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羊場育肥三技術 [打印本頁]

作者: 山東-羊業(yè)    時間: 2013-5-21 13:42
標題: 羊場育肥三技術
  凡組織育肥的羊,在斷奶時間公母羊要驅蟲,公羊還要去勢。秋后再驅蟲一次。驅蟲藥有硝氯酚、硫雙二氯酚、丙硫咪唑等,這些藥按每公斤體重分別為4mg、35—75mg、2.5—3mg,口服。育肥辦法分放牧,補飼和舍飼三種:
  一是放牧育肥。這是我國當前羊育肥的傳統游蕩辦法。它是使用天然牧場、人工牧場和秋茬地放牧、抓膘的一種育肥方法。羊只來歷,一是大羊,包含篩選公母種羊,兩年未孕的空懷母羊和有胸部炎的羊;二是羔羊,首要是斷奶后非后備公羊和篩選的后備母羊。如新疆常將早春產的細毛小羊于3日齡斷奶后即組群放牧,每日在天然牧場放牧8小時以上,不補料于6月令屠宰,活重平均達35—78kg,屠宰率45.1%。
  二是放牧加補料育肥。它指放牧與舍飼的一種育肥方法,即在放牧的基礎上,一起補飼一些精飼料或進入枯草期后轉入舍飼育肥,這種方法也可采納牧。農區(qū)聯系的方法,前段在牧區(qū)后段到農區(qū)舍飼。育肥期通常在30—40d即可上市。育肥羊的來歷:一是羔羊。通常指當年羔羊放牧育肥后,入冬前達不到屠宰體重的羊;二是大羊,指牧草出產時節(jié)較好時決定要篩選的成年羊。實踐證明,這種育肥方法要根據牧草成長狀況和羊只采食狀況,采納分批舍飼與上市的方法,作用較好。
  三是舍飼育肥。這是依照飼養(yǎng)標準制造日糧并以較短的育肥期和恰當的投入取得羊肉的一種育期方法。育肥羊來歷:一是羔羊,包含各個成長期的羔羊,是舍飼羊的主體。二是大羊,首要來自放牧育肥羊群,通常是認定能趕快到達上市體重的羊。舍飼育肥要充分使用農作物稈秸、干草及農副產品。但其精料可占到日糧的45%—60%,其配方:整粒玉米83%,豆餅(花生餅)15%,石灰石粉1.4%,食鹽0.5%,維生素和微量元素0.1%,若無豆餅、花生餅可用10%的魚粉替代,一起將玉米的份額調到88%。
  文章來源:羊e網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