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縱觀10年豬價變幻 看09年豬市行情
[打印本頁]
作者:
崔若偉
時間:
2008-12-12 21:46
標題:
縱觀10年豬價變幻 看09年豬市行情
圖解:
1996年—2006年全國豬價走勢曲線(圖一)
豬市
行情,很難捉摸,看似沒有規(guī)律,又有規(guī)律可循;看似有規(guī)律,卻又往往略有偏頗。怎樣去分辨豬價行情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縱觀近10年豬價變化,
豬市
行情主要受這幾方面影響:一是市場供求,生豬存欄數與市場需求是決定性的因素;二是政策調節(jié),一些新頒布的調節(jié)生
豬市
場的政策影響,此類影響,不會立竿見影,但影響卻是深遠的;三是養(yǎng)豬人心理因素影響,此類影響,不可忽略,往往導致集中出欄,價高時節(jié)價不高。
如圖一、圖二所示,從圖中可見,1996年至2008年全國豬價的變化可以劃分為4段:
1、1996年6月—1999年5月,豬價第一個大波動周期階段;
2、1999年6月—2003年4月,豬價低利小幅波動階段;
3、2003年5月—2006年5月,豬價第二個大波動周期階段;
4、2006年6月—2008年至今,豬價的第三個波動周期階段。
對于12年中,豬價波動周期的變化,很多文章都做過論述,文章:09年養(yǎng)豬是“牛市”還是“熊市”,把這3個大波動周期,描繪成是養(yǎng)豬的“牛市”,是這樣描繪:
過去10年中,我國豬價有過3次大“牛市”。
第一次從1996年6月開始1998年2月,養(yǎng)豬業(yè)處于“牛市”,歷時21個月。從1998年3月開始豬價加速下降,到最低點是1999年5月,歷時15個月,完成1個周期歷時共36個月(3年)。
第二次“牛市”從2003年5月開始漲價到2005年9月都是景氣期,歷時27個月。從2005年9月開始,豬價加速下跌,到最低點是2006年5月,歷時10個月,完成1個周期歷時共37個月(約3年)。
圖解:
06年7月—08年11月全國每月平均價格曲線圖
第三次大“牛市”從2006年6月開始。如果像以前兩次“牛市”一樣有30個月的景氣期,推算出2008年12月開始豬價將會明顯下降。但問題是我們不知道當前全國確切有多少商品豬存欄,所以無法準確判斷屆時豬價到底會漲還是會跌。
從以上文章的描繪,及圖二的變化曲線,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08年近期的豬價走勢,如08年9月至08年11月份豬價曲線的變化(紅線標記處),與第二次波動周期同階段的變化,如下圖紅線標記05年9月至06年1月的曲線段所示,比較相似,同是9月份開始加速下滑,10月份、11月份趨于平穩(wěn),并小幅上行。
那么,08年12月份,是否會繼續(xù)重復05年第二周期相似的變化上漲?
目前處于豬價下滑階段,這點無可非議,2008年即將結束,2009年豬價究竟會如何變化?是重復2006年豬價的變化形式,還是重復第一個大波動周期00年—03年的變化趨勢?
筆者就所了解的信息,做了如下初淺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為什么96年-99年第一個大波動周期后,與03年-05年第二大周期后,豬價變化走勢會如此大相徑庭?可以說,第二大波動周期后,緊接著就是第三次波動周期,為什么沒有像第一大波動周期后一樣,重復一個00年—03年的豬價低利小幅波動期?
筆者認為,這與06年高熱病的爆發(fā),疫病的橫行導致母豬數量大量減少,進一步導致生豬存欄量大量減少,無不相關。生豬數量的減少,市場供不應求,導致第三大波動周期的提前到來。而這個生豬存欄量減少的過程,第一次大波動周期后, 由于99年6月—03年4月豬價在低位波動,養(yǎng)豬利潤薄,導致一些散養(yǎng)戶陸續(xù)宰殺母豬退出,母豬數量減少,生豬存欄數量減少,孕釀了3年多的時間,市場供不應求,才引發(fā)了03年5月—06年5月的第二次的大波動周期。
圖解:
04年10月—08年10月生豬出欄價格曲線圖(圖三)
目前的存欄數,雖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來衡量,但應該也恢復到了05年底的水平,如果09年不發(fā)生重大疫情,沒有突發(fā)事件的話,09年的豬價走勢,很難重復06年的變化,09年將成為養(yǎng)豬業(yè)整合發(fā)展,豬價低位波動,養(yǎng)豬利潤削減年份的可能性比較大,不出意外,常規(guī)變化,下半年會比上半年稍好。
至于08年12月份的豬價變化,是否會重復第二大周期變化曲線?筆者估計,12月份前期,豬價可能會繼續(xù)小幅上漲一段時間,后期可能會出現平穩(wěn)震蕩徘徊或小幅下滑,各地具體變化可能略有差異,豬豬網友根據各地具體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心態(tài)平穩(wěn)看豬價市場變化,適時出欄。
因時期不同,政策不同,飼料原料價格不同,養(yǎng)豬水平不同,養(yǎng)豬人經歷市場變化增多后,適應市場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也增強,各周期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并不完全按同樣規(guī)律變化,上漲、下滑的時機及持續(xù)時間也各不相同,近10年發(fā)生過的市場現象并不能太多說明未來的市場情況,網友判斷豬價走勢,以歷史為鑒的同時,更要根據現階段的時事來判斷。
母豬存欄增多,經過孕期3個多月+仔豬生長育成6個月,近10個月后,生豬出欄才會增多;同樣道理,母豬存欄減少,也要近10個月后,生豬出欄才會減少。網友考慮補欄時機時,別忽略了這個緩沖的時間。
縱觀近10年的豬價變化,市場經濟,豬價市場行情判斷,市場供求決定了大趨勢的變化,心態(tài)放平穩(wěn),不能左右市場,就調整自身適應市場,為了減少風險,低價時,少壓欄,人為導致集中出售,給豬價行情雪上加霜;高價時,省時度勢,不要跟風,盲目擴張,養(yǎng)豬是一個事業(yè),盡量減少損失,獲得穩(wěn)定收益才是目標。這是筆者淺略的一點拙見,本文僅供各位豬豬網友判斷行情時參考,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