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值得注意的幾種人畜共患病
[打印本頁]
作者:
yongqing907
時間:
2009-1-8 10:46
標題:
值得注意的幾種人畜共患病
人畜共患疾病是人和脊椎動物之間自然傳播和感染的疾病,即由共同病原引起、在流行病學上有相互關聯(lián)的人和脊椎動物的疾病。在人畜共患傳染病中,絕大部分以動物作為傳染源,人作為傳染源的病例較少見。一般生存在病畜禽和帶菌動物及病人呼吸道表面的病原體?在正常呼吸時不排出,當呼出氣流強度較大時,如咳嗽,嚎叫等時,病原體隨同黏液或滲出物噴出體外,以飛沫、飛沫核或氣溶膠的形式較長時間地懸浮于空中,當人或動物吸氣時,就有可能把含有病原體的飛沫吸入體內。也有通過水和食物等媒介經消化道傳播的,也有較多的是通過人畜皮膚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的,也有一部分是通過節(jié)肢動物,如蚊、蠅、蟑螂、蜱、虻、虱、蚤等叮咬傳播的。
1 人畜共患病毒病
1.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一種常見多發(fā)的呼吸道疾病,是人類至今尚不能有效控制的、流行于全世界的病毒性傳染病。流行性感冒病毒分為甲、乙、丙3個型別,這3型均可感染人。甲型常引起流行或大流行,其發(fā)病急劇,蔓延迅速,危害很大。流行性感冒病毒屬正粘病毒科,病毒顆粒呈球狀、絲狀或多形性,直徑為80~120nm。根據(jù)病毒顆粒囊膜上表面抗原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的特性,流行性感冒病毒甲型又可分為幾個亞型。乙型和丙型病毒也有抗原變異,可使人和動物缺少相應的免疫,其變異幅度大小直接關系到流行規(guī)模。臨床上按易感對象分為:人流行性感冒病毒,包括甲型流感、乙型流感、丙型流感三種;豬流行性感冒病毒,它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個亞型,與人流行性感冒病毒甲o型、甲1型同屬一個亞型;禽流感病毒,它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種。目前在世界各地分離的禽類流行性感冒病毒己達200種以上,己知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亞型表面抗原21種中的17種來源于禽類;馬流行性感冒病毒,它是甲型流感病毒,有2個亞型,馬1型和馬2型。馬1型尚未發(fā)現(xiàn)與人流感病毒表面抗原有聯(lián)系。人吸入流行性感冒病毒后,由于流行性感冒病毒型別、亞型及毒力的不同,人的健康狀況、免疫狀態(tài)、年齡、生理變異等內在因素的不同,部分人呈隱性感染,部分人呈顯性感染,顯性感染者病情的輕重也有不同。流行性感冒的潛伏期較短,一般為3~5d,其發(fā)病急,全身中毒癥狀較明顯,上呼吸道炎癥較輕。流感可由上呼吸道蔓延到下呼吸道,達到肺泡,引起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它多為彌漫性,少數(shù)為局限性。此種肺炎多發(fā)生于2歲以下的小兒,老年人,慢性肺病、心血管病、腎臟病、代謝性疾病的患者。按臨床分型可見單純型流行性感冒、輕型流行性感冒、胃腸型流行性感冒、肺炎型流行性感冒及腦膜炎型流行性感冒等。動物流感,如馬、豬流感及禽類流感,多以呼吸道癥狀為主,病后病畜鼻黏膜充血,鼻孔有漿液性黏液膿性分泌物,高熱并伴有干咳和陣咳,食欲減退,精神萎頓等。
1.2 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傳染病,所有溫血動物均可被感染。人主要是因病獸咬傷而受感染,臨床表現(xiàn)為腦脊髓炎,主要有興奮、恐水、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癥狀,亦稱恐水癥、瘋狗病??袢〔《緦儆趶棤畈《究瓶袢〔《緦?。自然界中的主要易感群是犬科和貓科動物,以及翼手類和某些嚙齒類動物。野生動物是狂犬病病毒主要的自然貯存宿主??袢】稍谛游镏芯徛貍鞑?,偶爾傳染大動物,當大動物受染時,對人類的威脅加大。對人類來說,本病主要是通過患畜咬傷或皮膚黏膜接觸病毒而發(fā)生感染。該病也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胎盤感染。本病有比較明顯的年齡、性別特征,青少年及兒童患者較多。該病全年均可發(fā)生,無明顯的季節(jié)高峰,但一般以溫暖季節(jié)發(fā)病較多。人患本病的潛伏期一般為2~8周。潛伏期的長短取決于被咬時注入病毒的劑量、咬傷的部位以及受傷的程度。一般傷口距中樞神經系統(tǒng)較遠者,潛伏期較長,人發(fā)病時焦躁不安、頭痛、體溫略升、感覺異常,隨后興奮,感覺過敏,對光、聲極度敏感,瞳孔放大,流涎增加,咽肌痙攣,由于肌肉收縮使液體返流,大部分患者吞咽困難,甚至見到液體時發(fā)生咽喉部痙攣?恐水癥?等。動物感染本病表現(xiàn)為狂暴型和麻痹型。犬感染本病以麻痹型癥狀為主,興奮期很短或無。病貓一般表現(xiàn)為狂暴型,但病程較短,出現(xiàn)癥狀后2~4d死亡。病豬、病馬、病驢興奮不安,橫沖直撞,叫聲嘶啞、流涎,易攻擊人畜等。
1.3 雞新城疫
雞新城疫是一種高度接觸傳染性疾病,主要侵害雞和火雞,也能感染其他家禽和鳥類,亦可感染人。引起本病的新城疫病毒在分類上屬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屬。成熟病毒粒子的直徑約100~125nm,有囊膜的病毒粒子通常呈圓形。本病主要侵害各種年齡的雞、火雞,鵪鶉亦可自然感染發(fā)病。該病往往由病雞帶入,病毒隨病雞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環(huán)境。任意宰殺、出售或拋棄病雞是引起本病流行的禍根。人類常因接觸病禽和活毒疫苗而被感染,這主要發(fā)生于禽類加工廠以及養(yǎng)禽場等。人感染本病潛伏期通常為1~2d。病人的癥狀通常為短暫的單側結膜炎,偶爾為雙側,不侵害角膜,常伴有耳前淋巴結腫痛。全身發(fā)冷、頭痛、伴有低熱,有的發(fā)生咽炎,有呼吸道癥狀,但一般都很輕微。雞感染本病的潛伏期平均為5~6d,被感病毒毒力強大者可在3d內出現(xiàn)癥狀。病雞多數(shù)體溫升高,精神萎靡、衰弱、羽毛逆立,眼半閉或全閉。頭下垂,嘴觸地,時有黏液掛于喙端,喉無水泡音,呼吸急促,發(fā)出呼嚕聲,嘴微開張或半開張,冠及肉髯漸變?yōu)榘导t。腹瀉,排出白色或深綠色的稀糞,味惡臭。部分雞頭頸向后仰翻,或扭轉。
1.4 流行性乙型腦炎
流行性乙型腦炎最早在日本發(fā)現(xiàn),國際上稱為日本腦炎,是由蚊子傳播的一種人獸共患傳染病。人和馬受感染后可發(fā)生嚴重的腦炎,公豬受感染后睪丸腫大,母豬感染后流產和死產。人感染該病的大多數(shù)為兒童,絕大多數(shù)病人在8月、其次為9月、再次為7月發(fā)病。該病發(fā)病突然,最常見的癥狀有發(fā)熱、頭痛、意識障礙、嘔吐以及驚厥等。主要神經精神征候為頸強直、腹壁反射及提睪反射,克氏、巴氏和布氏征陽性,腱反射減弱或亢進等等。
1.5 流行性出血熱
流行性出血熱屬于腎綜合征出血熱,該病由一些鼠類傳播,屬于自然疫源性病毒性傳染病。典型病例通常是發(fā)熱、出血和腎臟損害。腎綜合征出血熱是多宿主性的,主要是小型嚙齒動物,包括:姬鼠屬、家鼠屬、鼯屬、田鼠屬、倉鼠屬和小鼠屬的一些種類。我國己查出37種哺乳動物攜帶有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抗原和抗體,但其中多數(shù)屬于偶然性攜帶,只有幾種鼠從流行病學上被證實為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其傳播主要是人接觸帶病毒的宿主動物及其排泄物而受感染。本病臨床過程輕重不一,且較復雜。典型病例于短程發(fā)熱后,相繼休克、出血和急性腎功能衰竭。但也有輕型和頓挫型病例,潛伏期最短4d,最長60d,以2周左右最為常見。約10%~20%的病例有前驅癥狀,表現(xiàn)為上呼吸道卡他或胃腸功能失調。
1.6 病毒性腹瀉
病毒性腹瀉是以輪狀病毒為主要病原,感染胃腸道而引起的急性胃腸炎。目前我國己確定,輪狀病毒是嬰幼兒腹瀉?嬰幼兒秋季腹瀉?的主要病原,成人腹瀉輪狀病毒?副輪狀病毒或新輪狀病毒?引起以青壯年為主的成人的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和輪狀病毒引起豬傳染性腹瀉,牛腹瀉—黏膜病病毒或輪狀病毒引起牛病毒性腹瀉等。人和動物病毒性腹瀉的流行病學特征基本相似,主要侵犯小兒和幼齡動物,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行。
?。?人畜共患細菌病
2.1 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是我國夏秋季發(fā)病率最高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它不僅在腸道傳染病中占首位,在所有的法定傳染病中也是流行最廣泛的疾病之一。幾乎所有年齡的人畜都可發(fā)病,但以學齡前兒童及青壯年發(fā)病率較高,特別是集體進食的青壯年,發(fā)病率不但高而且集中。其病原是痢疾桿菌,其形態(tài)與其他腸桿菌科細菌相似,革蘭氏染色呈陰性,呈桿狀、短桿狀或球桿狀,不運動,兼性厭氧,無莢膜,不形成芽胞,具有呼吸和產氣,是人和靈長類動物的腸道致病菌。其傳播途徑主要是接觸了病原或被污染了的食物,經口及消化道而入,哺乳嬰兒或學齡兒童發(fā)病率最高。臨床將痢疾分為赤痢、久赤痢、休息痢及水谷痢類型。急性細菌性痢疾有典型和非典型痢疾,典型痢疾起病急,有發(fā)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膿血便等癥狀。非典型痢疾是急性發(fā)作的腹瀉,大便每日在3次以上或腹瀉連續(xù)2d以上,無膿血便。中毒性細菌性痢疾起病急、發(fā)展快,突然高熱,有的出現(xiàn)驚厥、嗜睡、半昏迷等神經癥狀,有出現(xiàn)面色蒼白、四肢發(fā)涼、血壓下降等循環(huán)障礙。也有出現(xiàn)呼吸淺快、呼吸不規(guī)則、雙吸氣、呼吸慢或呼吸暫停等呼吸障礙的。
2.2 鼠疫
鼠疫是嚙齒動物自然疫源性疾病。人與染疫動物或跳蚤接觸后,會感染發(fā)病,甚至引起流行。鼠疫在我國流行己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最嚴重的烈性傳染病之一。鼠疫菌是腸桿科耶爾森菌屬,為短而粗,兩端鈍圓,兩極濃染的橢圓形小桿菌。具有高度毒力的病原微生物,使敏感動物劇烈感染并可致死。鼠疫在自然界存在,并循環(huán)于野生嚙齒動物中。人類鼠疫的主要傳染來源有自然疫源地性鼠疫、家鼠性鼠疫,主要傳染源是黃胸鼠和褐家鼠。這型鼠疫地區(qū),人及鼠間傳播開來一般要數(shù)年方可停息或控制。鼠——蚤——人的傳播方式是人感染的主要途徑。感染鼠疫的人,發(fā)病潛伏期平均為3~5d,但原發(fā)性肺鼠疫和鼠疫敗血癥有時只有1d,或少于24h。腺鼠疫潛伏期較長,有時可超過1周?甚至10d。經過鼠疫菌苗免疫的人,其潛伏期有的延長到12d,發(fā)病較急,病人突感惡寒,體溫升高39℃以上,同時出現(xiàn)頭痛、頭暈、呼吸和脈搏加快,顏面部、兩眼發(fā)亮,瞳孔散大,瞼結膜皮角膜充血,面色蒼白或潮紅,呈特有的恐怖面貌。隨后很快進入重病期,步態(tài)蹣跚或不能行走,有時出現(xiàn)中樞性嘔吐、腹瀉、嘔血、黑便及血尿等,孕婦常出現(xiàn)流產。未經適當治療者,常于發(fā)病3~5d內猝死于心力衰竭等。
2.3炭疽
炭疽病原是炭疽桿菌,主要感染羊、牛和馬、騾、驢等草食動物。人由誤食患炭疽病的畜肉類或接觸被炭疽桿菌的芽孢污染的皮毛而感染。由于病原菌侵入的途徑不同,臨床上一般分為體表感染型、腸道感染型和吸入感染型。常合并敗血癥,可因毒素作用而引起死亡。吸入感染型發(fā)病急,死亡率極高,水腫部位常有漿液滲出。動物死后天然孔常有出血,尸僵不全,病理解剖可見脾臟急性腫大。尸體及排泄物能造成嚴重污染,如不徹底消毒,可長期為患。炭疽桿菌為需氧芽孢桿菌屬,革蘭氏陽性。炭疽桿菌毒素的水腫因子EF、保護性抗原PA、致死因子LF和菌株的莢膜是致病力的主要因素。動物炭疽可經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黏膜或昆蟲叮咬等多種途徑感染傳播,但主要是經過污染的飼草、飲水等經消化道而傳播,經呼吸道感染比經消化道更易發(fā)病。人不分性別、年齡和種族普遍易感。本病潛伏期隨感染型別不同而異,一般為3~5d,亦有短至數(shù)小時或長達10多天者。體表感染型病變多見于面、頸、手和前臂等裸露部位,如患炭疽癰和惡性水腫,偶見唇、眼及其他部位感染。腸道感染型較為少見。吸入感染型有肺型和腦型表現(xiàn),患者干咳、心前區(qū)有壓悶感,病情惡化,出現(xiàn)支氣管炎和肺炎,胸膜腔積液,胸痛,可并發(fā)炭疽型腦膜炎,出現(xiàn)嘔吐,頭痛、昏迷、休克等癥狀。動物感染后體溫升高,稽留數(shù)日,寒戰(zhàn)、食欲減退或廢絕,黏膜發(fā)紺,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初期便秘,后腹瀉,便中帶血,孕畜流產等,嚴重者窒息而死。
2.4 結核病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人、畜全身慢性肉芽腫性傳染病。結核菌為分枝桿菌屬的一群細菌,有抗酸性,需氧,不活動,無芽胞或鞭毛。根據(jù)致病性,可分人型、牛型、田鼠型和非洲分枝桿菌等4型。人型菌是人類結核病的主要病原菌,亦可使猴、犬、貓、牛、馬和羊致病。牛型菌系牛及其他獸類的病原菌,亦能使人致病。鼠型菌可致田鼠周身性結核,但對人類基本不致病。非洲分枝桿菌是從非洲地區(qū)肺結核病人的痰中分離出的劣勢發(fā)育的抗酸菌,屬于人型和牛型結核菌中間型。人型菌與牛型菌在形態(tài)上難以鑒別,對豚鼠均有致病力。其傳播途徑大多數(shù)是吸入懸浮于空氣中的結核菌而發(fā)病,呼吸道傳播為感染結核病的主要途徑。
2.5 沙門氏菌病
沙門氏菌病是由各種沙門氏菌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傷寒沙門氏菌、甲型副傷寒沙門氏菌均能造成人和豬等動物自然感染發(fā)病,乙型和丙型副傷寒沙門氏菌存在于動物,如仔豬感染則發(fā)生副傷寒病,對人則引起腸熱癥。本病主要通過肉類等污染食品而傳播,引起人食物中毒,表現(xiàn)為急性胃腸炎等癥狀,在動物則經常引起敗血性感染和母畜的流產癥狀。沙門氏菌革蘭氏陰性,呈直桿狀,根據(jù)生化性狀分為6個亞屬。其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大多數(shù)血型分布于脊椎動物,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溫血動物。一般經與動物食品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因而感染該菌的動物是主要傳染源,如各地豬的沙門氏菌感染率很高,在屠宰過程中往往會污染豬肉。人感染后表現(xiàn)為嘔吐、腹瀉、腹痛等胃腸炎型癥狀和全身發(fā)熱、畏寒等敗血癥型及局部感染化膿型,如肺膿腫、支氣管肺炎、胸膜炎、膿胸、心內膜炎、心包炎、腎炎及關節(jié)炎等癥狀。
作者:
荷木
時間:
2009-1-8 22:41
在豬場的時候,很擔心
不過還好,只要個人防護工作到位
多注意沒什么問題
作者:
hawk3983
時間:
2009-1-9 11:28
人畜共患病給我們獸醫(yī)工作者帶來很大隱患,所以廣大獸醫(yī)工作者一定要謹慎!
作者:
fyx-98
時間:
2009-1-9 13:18
只要我們畜牧工作者多多注意,沒什么可怕的
作者:
她山之石
時間:
2009-1-10 19:49
一線的兄弟,下手之前,先保護好自己哈
作者:
雨寒
時間:
2009-1-11 10:06
簡單了點吧
作者:
dengnet
時間:
2009-1-14 13:44
狂犬病、布什桿菌、、、、、、
作者:
czc
時間:
2009-1-14 14:15
破傷風,感染率很高.
作者:
flyfish01
時間:
2009-1-15 09:15
畜牧行業(yè)有風險,進入須謹慎啊
呵呵
作者:
lorryking
時間:
2009-1-21 16:27
很重要啊,養(yǎng)殖業(yè)的朋友都應該重視自己的健康
作者:
泡泡
時間:
2009-2-8 21:36
誰說畜牧行業(yè)不危險?
作者:
ytfyygyeeq
時間:
2009-2-16 13:30
內容不錯,不過能再細一點兒更好!
作者:
changqiong
時間:
2009-2-17 09:58
我們這里的狂犬病發(fā)生較多,真是害怕的。
作者:
way
時間:
2009-2-18 10:20
好帖,收藏了。:xuehu:
作者:
flyfish01
時間:
2009-2-18 14:16
疾病很危險、很嚴重,一定要小心注意啊
作者:
為牛服務
時間:
2009-2-25 11:30
在基層工作者要謹慎啊!
作者:
5398912奔奔
時間:
2009-3-8 02:10
各位一線工作的朋友,一定注意了。在給動物消毒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自身的清潔衛(wèi)生.和消毒。注意自身的安全!
作者:
lgylwj
時間:
2009-3-23 11:26
人畜共患病是每個朋友都應注意的!要是得上了,丟不起那人?。。?!
作者:
minquan
時間:
2009-3-23 19:45
樓主,口蹄疫算不算??????
作者:
sjhy620926
時間:
2009-10-10 22:46
注意衛(wèi)生防護,不會那么危險的?。。。?!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