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常用飼料蛋白原料中的有毒有害物 [打印本頁]

作者: leensc    時間: 2010-2-21 11:33
標題: 常用飼料蛋白原料中的有毒有害物
蛋白質在動物生命活動中具有很重要的營養(yǎng)作用,它是構建體細胞的重要原料(如肌肉、皮膚、血液等),還是機體功能物質的主要成分(如酶、激素等),同時蛋白質還可供能和轉化為糖、脂肪,除反芻動物外,食物蛋白幾乎是唯一可以形成動物體蛋白質的氮來源,所以蛋白飼料是動物全價料中非常重要的原料之一,我們在設計飼料配方或配制飼料時又往往更多的考慮到蛋白原料的蛋白含量、氨基酸組成與含量、消化率多少、性價比是否較好等,卻常常忽略蛋白飼料中的有毒有害物,造成飼料使用好的原料卻達不到好的效果,甚至動物出現皮毛不好,拉稀、異食、生長緩慢或停滯等異?,F象。
    大豆是優(yōu)質的植物性蛋白飼料,但它含有一些有毒物和抗營養(yǎng)成分,常見有:①蛋白酶抑制劑,大豆子粒中含有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多種蛋白酶抑制劑,蛋白酶抑制劑主要是由于它能夠抑制腸道中蛋白水解酶對飼料蛋白質的分解作用,從而阻礙動物對飼料蛋白質的消化利用,導致生長慢或停滯。②胃腸脹氣因子,大豆中含有較高水平的天然寡糖,主要是水蘇糖和棉子糖,而動物小腸沒有半乳糖苷酶,不能水解水蘇糖和棉子糖,他們進入大腸能被腸道微生物發(fā)酵產生大量CO2和氫,也可產生少量的甲烷,從而引起胃腸脹氣,同時發(fā)酵產物也影響腸黏膜與血漿間的滲透壓,嚴重可導致腹瀉。③植酸,植酸具有很大的螯合能力,能螯合金屬離子如鈣、鋅、鎂、銅等,形成不溶性螯合物,不易被消化吸收,從而降低鈣、鋅等金屬離子的利用率。如若幼齡動物缺鈣會導致佝僂病發(fā)生。
    棉粕中含有一定量的游離棉酚又稱棉毒素,大部分棉酚被動物采食后以結合棉酚由畜禽糞便排出,而部分則進入畜禽組織中,所以長期飼喂就會引起棉酚中毒,其毒性主要是當棉酚進入消化道后可引起胃腸炎,吸收入血后,能損害心、肝、腎等實質器官;棉酚可與蛋白質、鐵結合,使許多功能性蛋白質失去活性,干擾血紅蛋白的合成引起缺鐵性貧血;棉酚還可影響雄性動物生殖機能,破壞動物睪丸生精上皮,導致精子畸形、死亡,甚至無精,造成公畜不育。
    菜粕中含有硫代葡萄糖苷,在水解酶的作用下產生揮發(fā)性的芥子油,含異硫氰酸酯、惡唑烷硫酮、硫氰酸酯和腈等,異硫氰酸酯具有辛辣味,影響適口性,高濃度的異硫氰酸酯對粘膜有強烈刺激作用,長期或大量飼喂菜粕可引起胃腸炎,胃炎、氣管炎甚至水腫,惡唑烷硫酮能阻礙甲狀腺素的合成引起腺垂體促甲狀腺素的分泌增加,導致甲狀腺腫大,同時還可使動物生長緩慢,腈毒作用與HCN相似,可引起細胞內窒息,抑制細胞生長,此外菜粕中還含有單寧、植酸等有毒物。
    魚粉是優(yōu)質的動物蛋白原料,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賴氨酸、色氨酸等必須氨基酸豐富,魚粉中含有B族維生素,特別是B12含量很高,不但魚粉的利用率高而且適口性好,但如果魚粉品質不良也會有毒性。第一、容易酸敗,魚粉中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在空氣中氧的作用下生成過氧化物,過氧化物與魚粉中的氨(因變質生成)生成有色物質,具有惡臭味,影響適口性,同時氧化的脂肪可與蛋白質、維生素反應,從而影響蛋白質、維生素的利用率。第二、容易霉變,在高溫多濕狀況下,有利于魚粉中細菌的繁殖,使魚粉發(fā)生腐敗變質。第三、食鹽含量較高,如高食鹽含量的魚粉在飼料中用量過多,可引起食鹽中毒。
    蠶蛹,新鮮的蠶蛹含脂肪含量較高,所以容易酸敗,產生臭味,當使用大量變質的蠶蛹喂豬時,還可使體脂和肉帶黃色,產生“黃豬肉”,影響肉的感官和品質。
    上述常用蛋白原料雖含有毒有害物,但并不可怕,只要采取適當的方法,如大豆蛋白酶抑制劑不耐高溫,經加熱處理可降低其活性;菜粕、棉粕中的有毒物經脫毒處理,或嚴格控制好添加量;魚粉、蠶蛹存放于陰涼、通風、干燥處,放置時間不要太長,另外還要注意不同蛋白原料間的合理搭配,盡量品種不要太單一,使其不同營養(yǎng)成分間取長補短,互為補充,就能起到好的使用效果,獲得較高的飼料報酬。(轉載)
作者: guomin    時間: 2010-7-30 10:13
學習了,謝謝分享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