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何謂“吊黃”療法 [打印本頁]

作者: 無敵獸醫(yī)    時間: 2011-4-22 18:16
標題: 何謂“吊黃”療法
從黃水中導出的吊黃療法是中獸醫(yī)治療家畜黃癥的一種獨特療法,它是將藥物穿埋入一定穴位,利用針刺和藥物的誘導作用,使黃毒引流出來或調移消散而治療內(nèi)外黃癥的一種方法。因豬的吊黃埋藥部位主要為“卡耳穴”或“卡尾穴”,所以豬的吊黃療法又特稱為卡耳療法或卡尾療法。   黃癥之“黃”,原寫作“癀”,現(xiàn)簡寫作“黃”。黃癥有外黃、內(nèi)黃之分,某些表現(xiàn)為全身性病理狀態(tài)的熱性病可稱之為內(nèi)黃。對于這類病癥,在用抗菌類藥物無效,或需多次重復用藥時,主用或配用吊黃療法,往往有一定療效。用來吊黃的藥物常用的為蟾酥或砒石。在一些地區(qū),不少基層獸醫(yī)人員常把吊黃(卡耳或卡尾)療法作為治療疑難豬病在沒有其他有效辦法時采取的最后一招。
  以上降熱途徑及方法應根據(jù)高熱病癥的不同發(fā)展階段而分別確定以哪種為主,或幾種療法配合使用,或中西獸醫(yī)結合治療。一般來說,溫病初起,熱在衛(wèi)分,宜以辛涼解表與刺絡療法為主;待到熱入氣分時,若邪熱壅肺,則宜用宣肺法;若熱結胃腸,則宜用攻下法與通淋法;當熱入營血時,則宜用清營涼血法。吊黃法在衛(wèi)分、氣分病時即可使用,到營分、血分時,則更可使用了。
  在此也應說明一點的是,對高熱病的“熱”,不僅是體溫的超高,還應該理解為中獸藥“熱癥”的征候,熱癥有表、里、虛、實之分,對豬高熱病來說,主要為里熱、實熱,表現(xiàn)為高熱煩渴,氣促喘粗,大便秘結,小便黃短,口色紅赤,舌苔黃厚,脈象洪數(shù)等。
  因此,上面所說的“降熱”,不僅僅是指把超高的體溫降下來,還應包括熱癥體征得到改善至恢復正常。
  對于溫熱癥,中獸醫(yī)總的治療原則是“熱者寒之,溫者清之”,采用清熱瀉火之法。以上各法也可歸納稱為清五臟,通六腑之法,即清解五臟之熱,通瀉六腑之火。任何一法都不是孤立的,都將通過一定途徑,調節(jié)臟腑,抑揚盛衰,以達到激發(fā)整個機體功能,向康復正常進展之目的。
  由于給豬直接從口腔灌服藥液比較困難,而多數(shù)高熱病患豬又食欲廢絕,所以解決豬的給藥方法是個難題。一般可酌情分別采用如下給藥方法:對還有飲食欲的豬或對可疑豬進行預防性給藥,可采用將藥物混飼或混飲方式。對已廢食的患豬可采用經(jīng)口插入胃管投服或直接灌腸。對于注射液中藥制劑(如清開靈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等),則直接按說明注射即可

作者: sunjunqing    時間: 2011-4-22 19:28
是否有必要打肌肝和輔酶A作輔助治療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