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母豬產仔前后飼養(yǎng)管理要點
[打印本頁]
作者:
yinhai
時間:
2009-2-3 23:25
標題:
母豬產仔前后飼養(yǎng)管理要點
在養(yǎng)豬生產中,母豬是豬群繁殖的基礎,種母豬的生產包括配種、妊娠、分娩、泌乳四個環(huán)節(jié),其中分娩是最繁忙的一個生產環(huán)節(jié),其目標是保證母豬安全分娩,產下的
仔豬
多活全壯。做好母豬產仔前后的飼養(yǎng)管理工作,是提高母豬生產水平的關鍵,也是做好
仔豬
培育工作的前提。
一、母豬產仔前的飼養(yǎng)管理
(一)母豬產仔前的飼養(yǎng) 母豬產仔前,尤其是產仔前30天左右,胎兒生長發(fā)育很快,體重急劇增加,母豬腹腔容積不斷縮小,這時候應減少青、粗飼料喂量,增加精料喂量,尤其是蛋白質飼料的供應。日糧營養(yǎng)水平以每公斤混合料消化能12.13兆焦~12.55兆焦、粗蛋白質15%左右為宜。飼喂方式采取自由采食,喂量根據母豬體重大小、體況肥瘦,一般每天飼喂3~4公斤混合飼料,1~2公斤青飼料,分3次飼喂,另供清潔飲水。在母豬臨產前5~7天開始減少喂量,尤其是減少精料喂量,增加優(yōu)質青飼料喂量,保證充足飲水,防止便秘和產后不食。注意不能飼喂發(fā)霉變質、冰凍、蟲蝕、有毒和刺激性的飼料,以免引起死胎或流產。
(二)母豬產仔前的管理 產仔前母豬要單圈飼養(yǎng),注意保胎,不能打,防咬架、擁擠、滑跌等機械性刺激,適當運動,多曬太陽,從而增強體質,使分娩順利。冬季則應加強防寒保溫工作,防止母豬感冒發(fā)燒及引起胚胎死亡或流產。臨產前5~7天停止運動,并轉入分娩舍待產。母豬進產房前,必須對產圈進行徹底清掃和消毒,保持豬床清潔、干燥,同時對豬體進行一次清刷和消毒,尤其是腹部、乳房、陰戶,一定要保持干凈。在冬季分娩,還應做好產房的保溫措施,應有采暖設備(暖氣、火爐等),至少應配備
仔豬
的保溫裝置(護仔箱、保溫燈等)。如用墊草,應提前將墊草放入舍內,使其溫度與舍溫相同,要求墊草干燥、柔軟、清潔、長短適中(10~15厘米)。
此外,要求產房安靜,陽光充足,空氣清新,產欄舒適。否則易使分娩推遲,分娩時間延長,
仔豬
死亡率增加。
二、母豬產仔后的飼養(yǎng)管理
(一)母豬產仔后的飼養(yǎng) 母豬產后可喂少量的麩皮水或稀薄粥料。3~4天內供給混合料,喂五成飽,產后4~5天可逐漸增加喂料量,直到產后1周左右才能按哺乳母豬的飼養(yǎng)水平喂養(yǎng)。一般日喂3~4次,飼喂量是每天4~5公斤的混合料,營養(yǎng)水平以每公斤混合料含消化能不低于12.55兆焦、粗蛋白質16%~18%為宜,同時要保證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供給,青飼料每天飼喂1.5~2.0公斤為宜。否則易引起母豬產后消化不良或乳汁分泌過多,使
仔豬
吃不完或吃了引起消化不良而拉稀。注意飼料的品質應該是營養(yǎng)豐富,容易消化。
為促進母豬消化,改善乳質,防止
仔豬
下痢,可在母豬產后1周內每天喂給25克左右的小蘇打,分2~3次于飲水時投給。對糞便干硬、有便秘趨勢的母豬,應多加飲水或喂給有輕瀉作用的飼料。
有的母豬因妊娠期間營養(yǎng)不良,產后無奶或奶量不足,應及時進行催乳,否則導致
仔豬
發(fā)育遲緩,甚至餓死??晌菇o母豬小米粥、豆?jié){、胎衣腸、小魚小蝦湯等。對膘情好而奶量不足的母豬,除喂給催乳飼料外,可同時采用藥物催乳。如王不留行40克、大木通30克、益母草50克、六神曲40克、荊三棱30克、赤芍藥20克、炒麥芽50克、杜紅花30克,八味藥混合,加水煎汁,每日1劑,分2次投給,連服2~3天;王不留行、漏蘆、通草各30克,水煎配小麥麩喂服,每日1劑,連服3天;催乳靈10片,1次內服等。
(二)母豬產仔后的管理 要保持產房溫暖、干燥和衛(wèi)生。產房環(huán)境條件惡劣,產欄不衛(wèi)生均可能造成母豬產后感染,出現發(fā)燒,食欲降低,乳量下降或無乳等,如不及時治療,輕者導致
仔豬
發(fā)育緩慢,重者導致
仔豬
全部餓死。因此要搞好產房衛(wèi)生,要經常更換墊草,注意舍內通風,保證舍內空氣新鮮。產后母豬的外陰部要保持清潔,如尾根外陰周圍有惡露時,應及時洗凈、消毒,夏季應防蚊蠅。必要時給母豬注射抗菌素,并用2%~3%溫熱鹽水或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子宮,同時注意保持乳頭清潔,防止乳頭損傷、凍傷和萎縮。嚴禁驚嚇和鞭打母豬。
作者:
yinhai
時間:
2009-2-7 20:55
做好母豬產仔前后的飼養(yǎng)管理工作,是提高母豬生產水平的關鍵,也是做好仔豬培育工作的前提。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