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在基層獸醫(yī)技術服務時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shen5112
時間:
2009-5-18 10:22
標題:
在基層獸醫(yī)技術服務時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基層進行獸醫(yī)服務時,要根據傳染病的發(fā)病特點指導養(yǎng)殖戶(場)正確地處理動物疫病、正確的使用藥物、正確認識和對待疫苗的免疫效果等。注意對癥治療、藥物配伍、使用對象、用藥劑量、給藥途徑和時機等,不要盲目濫用、混用多種藥物,造成用藥多、療效差的不良后果,造成難以確診、延誤時機和無藥可治的不良結局,濫用疫苗或藥物造成免疫失敗等,因此在基層進行獸醫(yī)技術服務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動物一發(fā)病就當成傳染性疾病來對待,注意區(qū)分普通病(營養(yǎng)病、代謝病等)、中毒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傳染性疾病具有流行病學特點、潛伏期、發(fā)病過程和傳染性等,一旦動物發(fā)生疾病,首先要確認動物是否發(fā)生了傳染性疾病,要注意區(qū)分普通病、中毒性疾病等,只有在準確診斷疾病的基礎上才有利于采取相應的防制措施來控制疾病。傳染性疾病和普通病以及中毒性疾病的處理方式完全不同,不要動物一發(fā)病就當成是傳染病來處理。
二、不要見病就治,治病就大量用藥,忽視病畜禽機體本身的防御能力和抗損傷能力。在控制疾病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動物機體本身的因素,藥物不是萬能的,只是對疾病起到一個輔助治療作用,在臨床上應采用綜合性措施,既要消除致病因素,又要加強病畜護理,從加強飼養(yǎng)管理、減少應激因素、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注意營養(yǎng)平衡、加強消毒等方面著手,切實提高動物機體本身的抵抗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療效。
不要過分依賴藥物,經常采用試驗性用藥?!敖裉煊眠@種,無效,明天又換另外一種,換來換去最后所有藥物用盡還沒有控制好疾病,最終發(fā)展為無藥可治”,延誤了最佳診斷時間和控制時間。盡量避免長期用藥來預防疾病。杜絕在飼料或飲水中直接添加獸藥原粉,大劑量、多種獸藥原粉混用等,大范圍、大面積進行預防性用藥和治療用藥;記住“是藥三分毒”這個道理。藥物的濫用只會造成耐藥性的產生,造成動物機能和代謝的紊亂,造成器官系統(tǒng)的損害,造成機體中毒,不死也會變成“僵畜”。
三、控制疾病時不要只“對癥下藥”,“見燒就退”、“見瀉就止”、“見結就瀉”等,“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做法不科學。任何疾病都有內因和外因的影響,只注重外因和外在表現都是片面的,要注意區(qū)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查清原因,消除致病因素,要做到“標本兼治”。
食欲不振、體溫升高、畜禽腹瀉等都只是疾病的一些表現形式,是一些癥狀,并不是病,而我們在進行疾病診斷時,就是要對這些疾病表現形式進行一一查證,尋找出特征性癥狀來確診疾病,如果用藥物抑制了一些特征性癥狀的表現,那就給我們診斷疾病帶來很大的難度。
在臨床上常將發(fā)熱分為微熱
(
體溫升高
1
℃
)
、中熱
(
體溫升高
2
℃
)
、高熱
(
體溫升高
3
℃
)
和最高熱
(
體溫升高
3
℃
以上
)
四種,發(fā)熱程度可反映疾病的性質、程度及范圍。畜禽出現體溫升高并不是壞事,而是動物機體積極應答疾病的一種保護性反射,輕度的體溫升高有利于疾病的控制,體溫升高能加速血液循環(huán),加快呼吸,有利于代謝產物和毒素的排泄,體溫升高表現機體內各種酶的活性增強,加速代謝,機體抵抗力反而增強,為恢復健康創(chuàng)造條件。所以當畜禽處在微熱或中熱時可不采取降溫措施,充分考慮到動物機體本身的抵抗力,以免影響一些的特征性癥狀的表現,利于我們有時間查找病因進行準確診斷。有些疾病如附紅細胞體病等或年弱體衰的老母豬等不宜立即采取降溫措施,一降溫就降到了正常體溫以下,預后不良,容易造成死亡;再者在處理體溫升高時,不要輕易使用強降溫藥物如雙氯酚酸鈉等,一用就非常容易降至正常體溫以下而導致畜禽死亡。濫用退熱藥物會降低畜禽機體防御能力,造成熱型混亂,掩蓋疾病真相,影響對癥下藥。但當動物處于高熱或最高熱或持續(xù)發(fā)熱時應及時采取降溫措施,體溫過高或持續(xù)發(fā)熱,對機體是有害的,可使機體各個系統(tǒng)的正常代謝機能發(fā)生障礙,使器官變性和壞死,應及時采取用退熱藥降溫退熱,確保病畜及時康復。
腹瀉也是一樣,輕度的腹瀉可以不采取止瀉措施。腹瀉有利于動物機體排泄體內的毒素,所以可以不考慮采取止瀉措施,以“饑餓療法”促進體內毒素的排泄,注意離子平衡和酸堿平衡、防止機體脫水就行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如果見瀉就止,容易造成體內毒素的蓄積,腹瀉治好后往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動物表現食欲不振、生長發(fā)育停滯等,但出現嚴重的水樣腹瀉或者長期腹瀉導致機體脫水嚴重,引起胃腸消化功能減弱和紊亂,導致機體不同程度的全身營養(yǎng)短缺,就要及時采取止瀉措施,而且最好是配合腹腔注射補液、補充電解質等防治效果更好。
四、不要“有病用藥治、無病常喂藥”,要注意區(qū)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等。有些獸藥廠為了達到推銷獸藥的目的,片面灌輸藥物“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方針,提供所謂的動物保健方案大量傾銷藥物,大量的經口服、拌料或飲水給藥;有些飼料廠為了實現其飼料的表觀效果(如豬不拉稀,控制呼吸困難、喘氣、咳嗽等),在飼料中大量使用處方藥物。這些“保健方案”、這些“功能飼料”的大量使用,是造成目前養(yǎng)殖風險越來越大、疾病越來越復雜、癥狀越來越非典型化、呼吸道疾病普遍發(fā)生、免疫抑制普遍存在、機體抵抗力普遍下降的“罪魁禍手”。只有非處方藥或真正的保健藥品才能允許在飼料中長期添加,并且還要注意使用的方法,而處方藥是不容許在飼料中長期添加做保健藥使用的。
五、不要見效就停藥,停藥又發(fā)病,發(fā)病又用藥,藥物反復用、疾病反復發(fā),造成機體廣泛產生耐藥性,或轉為慢性疾病,延誤了最佳控制時間。
有些養(yǎng)殖場(戶)病畜出現稍好時就停止用藥,這樣容易造成疾病復發(fā),容易造成繼發(fā)感染或混合感染等,甚至轉為慢性病。其實癥狀的緩解或消失并不意味著完全控制好疾病,傳染病在癥狀消失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持續(xù)向外界排毒,仍然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傳染源,因此,在治療中應遵循各種疾病有一定療程的規(guī)律進行治療,在癥狀消失后繼續(xù)用
1
~
2
次藥,以鞏固療效,即使完全治愈了疾病,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也要注意加強管理、搞好衛(wèi)生、加強消毒等,只有完全控制和消滅了傳染源,才能防止疾病的反復發(fā)作,防止繼發(fā)感染和混合感染等。
六、不要盲目使用疫苗,要科學地使用免疫程序。疫苗并不是越多越好,越全越好,要根據畜禽場的特點,有選擇性的選用疫苗,有些疫苗本身就具有傳染疾病的危險,要避免因不恰當使用疫苗而導致潔凈場的污染;有些養(yǎng)殖場(戶)為了圖簡單,多種疫苗同時用,其實很多疫苗之間都有互相干擾作用,只宜單獨、不宜聯合應用,要嚴格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或畜禽場本身的特點來合理的使用疫苗,所以在使用疫苗時要特別注意這一點。特別是注射豬瘟疫苗時切記不要使用豬瘟的聯苗(目前市面上出現了部分以豬瘟為主的聯苗),從臨床效果來看使用豬瘟單聯苗比二聯苗或三聯苗效果要確實。在使用疫苗時還應注意消除免疫抑制因素,注意營養(yǎng)平衡、防止飼料霉變、避免長期使用免疫抑制性藥物和消除免疫抑制性疾病等,避免免疫失敗。
作者:
xxch
時間:
2009-5-18 10:25
樓主的觀點不錯,這些情況確實在基層獸醫(yī)中比較多見,而且得到很多養(yǎng)殖戶的認可,但是要改變觀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啊!!!!!!需要我們長久不懈的努力.
作者:
莫卡
時間:
2009-5-18 10:27
說的有理,其實獸醫(yī)也有人醫(yī)一樣的難處啊
作者:
grand888401
時間:
2009-5-19 15:09
有道理,可以轉載嗎?
作者:
幽幽怡蘭
時間:
2009-5-19 18:31
真是好貼:xuehu::xuehu:
作者:
zhaoxiaoyu
時間:
2010-10-15 20:07
可以看出本帖作者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且在國內畜牧大潮中仍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作者:
xxf
時間:
2010-10-22 21:02
觀點不錯,2天不行他可能另請高明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