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與豬副嗜血桿菌的鑒別診斷 | |
目前容易混淆 建議大家多觀察鑒別 | |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與豬副嗜血桿菌病在豬高熱病中時常出現(xiàn),其癥狀和剖檢變化非常相似,如何進行鑒別診斷,下面簡述之。 一、 病原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原是胸膜肺炎防線桿菌,革蘭氏陰性小球桿狀菌或纖細的小桿菌,表現(xiàn)為多形態(tài)性和兩極著染性。有15個血清型,我國流行的主要以血清7型為主,其次為2、4、5、10型。 豬副嗜血桿菌病原是副豬嗜血桿菌,革蘭氏陰性的小桿菌,美蘭染色呈兩極著色。也有15個血清型,以4、5、13型最常見。 二、 流行病學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能引起各種年齡的豬發(fā)病和死亡,尤其是育肥豬和成年豬;副豬嗜血桿菌病可以影響從2周齡的腐乳仔豬到4月齡的育肥豬,主要在斷奶后和保育階段發(fā)病,多見于5-8周齡的豬,發(fā)病率一般在10-30%,嚴重時死亡率高達50%,而且年齡越小越易感。 三、 臨床癥狀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急性豬出現(xiàn)高熱、嚴重呼吸困難、咳嗽、拒食、死亡突然,死亡率高。慢性高熱,不同程度的自發(fā)性或間歇性咳嗽。副豬嗜血桿菌病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呼吸困難、眼瞼水腫、消瘦、關(guān)節(jié)腫大、跛性、共濟失調(diào)等。 四、 剖檢變化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以纖維素性、出血性、壞死性胸膜炎和肺炎為特征;副豬嗜血桿菌病主要剖檢變化表現(xiàn)為胸膜炎、肺炎、心包炎、腹膜炎、關(guān)節(jié)炎和腦膜炎等。還可引起敗血癥,并且在急性感染后可留下后遺癥,即母豬流產(chǎn)、公豬慢性跛行。 五、 實驗室診斷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將無菌采集的病料接種在7%馬血巧克力瓊脂、劃有表皮葡萄球菌十字線的5%綿羊血瓊脂平板或加入生長因子和滅活馬血清的牛心浸汁瓊脂平板上,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