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早期斷奶、隔離早期斷奶和多點生產管理技術 飼養(yǎng)系統(tǒng)工程理論探索 加入時間:2009-5-20 10:07:20 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獸醫(yī)學院 點擊:122 |
藥物早期斷奶、隔離早期斷奶和/或多點生產管理技術都是為了控制或消滅特定的豬病而設計的生產管理技術,以實現(xiàn)豬的最好的生物學性能和經濟性能。這些管理技術是有價值的工具,很快就被商業(yè)養(yǎng)豬業(yè)普遍采用。 藥物早期斷(medicated early weaning, MEW)是英國劍橋大學的一位名叫Tom Alexander博士建立的,目的是消滅豬場的特定疾病,這個方法沒有剖腹產豬(cesarean-derived pig)頭數(shù)減少和豬群再組程序的開支大。藥物早期斷奶原先的做法是在懷孕晚期將處于最佳免疫狀態(tài)的經產老母豬,移出豬群,送到隔離的產仔房中,投給藥 物。小豬在5日齡斷奶,送到隔離豬場,針對特定疾病,大量投給藥物。目標疾病包括放線桿菌(嗜血桿菌)肺炎〔Actinobacillus(Hemophilus ) Pneumonia〕、豬痢疾(swine dysentery)、多殺性巴氏桿菌(Pasteurella multocida)、豬鏈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偽狂犬病(Pseudorabies virus)。藥物早期斷奶(MEW)程序已被證明是上述疾病感染豬場的一項成功的滅病管理計劃。 美國伊利諾斯州的一位獸醫(yī)Connor改進了早期斷奶程序,無需將母豬從原豬群中移出,小豬的斷奶日齡一般增大到10~21天。小豬斷奶日齡取決于要消滅 的疾病。這種改良的藥物早期斷奶(Modified Medicated Early Weaning, MMEW)的目的是生產沒有母豬來源豬場中纏綿疾病的小豬。 改良的早期藥物斷奶技術的基本前提是母豬產生很高的初乳水平,能保護小豬抵抗豬群中的疾病。母豬產前接種疫苗常能提高初乳抗體水平。此外,小豬斷奶前,不要接觸常見的致病微生物,并對豬使用大量抗菌藥物,以預防或消滅逃脫抗體破壞作用的其他病原菌。 有效的改良早期藥物斷奶計劃可以清除的疾病或病原有: 放線桿菌(嗜血桿菌)〔 Actinobacillus ( Heaemophilus )〕 多殺性巴氏桿菌(Pasteurella multicida) 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hypopneumoniae) 豬副嗜血桿菌(Haemophilus parasuis) 魏氏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豬痢疾(Swine dystery) 萎縮性鼻炎(Atrophic rhinitis) 傳染性胃腸炎(TGE) 偽狂犬病(pseudorabies) 鉤端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 細小病毒(parvovirus) 流感(influenza) 除了這些已經列出的細菌病和病毒病以外,豬也沒有虱子、螨蟲和內寄生蟲。 下面舉例說明改良藥物早期斷奶計劃,該計劃可能包括以下藥物投給和疫苗注射: 1.在產前5周和2周,母豬和小母豬注射疫苗預防以下疾病: 支氣管波氏敗血桿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 胸膜肺炎放線桿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魏氏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豬丹毒桿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豬副嗜血桿菌(Haemopphilus parasuis)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豬傳染性胃腸炎(TGE) 輪狀病毒(Rotavirus) 強化疫苗注射,提高初乳水平,獲得抵抗這些疾病的保護力。 產前10天,母豬和小母豬投服異阿凡曼菌素〔ivermectin(Ivomec)〕 3.產前5天,母豬和小母豬投服長效氧化四環(huán)素(土霉素)小豬1日齡,注射鐵制劑,異阿凡曼菌素(ivermetin)和長效氧化四環(huán)素(土霉素) 5.小豬7日齡,再次注射異阿凡曼菌素(ivermetin) 小豬斷奶前連續(xù)3天注射頭孢菌素〔ceftiofur(Naxcel?)〕 7.小豬斷奶時,連續(xù)5天在飲水中投給硫粘菌素(tiamulin) 根據(jù)需要消滅的疾病、豬場規(guī)模、設備和勞力等情況,上述程序可有不同變動。改良早期藥物斷奶是耗費勞力的程序,而且它對所想消滅的疾病不一定都成功。有些細菌比較難以消滅。有些病原菌所產生的初乳被動抗體保護水平不高,或者產后第一天吸收的初乳抗體下降到無保護力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受到大量細菌攻擊 時,母源抗體不能保護從而發(fā)生疾病。豬鏈球菌不能清除,豬副嗜血桿菌只在斷奶豬投服大量藥物時才能保護。本法對繁殖和呼吸綜合癥病毒不能清除。 每種疾病的細菌接觸時間、攻擊次數(shù)和抗體保護有一定的類型。例如要消滅支原體,豬應在2周齡或更小時斷奶。但是,為了成功地消滅偽狂犬病,可能要等到3周才能斷奶。 豬副嗜血桿菌、豬鏈球菌、彎桿菌(Campylobacter)、大腸桿菌以及輪狀病毒可能不被消滅。但是,康狀況的總體改善、生長速度和飼料報酬大大增加證明改良藥物早期斷奶所花費的代價和勞力是值得的。俄亥華州立大學的Harris和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的Johnson報告,本法大大改善增重。 Harris實驗中,在77日齡,改良斷奶豬比常規(guī)飼養(yǎng)豬重33磅;在Johnson的試驗中,63日齡時,多增重30磅。 最近,有人提出了是否有必要對母豬和小豬投給大量藥物的問題。如果豬早期斷奶并從其懷孕-產仔群移到另一個場能否獲得同樣的利益?于是創(chuàng)造出多點生產 (Multiple-Site Prodction)和隔離早期斷奶(Seregated Early Weaning,SEW)新名詞來取代這種管理程序。兩點生產(Two-site production)(圖1)指懷孕-生產設施在一個地點而哺乳-生長-肥育的設施在另一個分開的隔離地點的系統(tǒng)。三點生產(three-site production)(圖2)進一步分離,再將肥育設施和哺乳-生長設施分開。點之間的距離即隔離的距離不等,理想的點間距離在2英里以上。但是,一個 豬場的點間距離最好盡可能遠些。有些豬場由于地盤不夠或相鄰豬場太近,不適合多點生產。 在Kansas州立大學的試驗中,從感染多種疾病的豬場,采用了本法飼養(yǎng)的豬比同豬場常規(guī)飼養(yǎng)豬在77日齡多增重37磅。豬在5到10日齡斷奶,運送到隔 離哺乳豬舍。早期斷奶需要最好的護理設施,需要特殊的復合日糧。死亡率已不成問題。事實上,吃特制日糧和最好環(huán)境中的早期斷奶豬的死亡率常較低。 由于改良藥物早期斷奶的費用估計每頭豬接近5美元,性能差別相似,因此隔離早期斷奶管理日見增多。隔離早期斷奶和早期斷奶的程序相似,但母豬或小豬不投給大量藥物。另外,豬一旦放入群內,就以全進-全出生產方式維持在該豬群內。當母源性保護抗體一直維持高水平時,早期斷奶就能防止疾病的垂直傳播。豬群隔離防止病原菌的側面?zhèn)鞑ァW畛R姷氖切∝i在14-16日齡斷奶,但是,有些生產者在5-10日齡就斷奶。斷奶日齡取決于設施和欲清除的病原。畜牧人~’YG_k)_#}j`0D Kniffen和Purdue大學的試驗顯示,改良藥物早期斷奶、無藥物隔離早期斷奶之間的生產性能沒有差異。它們都不能清除早期斷奶豬的豬副嗜血桿菌或豬鏈球菌。在10周齡時隔離的早期斷奶豬比傳統(tǒng)斷奶豬增長7磅。在原圈常規(guī)飼養(yǎng)的豬死亡率為4.5%,而隔離哺乳豬只有1.0%。 為早期斷奶豬配制新的復合飼糧使多數(shù)生產者能夠采用隔離早期斷奶技術。這些營養(yǎng)濃縮的飼糧含有乳糖(Lactose)、噴干豬血漿、血粉、賴氨酸 (Lysine)、甲硫氨酸(methionine)、少量的大豆粉。飼糧的價格雖然很貴,但只需喂少量,而且在豬群離開哺乳豬場前飼料密度常常改變。比遲斷奶的豬增重好、死亡損失小。性能大改進,縮短上市時間,使得商業(yè)養(yǎng)豬業(yè)很快采用了早期隔離斷奶管理程序。早期隔離斷奶豬比常規(guī)斷奶豬的性能好可能是早 期隔離斷奶豬帶有的疾病少,能將更多的營養(yǎng)轉變?yōu)榧∪狻? 但是,為獲得早期隔離斷奶豬的成功,需要特殊的管理程序和最佳的哺乳設施。建筑和移動豬群開支經費多。這個程序需要仔細地計劃。早期隔離斷奶可能不適合較小的母豬群,不過,可以采取某些措施減少傳染病的長處,減少疫苗和藥物費用。 一個豬場一旦采用了早期隔離斷奶管理,減少了豬場以前的疾病,應該立即采取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biosecurity measures)。對商業(yè)養(yǎng)豬者來說疾病負擔越少,獲利機會越大。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