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減少家禽熱應激的飼養(yǎng)管理 [打印本頁]

作者: 3727112    時間: 2009-11-3 18:55
標題: 減少家禽熱應激的飼養(yǎng)管理
家禽的一系列應激源中,主要包括品種、管理、營養(yǎng)和環(huán)境。在家禽生產中,環(huán)境和管理因素尤為重要。而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qū),氣溫是主要的應激源,因為溫度跨度為-25℃—-5℃到35℃-43℃之間,溫差極大。據Deaton報道,自4周到出欄之肉雞,以環(huán)境溫度為18℃生長最快,飼料報酬則以24℃為最高,兩者相結合以21℃為最適宜。North的報道,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6-21.1℃,飼料報酬最佳為21.1℃,而Rama Rao報道理想的肉雞最大增重溫度為10-22℃,最佳的飼料轉化溫度為15-27℃之間。Yoon報道熱應激可使肉雞的增重下降7%-17%,F.C.R下降7%-14%。蛋雞在10-30℃溫度范圍內可獲得持續(xù)的產蛋成績。當溫度超過30℃,則生長、采食、產蛋、蛋的大小和蛋殼質量明顯受到影響。Valenica等報道,32℃的產蛋率較21℃下降7.4%,蛋重減輕5.7%。高溫可使公雞精液產量和精子活力降低,種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隨之下降。

熱應激常導致雞只體內血液中緩沖對NaHCO3/H2CO3的比例失衡而引起呼吸性堿中毒,同時抑制礦物質及營養(yǎng)素的吸收,加速血液Ca、K、Na等離子排泄,并明顯影響甲狀腺的發(fā)育及分泌。熱應激還導致雞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下降,并抑制胸腺、法氏囊和脾臟等免疫器官的發(fā)育,引起嚴重的免疫抑制而導致免疫失敗及增加病原菌的繼發(fā)感染。由于血Ca的流失導致肌漿網中Ca的移動,造成肌肉受損,熱應激引起甲狀腺素分泌減少而皮質醇分泌增加從而導致蛋白質合成降低并加速其分解。熱應激會導致蛋雞下丘腦分泌的GnRH減少,孕酮含量下降,從而引起排卵減少,影響產蛋。
另外,不規(guī)范的品管,缺乏有規(guī)律的營養(yǎng)標準的飼料和添加劑的飼喂都會導致雞只營養(yǎng)不平衡,加之在炎熱和潮濕的條件下,飼料易產生霉變毒素、酸敗、生蟲、營養(yǎng)成分的破壞等均可導致生產成績下降,免疫抑制和較高的死亡率。正常的有計劃性的生產管理,如用藥、免疫、斷喙等也增加應激,影響家禽的生產。
   因此,在高溫下飼料營養(yǎng)和雞場的管理應作出相應調整以減少肉雞和蛋雞的熱應激。
1、飼料營養(yǎng)成分的調整
1.1能量:
高溫下,能量的攝入是影響家禽生產的最重要因素。當氣溫超過21℃時,雞只維持需要能量下降,大約為30kcal/day。在高溫下盡管所維持需要能量較低,但熱增耗能增加,因此絕對的能量需要并不受熱應激的影響。
   在高溫氣候下,由于采食量降低,飼料的能量濃度應相應調整,在18-32℃之間,周圍環(huán)境溫度每變化1℃,則采食量大約為1.72%的變化;當氣溫升高到32-38℃,采食量的下降更明顯,氣溫有1℃的變化,則有5%的采食量的變化,許多試驗表明高溫下能顯著降低雞只的采食量。
    對存在熱應激的家禽,飼料中添加5%的脂肪,可提高17%的飼料采食量。因為脂肪的香味可以促進采食,同時能減少在腸道的通過率,相對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同時也增加了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另外在濕熱氣候下,脂肪和油可提供更多的飽和脂肪酸。
    因此在熱應激下,由于雞只采食不到維持高產性能所需的營養(yǎng),須供給含營養(yǎng)的濃度較高的飼料以保持高產。通常能量濃度應提高10%,同時,其它營養(yǎng)成分濃度相應增加25%。
1.2蛋白質:
     
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需要與環(huán)境溫度是相對獨立的,因此熱應激下的生產成績不受蛋白質的影響。但是,當氣溫超過30℃,熱應激導致采食量下降,因此蛋白質或氨基酸的水平就相應提高。但在高溫下,如果熱應激已直接影響到生產,此時即使提升蛋白質水平也沒有意義。
    另外,日糧中氨基酸的配比科學、平衡,可以降低脂肪在肝臟中的沉積,則可提高在熱應激下的家禽成活率。因此,在炎熱期間,低蛋白低氨基酸(Met、Lys)平衡日糧比高蛋白日糧飼喂效果更經濟,因過多的蛋白質或氨基酸將氧化產生更多的代謝能。
1.3鈣和磷:
   
家禽的熱應激可減少鈣的吸收,且VD3轉化為具活性的用于吸收和利用鈣的1.25(OH)2VD3能力下降。
    高溫環(huán)境下的蛋雞尤其是高齡蛋雞,鈣的需要增加。為了克服高溫影響,在夏天應多添加以牡蠣殼或石灰石為鈣源的1克/羽的鈣量,鈣的用量應超過蛋雞正常日糧鈣的推薦水平(3.75g/羽/天)。但是過多的鈣由于食口性、生理轉化受限制等因素將導致雞只采食量下降,所以將鈣添加劑和其它飼料成分分開飼喂,采取每天下午飼喂鈣劑,鈣粒直徑以1毫米大小為最理想以促進雞胃的磨擦。
    日糧中磷的水平應注意,因過多的磷將抑制骨中鈣的釋放和蛋殼腺中碳酸鈣的形成而降低蛋殼質量。
1.4電解質/緩沖因子:
    日糧中添加0.5%的碳酸氫鈉或0.3-1.0%的氯化銨可降低熱應激導致的堿中毒,碳酸氫鈉在高溫下可以刺激食欲和增加飲水量,在肉雞料中添加這些化學物質可以提高9%的增重。
   35℃的氣溫下雞只尿鉀的排泄比在24℃下明顯增加,當氣溫從25℃升到38℃,鉀的需要增加到0.4-0.6%。在高溫條件下為獲得最大增重,每天鉀的攝入為1.8-3.2克/羽。
   當氣溫在20℃以上,為彌補熱應激導致的采食量下降,日糧中的電解質含量(K、Na、Cl)隨氣溫每增加1℃應相應提高1.5%,當然也應考慮到從飲水中攝取的電解質的量,但是攝入過多的電解質將導致墊料潮濕。KCl能增加飲水量,但要避免離子的不平衡,我們知道過多氯離子將降低血液中碳酸的濃度。
   在熱應激期間,雞只為維持體溫,呼吸加快,水份代謝蒸發(fā)增加,因此增加飲水量,及在飲水中補充電解質或維生素C,可以提高熱應激下的采食量。
1.5維生素:
    在高溫下,增加VC、VA、VE、VD3和VB1可以促進雞只生長。高溫、潮濕、脂肪酸敗、微量元素和膽堿均可加速維生素變性,當然使用抗氧化劑、包囊化處理和適宜條件的貯存以及膽堿、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分別存放可以保護維生素。
    提高環(huán)境溫度,維生素C的合成下降。在夏天日糧中有必要增加VC的含量。VC能幫助控制體溫的升高和血漿中皮質胴的濃度,能促進骨、蛋殼基質的形成,由于保護免疫系統中的淋巴器官和甲狀腺的活性,減少生長雞只因感染法氏囊病導致的死亡率。在熱應激期間向日糧中添加VC(200-600 mg/kg日糧),可以促進生長及提高產蛋量、孵化率、飼料報酬、蛋重、蛋殼質量及成活率。
    在熱氣候下,增加日糧中VE含量具有保護細胞膜和提高免疫系統功能,日糧中添加VE可以顯著地降低由于感染大腸桿菌而導致的死亡率。
在高溫下,VD3轉化成具有活性的1.25(OH)2VD3將受到影響,因此在高溫下應增加日糧中VD3水平。VD3活性涉及鈣蛋白的合成和鈣、磷的體內平衡。
    當氣溫超過32℃、VB1的需要量是21℃正常需要量的2倍。
1.6抗生素和化學因子:
      
盡管受其成本的限制,一系列的化學藥物可以在高溫下減少疾病的影響。解熱的藥,如:水楊酸和阿斯匹林,在熱應激下,可以減少血液中兒萘酚胺的水平。在飼料中添加天冬氨酸鎂、硫化鋅、安定、甲吡丙酮、可樂定,可以提高在熱應激下的家禽生產成績。金霉素可以減少由外源蛋白的刺激或沙門氏菌毒素導致的生長抑制的應激,當然,這一結果并不總是有效的。有些報道乙酰水楊酸(飼料中添加3%)可以提高增重和提高蛋殼質量,但效果不定??骨蛳x藥,尼卡吧嗪(飼料中的標準劑量125ppm),在熱應激下,可以提高肉雞90%的死亡率。在飲水中添加氯化鉀能改善毒物影響。Flunixin , 一種抗炎止痛的藥物,按0.28-0.22mg/kg.體重劑量飼喂雞只,可以提高雞只的飲水量150-300 ml/羽/天。Resinpine是從Rawolfia植物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在高溫下有阻止二氧化碳耗損的作用,以保持血液中的酸堿平衡。
1.7另外:一些抗熱應激添加劑如桿菌肽鋅、阿散酸、酶及酸制劑、甜菜堿等可減少家禽熱應激。
2、生產管理的改進:

2.1在炎熱、潮濕的條件下,飼料的保存時間不應超過1周,以保持飼料的新鮮度,增加采食量和營養(yǎng)物質吸收。
2.2由于在飼料采食,消化代謝后所產生的熱能可以提高體溫。早上喂料后,代謝能的影響與環(huán)境溫度呈一致性,可加劇熱應激。在35℃氣溫下,代謝能的熱應激持續(xù)8-10小時,而在21℃氣溫時只有2小時的影響。飽食雞只比饑餓雞多產生20%-70%的代謝能,因此在高溫天氣下,當氣溫達最高時減少雞的采食量。提早喂料或推遲喂料有助于減少肉雞生長抑制及死亡率。間接飼喂,如:30分鐘的光照喂料,然后3小時黑暗限料,也許能減少雞只活動產熱,但需增加20%-30%的喂料器和飲水空間,對于蛋雞每天的后期喂料可以保證充足的鈣的利用,以滿足理想蛋殼的鈣的要求。
2.3拌濕料飼喂。以降低飼料溫度,提高飲水量,促進消化。但要少喂勤添,保證每次采食完全,以防霉變。

2.4采用顆?;蚱扑榱稀1姸嘣囼灡砻鲗τ谕粻I養(yǎng)成分的配方用顆粒料或破碎料與粉料飼喂相比可以提高肉雞8-10%的增重。

2.5低鈣日糧,以促進食欲和消化,同時增加飼喂鈣劑,以保證蛋殼的品質。

2.6勤于添料和攪拌喂料器,以防飼料粘壁及出現陳料。

2.7勤加脂肪和糖漿有助于提高飼料的食口性和營養(yǎng)成分的利用率。

2.  8飼料中的一些天然抗營養(yǎng)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生物堿、植酸等能降低飼料中養(yǎng)分的利用率,降低采食量,導致雞只的生長,因此需要用加工方法中和或解除有害因子的毒性。
3.
2.9增加雞舍的通風量,控制舍內濕度。夏天通常須按裝足夠的排風扇,但要注意在氣體交換時,常將舍外的熱氣換回舍內反而增加室溫。

2.10適當降低雞群的飼養(yǎng)密度。高溫季節(jié),通常降低1-2羽/m2的飼養(yǎng)密度。
2.11經常更換墊料,降低墊料濕度,尤其是飲水器下的潮濕塊狀墊料  需及時清除。

2.12舍外采用遮陽網,雞舍周圍植樹遮蔭禁止陽光直射雞只。

2.13屋頂具隔熱設施,增加墻壁反射能力。

2.14每天高溫時分適當驅趕雞群,防止長久躺臥引起胸肌燙傷。

2.15降低飲用水的溫度,避免水桶(水塔)受陽光照射,導致水溫升高。最好是采用符合衛(wèi)生要求的地下水,或高溫時用冰塊致冷雞只飲用水,以增加飲水量和采食量。

2.16規(guī)?;u場采用濕簾—風機降溫系統,是目前認為最佳的降溫設施。通??梢越档蜕醿葴囟?-8℃。

2.  17任何疾病的侵襲都會加大雞只的熱應激導致雙重影響。因此加強衛(wèi)生消毒等防疫措施管理尤為重要。
    總之,采食量降低是高溫條件下生產成績低下的主要原因。以上的生產實踐的改進有助于提高飼料的采食量以提升生產成績,值得家禽生產者參考。
作者: majj2006    時間: 2009-11-3 20:16
講得很全面具體,在南方溫高濕地區(qū)用得著,謝了。
作者: 朱良    時間: 2009-11-3 20:37
熱應激對于家禽來說非常重要。
現在一些飼料廠家,在夏季也生產蛋雞使用的顆粒飼料來增加蛋雞的采食量。據說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當然,避免或減少家禽的熱應激是飼養(yǎng)管理工作者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作者: lcy0610    時間: 2009-11-4 00:14
還可以通過藥物來調控應激
作者: 3727112    時間: 2009-11-9 15:38
我的帖子就這樣被“偉哥”糟蹋了……:5s:
作者: wangzongwei1982    時間: 2009-11-9 16:59
做偉哥廣告做到畜牧行業(yè)來了,不知道做畜牧的都跟禽獸打交道嗎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