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速成雞該在何時“禁添”? [打印本頁]

作者: 冬天的太陽1    時間: 2012-12-14 10:14
標題: 速成雞該在何時“禁添”?
  “45天速成雞”事件爆發(fā)后,盡管處于事件漩渦中的山西粟海集團所檢項目符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而一些快餐店也連續(xù)發(fā)表言論,白羽肉雞“45天育成”是正常普遍的現(xiàn)象,目前中國每年的肉雞產(chǎn)量居世界第二,其中白羽肉雞約占50%等等。但民眾對于“45天速成雞”是否存在健康隱患有疑慮。

  專家解析:

  出欄前繼續(xù)喂養(yǎng)添加劑飼料嚴重違規(guī)

(, 下載次數(shù): 0)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袁建敏教授表示,白羽肉雞這個雞種是合理存在的,滿足人們生長發(fā)育、提高免疫功能所需要的蛋白質,白羽肉雞是最經(jīng)濟實惠的,在美國大量存在。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畢英佐教授則告訴記者,在日本和香港地區(qū),很少會進口這種白羽雞,大多是黃油雞,這種黃油雞的生長期大約在100天左右。而他們對黃油雞的相關檢測也相當嚴格,比如有包括“鹽酸克侖特羅”和“萊克多巴胺”7種禁用藥物和添加劑、30多種嚴格控制的藥物和添加劑,在上市前一個月,雞只進入停藥期,這30多種嚴格控制的藥物和添加劑一概不能使用?!岸鶕?jù)中國內地的相關法規(guī),雞只上市前的7天為停藥期?!币簿褪钦f,粟海集團的一些養(yǎng)殖戶在出欄前繼續(xù)喂養(yǎng)添加了添加劑的三號飼料明顯違反相關規(guī)定。

  畢英佐教授直接否定了給雞只喂養(yǎng)抗生素的說法,“要解決雞只密集怕雞瘟,應該靠疫苗,而不能用抗生素?!敝劣陴B(yǎng)雞要用硝酸銀,“聽都沒聽說過”。畢教授說,聽名稱應該含有重金屬成分,而重金屬成分很難溶解和排出,一旦進入雞只,人食用后容易造成慢性中毒。

  記者了解到,工業(yè)鹽并不能軟化水質,它只是用來再生軟化水質的鈉離子交換樹脂。中華肉業(yè)網(wǎng)主編何中華明確表示,在肉雞養(yǎng)殖行業(yè),確實存在獸藥濫用的情況,這肯定涉及到殘留問題。藥品殘留在肉里以后,人食用了以后對人體肯定有害。

  業(yè)內說法:

  檢疫合格證花錢可買?


  在百度中輸入關鍵詞“速成雞”,可以發(fā)現(xiàn)相關傳聞幾年前就在論壇流傳。還有含有瘦肉精的豬,也是在正式爆出問題的前幾年就不斷遭到民眾的質疑,直到食品安全事件不斷,才逐漸浮出水面,最終被媒體證實。

  中國的養(yǎng)殖業(yè),“雞被養(yǎng)殖在狹小的空間中,容易罹患各種疾病,飼養(yǎng)者就會使用更多的抗生素、更多的重金屬和更多的消毒藥來對抗疾病,從而造成惡性循環(huán)?!鞭r(nóng)業(yè)部種豬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質量負責人兼檢測室主任樊福好如此表述。至于原因,“很簡單,這些添加劑和抗生素藥物能給養(yǎng)殖戶帶來直觀的利益長得快、不得病、肥肉少。”

  從流程上看,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在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在保障著食品的健康安全。第一道就是雞雛產(chǎn)地檢,第二道是雞雛到岸檢,第三道是出欄檢,第四道是進入終端市場(如超市、快餐企業(yè))前還有一道檢疫。但記者采訪的多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yè)內人士表示,一些地方的檢疫工作難以到位。而據(jù)多家媒體實地考察報道,在肉雞流入市場至關重要的動物檢驗檢疫程序中,部分地區(qū)甚至存在“走過場”的情形。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在河北、山東等地,甚至花錢就能買到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而終端商家只要上游企業(yè)商家提供了檢驗檢疫合格證,便不會再自掏腰包再多檢測一次。至于對消費者食用后產(chǎn)生的后果, 則很難界定責任。

  記者觀察

  何時吃雞不后怕?


  曾經(jīng)鋪天蓋地的“三鹿奶粉”廣告標榜有幾十道檢驗,雙匯也標榜自己有“十八道檢測”,結果呢?事實給所謂的“檢測”作出了最好的注解。

  12月4日,山西省農(nóng)業(yè)廳宣布調查和檢驗檢測工作全面完成,所檢項目符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也就是說,他們認定,粟海集團的速成白羽雞安全。但質疑聲立即響起一片??陀^地說,這個結論要讓消費者完全認可,恐怕很難。首先,此次檢測是由粟海集團主動提供樣本、要求檢測的,這些樣本與實際有無偏差,也不好界定。

  而按照農(nóng)業(yè)部的規(guī)定,對雞的殘留物檢測共有8種,而此次山西檢測的只有4種殘留物,為何不按指標要求全部檢測呢?僅憑部分檢測就能得出安全合格的結論嗎?而針對檢測的4種殘留物還發(fā)現(xiàn),在送檢的4種殘留物中,有2種根本不是指定的檢測指標。也就是說,有效的指標檢測實際只有2種,這能算是“安全合格”嗎?

  還記得“瘦肉精”、“毒奶粉”、“毒饅頭”、“地溝油”事件的人肯定會知道,安全檢測中對指標的設定,往往低于安全指數(shù)。今天的“速成雞”中,有沒有潛伏著另一種“三聚氰氨”呢?標準的滯后和監(jiān)管缺位,既縱容了企業(yè),也忽悠了社會民眾,出現(xiàn)一次“速成雞”事件或許不可怕,怕就怕還有“瘦肉雞”、“三聚氰胺雞” 。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 簡單生活123    時間: 2012-12-14 12:10
{:5_296:}
作者: balu    時間: 2012-12-14 14:34
不知所云。
就好象一些飯店承諾告示:“本店決不使用添加劑”,我就不明白:他不用食鹽、味精么?
禁止使用添加劑?
那添加劑是什么?僅僅是瘦肉精、三聚氰胺、抗生素?
多維、多礦都不用?氨基酸也不用?
作者: gbmmr    時間: 2012-12-14 15:18
從一個無知的記者開始,一群自以為是的假道士跟風拍磚!
作者: lmstdd    時間: 2012-12-14 16:01
盧老師言之有理,謊言千遍便是真實!
林彪、葉群的從者!
食品安全是重要,可是也不能沒有分清事實就上中央臺的,難道是大忽悠?
眾多的跟隨者是盲從!

作者: dds680620    時間: 2012-12-16 07:46
記者是無知,但也揭開了肉雞養(yǎng)殖的問題,我已多年不吃肉雞了,讓那些不是盲從的人每天吃幾只雞肝試試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