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通識教育中外比較 理念的偏差
[打印本頁]
作者:
雞E網
時間:
2009-4-24 10:02
標題:
通識教育中外比較 理念的偏差
通識教育中外比較 理念的偏差[size=3][color=black]通識教育不只是人文教育,完整的通識教育必定包含科學教育的成分;
通識教育不能簡單地等同于本科基礎教育,“二二分段”不是我們實施通識教育唯一可取的模式;
學科領域內開展通識教育不等于開設概論課,我國大學應創(chuàng)造條件開設更多的小班討論課程,加快教學方法改革。
曾任芝加哥大學校長的赫欽斯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沒有通識教育,我們就決不能辦好一所大學?!苯陙?,國內有關大學通識教育的研究日漸升溫,部分大學也做了一些嘗試。目前從理論上已無人再否認大學開展通識教育的必要性,但在實踐層面上,我國一些大學開展的通識教育卻缺乏清晰目標,存在很大難度。
問題的癥結究竟何在?本文擬結合國外的經驗,就我國大學通識教育的若干關鍵問題進行反思。
通識教育概念認識的偏差:
通識教育不等于自由教育,通識教育也不僅僅是指人文教育,完整的通識教育必定包含科學教育的成分在內。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1909年,哈佛大學校長洛厄爾第一次對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進行了區(qū)分。他認為,傳統的自由教育貫穿于本科生教育的全過程,而通識教育主要是作為專業(yè)化前期的知識準備。
盡管美國目前仍有人認為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這兩個概念很難區(qū)分,但從美國各知名大學的最新網頁資料看,現在的趨勢是將這兩個概念作適當區(qū)分:自由教育更多地作為一種教育理念,與之相對應的概念是職業(yè)教育;而通識教育則更多地作為大學教育或課程結構的一部分,與之相對應的概念是專業(yè)教育(Special Education)。即使在高等教育大眾化了的今天,仍然需要自由教育。通識教育即使在當代也不能替代自由教育,它最多只是自由教育的一部分,而專業(yè)教育則是自由教育的另一部分。或者說,通識教育和專業(yè)教育都只是“表”,自由教育才是“里”。
由于過去翻譯的原因,國內有關通識教育的概念比國外更為混亂。今天是應該將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這兩個概念適當地加以區(qū)分的時候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給予通識教育恰當的定位。其實,過度抬高通識教育而貶低專業(yè)教育對于大學實施通識教育并不一定有利,因為那樣設立通識教育的目標很可能是畫梅止渴,不具有可操作性。
國內有學者認為,通識教育是有關“做人”的教育,專業(yè)教育是有關“做事”的教育,似乎前者比后者更為重要。其實他們說的通識教育可能是指自由教育。如果不是這樣,那就很難理解傳統的具有濃厚專業(yè)教育色彩的歐洲大學教育,難道不同時也是有關“做人”的教育嗎?歐洲大學之所以不像美國大學那樣強調通識教育,正像哈佛大學“核心課程”方案制定者羅索夫斯基所說,并不是因為他們不重視“做人”的教育,而是因為歐洲中學教育比美國中學教育更為重視通識教育,所以用不著大學來過多地為通識教育補課。
國內還有學者將通識教育與人文教育等同起來,這更是一種片面的見解。我們不否認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不否認人文教育是通識教育里最重要的成分,但如果因此而將科學教育排斥在通識教育之外,顯然是不正確的。在當代社會,科學和科學的思考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影響力廣泛影響著人類活動。完整的通識教育必定是包含科學教育的成分在內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自二戰(zhàn)結束以來國外幾乎所有知名大學,只要是實施通識教育的,其通識教育中必定包含科學教育的成分,而且近年來加強科學教育還成為了一種共同的趨勢。
[/color][/size]
[color=black][url=http://www.cnwinhua.com/right/sgxd/sgxd.htm][size=3][color=#800080][font=宋體]贏華牧業(yè)[/font][font=宋體]·曙光行動[/font][/color][/size][/url]
[font=宋體][url=http://www.cnwinhua.com/right/sgxd/sgxd.htm][size=3][color=#800080]大型豬場技術研討會巡回演講[/color][/size][/url][/font][font=宋體][/font]
[/color]
作者:
小耗子
時間:
2009-5-9 10:15
通識教育是做人,專業(yè)教育是做事。做人第一,做事第二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