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疫苗保健,我們遺忘了什么? [打印本頁]

作者: 雞E網(wǎng)    時間: 2009-3-31 11:01
標題: 疫苗保健,我們遺忘了什么?
         疫苗保健,我們遺忘了什么?
                               --胡本嵩
豬場防疫也是一種保健方法。疫苗的有效保護率也是近年來討論最多的話題,更多的認為疫苗保健是豬場的一切,甚至只注射疫苗而不采取其他保健措施的情況也隨之出現(xiàn)。那么對于疫苗保健我們究竟遺忘了什么?疫苗的這張防護網(wǎng)是否是最為堅固和全面的呢?
首先我們來分析幾個問題:

疫苗的發(fā)展歷程

"疫苗"的應用已有200年的歷史,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人用疫苗才迅速發(fā)展,20世紀最后10年被稱為"疫苗10年"。而獸用疫苗最早的是豬瘟兔化弱毒苗,獸用疫苗自1998年至今的發(fā)展最為迅速,也稱動物領(lǐng)域里的“疫苗10年”。

疫苗的根本作用是什么?

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及其代謝產(chǎn)物,經(jīng)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動物體免疫系統(tǒng)的特性。當動物體接觸到這種不具傷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統(tǒng)便會產(chǎn)生一定的保護物質(zhì),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質(zhì)、特殊抗體等;當動物再次接觸到這種病原菌時,動物體的免疫系統(tǒng)便會依循其原有的記憶,制造更多的保護物質(zhì)來阻止病原菌的傷害。

疫苗都有哪些種類?

疫苗大概可以分為四類,一類是病毒的滅活疫苗,就是獲得病毒以后經(jīng)過一些方法的處理,讓他完全喪失活性。第二類是減毒疫苗,也就是去除他大部分活性,把它做成疫苗。第三類是基因工程疫苗,但目前還沒有小組在這方面做。第四類是DNA疫苗,也叫基因疫苗,他是將病毒的某一段導入細胞,使細胞產(chǎn)生針對這一段的蛋白,并針對這一段蛋白產(chǎn)生抗體,來達到消滅病毒的作用。而獸用疫苗中最為常見的是滅活疫苗和減(弱)毒疫苗。

病毒病疫苗和細菌病疫苗有何區(qū)別?

細菌病疫苗應嚴稱為菌苗,而病毒病疫苗才可以稱之為疫苗。
菌苗是用細菌制成的制品,它有兩種:一種是將人工培養(yǎng)的致病細菌用加熱或化學藥品殺死后制成的死菌苗,如傷寒菌苗、霍亂菌苗等;另一種是經(jīng)處理后毒力已經(jīng)減低的細菌制成的活菌苗,如布氏桿菌苗等。
病毒疫苗是一種由病毒經(jīng)過人工培養(yǎng)后制成的制品,它和菌苗相似,亦有死活之分。常用的流行性乙型腦炎疫苗是死疫苗,而牛痘疫苗則是活疫苗。
大部分的細菌都有比較多的血清型(例如,副豬嗜血桿菌至少有15個血清型),而病毒則很少有多個科屬的,所以從病原上疫苗的保護率要比菌苗保護率高很多。

疫苗的保護率都受哪些條件影響?

疫苗的質(zhì)量、運輸、使用方法、機體免疫應答能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亂用抗生素等都是影響疫苗保護率的客觀條件。

哪些疾病目前還沒有疫苗?

附紅細胞體、弓形體、鉤端螺旋體、密螺旋體、圓環(huán)病毒、呼吸道疾病綜合癥(PRDC)、葡萄球菌等等,眾多疾病目前還沒有疫苗,所以針對豬場保健的同時也不可以把目標全部放在疫苗的身上,以上這些疾病都是豬場常見的免疫抑制性病,它們的存在也是引起疫苗保護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21世紀,養(yǎng)豬最應該重視的是哪幾種病?

豬傳染病的大致分為小體病、細菌病和病毒性疾病,從當前眾多豬場的反映來看,豬的附紅細胞體病、副豬嗜血桿菌病和圓環(huán)病毒是當前首要解決的疾病,而這三種病中只有副豬嗜血桿菌病研制出了疫苗,且保護率始終達不到理想效果。附紅細胞體和圓環(huán)病毒的悄然存在給眾多豬場帶來的損失還不被周知,據(jù)悉,中國有70%以上的豬場不了解預防附紅細胞體的特效藥是什么,70%以上的豬場不了解圓環(huán)病毒的根本危害是什么,這是非常令人詫異的,筆者也極為惋惜。
在中國走向集約化養(yǎng)豬模式成功之前,我們的問題接踵而至。保健最深層的東西往往是最簡單、最為可行的,在我們不斷重視疫苗保健的今天,應該重新審視和重視一下豬場的細節(jié)管理以及合理的藥物保健,清除了常見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再用疫苗輔之預防,建立起豬場的“永久性馬其諾防線”,疫苗保健絕不可盲目,千萬不要遺忘了全方位的保健的重要性。

本文摘自贏華牧業(yè)論壇



下載圖說《二西一中》豬場保健方案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