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預防仔豬死亡 [打印本頁]

作者: 曹志誠    時間: 2008-9-21 09:32
標題: 預防仔豬死亡
預防仔豬死亡



關鍵詞:新生仔豬保暖 分娩時的護理 預防仔豬受傷 防止傳染疾病 推行有效撫養(yǎng)法



 世界性的調查顯示,大約有15-20%的活產仔豬在斷奶前死亡,仔豬死亡比率的高低決定于豬場的管理水平。
多數仔豬死亡是在出生后的前4天,因此要降低仔豬死亡率,在頭一周應該加強看護。出生后,仔豬需要:(a)足量的補乳,(b)溫暖的環(huán)境,(c)保護仔豬免受母豬壓死,(d)預防疾病感染。
新生仔豬保溫
  新生仔豬非常容易遭受冷應激。特別是在寒冷的季節(jié),冷應激抑制免疫系統(tǒng),使仔豬更容易遭受疾病的感染,尤其是下痢。豬場應設法為初生仔豬提供保暖設施至少大約一周齡。使用電或天然氣、暖氣裝置或保溫墊都可以。

分娩時的護理
  加強分娩監(jiān)視,可降低仔豬出生時的死亡率。對衰弱和缺氧的初生仔豬進行簡單的復蘇措施,如把它們擦干及旋轉于母豬的奶頭處。初生仔豬頭數多時,應出生后即刻為其提供一個有乳的奶頭。

防止仔豬受傷
  常有母豬壓死仔豬的豬場,應有設計合理的分娩欄。必須觀察母豬有否攻擊傾向和心情煩燥的征兆,如有這些征兆,必須采取應對措施。

預防傳染病
  新生仔豬的一般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可采取下列幾項措施:進行批次分娩,即全進全出,配合徹底清洗及消毒產房的分娩欄;自繁自養(yǎng),以減少引進病原;為懷孕母豬作免疫注射,如偽狂犬和大腸桿菌病。
批次分娩使一群母豬同時斷奶,可讓分娩舍空置,以便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經過消毒后,再空置一段時間,是降低疾病感染的一項最有效的方法。
推行有效撫養(yǎng)法
  出生時的仔豬體重差別較大。一群母豬同期產仔時,應依據仔豬體重大小重新分配給母豬撫養(yǎng)。寄養(yǎng)必須在分娩后6個小時內進行。也可以進行部分性的寄養(yǎng)。幾頭母豬同時分娩,而仔豬頭數超過有效乳頭數時,可把體型較大的仔豬移開4小時,確保體型較小的仔豬能吮吸到足夠的初乳。攻擊和殺死仔豬常見于新母豬。這種情形通常發(fā)生在分娩過程中。實際誘因還未知,但是可能由于害怕新生仔豬。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