一些。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