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新生仔豬腹瀉病綜合防治方案 [打印本頁]
作者: 秋深葉一 時間: 2011-4-22 16:03
標題: 新生仔豬腹瀉病綜合防治方案
本帖最后由 秋深葉一 于 2011-4-22 16:07 編輯
仔豬腹瀉是一個綜合的征候群,腹瀉只是一個表現形式,導致的因素包括飼養(yǎng)管理、疾病、營養(yǎng)、氣候變化、欄舍條件等方面,有客觀存在的,也有人為因素造成的,因此針對仔豬腹瀉應從多方位入手,必須采取綜合的、立體的措施才可能達到防治目的:
一、飼養(yǎng)管理:
1、設法減少環(huán)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密度。全進全出與徹底清洗空欄,建立空欄清洗消毒的檢查程序。
2、控制分娩周期,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建立小單元,將小單元內的分娩期控制在一周以內;
3、后備母豬培育與頭胎母豬配種后飼養(yǎng)管理:
3.1、配種的體重與月齡:130公斤以上,8月齡以上。
3.2、日常飼喂:前中期較經產母豬多投料20%,促進其體重的增加及儲備脂肪;后期適當控制投料量,較經產母豬減少5-10%,但必須確保胎兒發(fā)育與母豬乳腺發(fā)育的充足營養(yǎng)。
4、日常管理工作: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確保舍內正常的溫度與濕度;減少應激,降低人為因素造成的波動。
5、員工管理:腹瀉問題已經困擾較長時間,飼養(yǎng)員與基礎管理者對腹瀉茫目應對,或有勁無處使。設立解決問題的獎勵機制,調動基層員工與基層管理者的才智、工作熱情,將問題徹底解決的決心與意志。
二、疾病控制
根據仔豬發(fā)病早的特點,以提前預防,治療為輔的原則。設法提高母豬抗體水平,讓仔豬獲得充足的母源抗體。
1、母豬主動感染。后備母豬配種前,頭胎母豬分娩前的提前、多次感染。收集仔豬的糞便直接飼喂母豬。
1.1、糞便收集與保存:表現出典型狀況的仔豬,在腹瀉發(fā)生后的24小時內收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冷凍保存部分病料。
1.2、感染時間:后備母豬在配種前飼喂病料二次,間隔二周,每次飼喂二天;頭胎母豬在分娩前3周、6周分別感染一次,每次飼喂病料二天。
1.3、感染方式:將收集樣用飲用水稀施,拌料供母豬采食,一天投喂一次,連用二天。
1.4、記錄與跟蹤:對每次感染情況進行記錄與跟蹤,如感染時間、母豬是否發(fā)熱、感染之后仔豬腹瀉情況
1.5、注意事項:注意觀察母豬與仔豬臨床表現,出現以下情況時不采集:母豬有典型的藍耳病癥狀,或仔豬有典型的豬瘟、偽狂癥狀。
2、導致頭胎母豬腹瀉的其它疾病同樣不容忽視,如溫和型豬瘟、偽狂犬等,當仔豬出現臨床癥狀時,必須結合上述疾病的控制要點進行防治。
3、腹瀉仔豬的治療:原則——仔病母防、預防脫水與酸中毒、適當抗生素治療
3.1、仔病母防:母豬產后二次輸液,幫助母豬盡快恢復體能,在病情嚴重時更需加強;
3.2、仔豬治療:預防脫水與酸中毒為主。腹腔注射或靜注糖鹽水、碳酸氫鈉,適當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療;口服收斂吸附劑,如蒙脫石之類。
4、調理母豬腸道內原微生物群。母豬群定期或產前二周至產后添加微生態(tài)制劑,減少母豬體內有害病原微生物。
三、營養(yǎng)調控
頭胎母豬的營養(yǎng)供給會影響到頭胎母豬乳房發(fā)育,進一步影響乳汁質與量;根據頭胎母豬的特點,營養(yǎng)供給方面應區(qū)別于經產母豬。
1、飼料配方:根據頭胎母豬特點,生產專用的哺乳母豬料;
2、額外營養(yǎng)因子的添加:針對頭胎母豬乳房發(fā)育不良好,乳汁質與量的不足,在產前2周至產后1周內添加特殊的營養(yǎng)因子,如泌乳凈之類;
3、確保營養(yǎng)量的需求:相對經產母豬,頭胎母豬采食總量少,采食時間長,少量多餐,需要員工更細心、更高要求的投入,甚至晚上給頭胎母豬加餐,方可確保頭胎母豬有效采食量。
腹瀉只是一個征候群,并不是一種獨立的病,腹瀉病的復雜多樣,實際情況并不是單一因素引起發(fā)病,往往存在多種病原的混合感染,其誘發(fā)因素有很多,對腹瀉的具體情況一定要具體分析,防制要做到有的放矢,制定全面的防控計劃,才能收到良好的防制效果。
作者: lzmbxy 時間: 2011-4-22 16:18
謝謝,很全面的資料。
作者: 吾是軍 時間: 2011-4-22 20:06
恩 不錯 有心人總結得很好
作者: xuguochen0403 時間: 2011-4-23 17:48
嘿嘿···等于疫苗接種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