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配合飼料廠工藝設計淺析 [打印本頁]

作者: 創(chuàng)德任艷萍    時間: 2012-6-7 16:14
標題: 配合飼料廠工藝設計淺析
在配合飼料加工成套設備設計中,加工工藝和設備是保證飼料品質(zhì)的重要條件。只有在性能可靠的加工設備和科學的工藝流程下才能生產(chǎn)出優(yōu)質(zhì)的配合飼料。因此,研究探討合理的加工工藝和主要設備選型,明確其發(fā)展方向,對我國飼料工業(yè)上質(zhì)量、上水平、上規(guī)模很有必要,同時也對我國飼料加工工藝和設備的研究與開發(fā)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采用完善、合理、靈活的工藝,選用先進、高效、優(yōu)質(zhì)的設備,永遠是飼料廠設計所追求的目標。由于我國的飼料資源不同于歐洲,大部分飼料廠都采用美洲工藝,即先粉碎后配料工藝,組成也無外乎原料接收、粒料粉碎、配料混合、制粒膨化、液體噴涂、成品出料、電氣控制和除塵系統(tǒng)八個部分。下面從上述幾個方面分別加以分析。
1 原料接收
1.1 原料接收工藝一般包括輸送設備、磁選設備、初清篩、計量設備和立筒倉(見圖1)。目前常用的原料計量設備是地磅,很少使用流量秤。中小型廠一般設有粒料和粉料兩個投料口,大型廠應設有一個粒料和2~3個副料投料口,以便于投料。谷物類原料首先進入筒倉,而后由筒倉底的輸送設備送入車間,而副料則直接投入下料口進入車間。輸送設備主要是斗式提升機和刮板輸送機,其生產(chǎn)率與接料方式和飼料廠生產(chǎn)能力有關,一般以不影響投料為原則。目前國內(nèi)大多采用人工接料,輸送設備的接收能力設計為飼料廠生產(chǎn)能力的2~3倍比較適宜。

1.2 常用的磁選設備有永磁筒、磁盒和永磁滾筒。永磁筒和磁盒因其結構簡單、體積小、安裝靈活、無需動力等特點而得到廣泛的應用,但在使用過程中應人工定時對其清理。永磁滾筒無需定期清理,但谷物很容易從排雜口流出。
1.3 由于原料之間物理特性如流動性和過篩能力等的差異,不同的原料采用不同的初清篩。圓筒初清篩主要用于玉米等谷類原料的清理;圓錐初清篩主要用于粉狀副料和餅粕原料的清理。后一種篩裝有高效旋轉(zhuǎn)的打板,工作時依靠打板將物料撒向整個篩筒內(nèi)壁,提高了過篩能力,同時,團狀物料會在打板的打擊下迅速解體,減少了原料浪費。
1.4 立筒倉主要用于貯存玉米、高粱等谷物類原料,目前大型廠采用較多。對于擁有立筒倉的廠家來說,必須具有倒倉功能。立筒倉的倉容應根據(jù)生產(chǎn)能力和原料供應情況確定,一般不少于一個月的貯存量。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