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關于對品管工作的幾點思考 [打印本頁]

作者: 007畜牧    時間: 2013-10-14 10:03
標題: 關于對品管工作的幾點思考
   (, 下載次數: 0)
     導讀:關于對品管工作的幾點思考,一直從事品管工作,也時常在思考,想弄清楚、理明白這個工作的意義所在,我認為品管工作要順利、有效開展且能夠讓人認為有所意義,然則品管工作繁、雜、重復性強,如何在日復一日中準確定位該項工作的意義?我認為首先要在思想上解決對品管工作的認知,品管工作實質上是起到一個信息收集與反饋、過程監(jiān)督、生產經營預警的作用,二、日?;A工作,準確到具體開展的日常工作方面,更多的則是對員工思
 ?。ㄙe陽通威飼料有限公司品管部屈波)
  幾年來,一直從事品管工作。幾年來,也時常在思考,想弄清楚、理明白這個工作的意義所在。在這個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模糊的概念,或者說是個人感悟也可,但總是不能有效歸納,形不成成熟的個人經驗。不過就個人而言,我認為品管工作要順利、有效開展且能夠讓人認為有所意義,需在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首先是定位問題
  產品質量是企業(yè)的生命,而質量則與品管休戚相關,然則品管工作繁、雜、重復性強。如何在日復一日中準確定位該項工作的意義?我認為首先要在思想上解決對品管工作的認知,也就是要搞清楚品管系統(tǒng)信奉的“馬列主義”是什么,從一開始就要建立起正確的信仰。更要跳出品管這個狹窄的圈子來考慮問題,就公司層面而言,經銷商、養(yǎng)殖戶、豬雞鴨魚及其消費者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就公司內部而言,原料、生產、技術、市場板塊又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從這兩個層級關系來看,品管工作實質上是起到一個信息收集與反饋、過程監(jiān)督、生產經營預警的作用,扮演著將一條條線索理清和中轉執(zhí)行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日?;A工作
  準確到具體開展的日常工作方面,重中之重是要建立幾個方面的基礎: 其一、標準收集。包括企業(yè)標準制訂與報備、行業(yè)管理規(guī)范、國家主管部門管理規(guī)定等方面的內容;
  其二、對外溝通與協(xié)調。這其中包括飼料主管部門的日常溝通協(xié)調、與公司客戶的溝通與協(xié)調;
  第三、過程控制。即從原料到產品實現的全過程管控,包括原材料接收與使用、產品實現過程工藝參數的制訂與執(zhí)行、產品效果收集與反饋等。
  第四、配方傳遞。一個產品成功與否,除原料質量、加工工藝等客觀因素外,如何確保配方及時、有效、準確傳遞執(zhí)行,這也是產品是否會成功的主要原因; 第五、養(yǎng)殖效果收集分析。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養(yǎng)殖效果收集不光是自己的產品,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對手的動向,搞清楚他們的動作,才能更好的武裝自己。為公司決策做好參謀,下好生產經營這盤棋。
  三、人員培訓
  培訓我們時時在做,但究竟是為了培訓而培訓還是有極強的目的性、引導性?可能很多時候我們做為培訓者都不太明白。實際上,我認為培訓除了要普及基礎知識外,更多的則是對員工思考解決問題方面的培訓。特別是在對待新人培訓方面,如何做到能讓他們認為工作有價值,在重復性的工作中不原地踏步、不產生審美疲勞,保持飽滿的激情和旺盛的戰(zhàn)斗力?這才是培訓最根本和核心的東西,總之是要在培訓中進步。
  培訓的形式有很多種,有常規(guī)的開會培訓、現場培訓等。在工作中發(fā)現問題時立即培訓,在有具體事例的情況下,就事延展、發(fā)散思維,這樣達到的效果會更加深刻、生動和易懂,更易讓人接受。比如我常和車間質檢現場交流時,常談起原料粉碎細度的重要性。這不僅僅是強調公司執(zhí)行標準是多少?還要激發(fā)他的分析力,細度達不到標準的原因:機器設備、原料物理性狀、水分脂肪含量等等因素;對后繼工序如調制制粒、粉料篩分與處理、產品光潔度、含粉率、耐水性、動物消化吸收的影響等等,在這過程中也完成了他們對動物營養(yǎng)方面的基本認知。細度過高對生產成本影響、機器設備損耗、產品外觀變化對市場的影響等等,如
  何盡可能做到產品質量始終穩(wěn)定如一。
  關于培訓,我們不是授人以魚,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漁,教會思考的方法比直接告訴他如何做更重要。填鴨式的教育在我們的職業(yè)培訓中要慢慢減少直至消失,在更高層次上全盤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強。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像是遠處的一盞燈,在黑暗中給出一點光亮,引導其行進的正確方向,最終養(yǎng)成善于通盤考慮問題的能力。
  四、關于創(chuàng)新
  談創(chuàng)新,很多品管人第一反應總是一副與我無關的表情??傆X得品管工作與創(chuàng)新無關,從而缺乏思考與發(fā)現,漸漸的就淪為機械式重復工作。往往出現從業(yè)五年、十年和一年、兩年的相比起來,業(yè)務水平和認知能力都沒有實質性提高。時間一長,人沒有激情不說,對待工作的責任心也會大打折扣,這樣一正一負相抵消,反而產生了負面效果。我認為這也是品管系統(tǒng)基層員工流動性大的重要原因: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所在,摸不清自己的價值所在,沒有成就感。因而在日常管理中,除了要教人基本技能外,還要在發(fā)現與創(chuàng)新上面引導我們的員工,如何站在更高的角度尋找所有基礎數據中的內在聯系。將我們日常所見的、常常忽略的東西匯總、分析,發(fā)現規(guī)律,為生產經營提供支持。就創(chuàng)新而言,我認為它的內涵有很多,僅就談一些個人的淺顯認識:
  第一是人員考核的創(chuàng)新。除了考試,我們還有很多方式。比如現場考察、突擊考察等等。在沒有精心準備下的考核,往往反映出來卻是員工的真實水平。
  第二是基于海量基礎數據分析的創(chuàng)新。比如說作為化驗員,我們如何在匯集一年、兩年數據的基礎上,將實驗結果與實物對照,熟練把握原料、成品品質,從而可以通過外觀就能評判一個原料或成品的質量好壞,這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
  作為原料質檢員,每天接觸不同廠家不同原料,如何有意識的在長期的工作中收集、分析同種原料不同廠家內在質量優(yōu)劣?比如菜粕、豆粕,除了重點把握它的蛋白和蛋白溶解度以外,是否有意識的考慮其脂肪殘留的高低,通過一系列的基礎數據來對比不同廠家原料內在性價比的高低。在原料感官質量、蛋白水平、價格相當的情況下,如果一個廠家的脂肪含量比另外的高出0.5個百分點,它的性價比和最終飼養(yǎng)效果與低的相比較肯定是有所差異的。通過此類分析結果,也可以協(xié)調原料采購和生產使用,從而給公司創(chuàng)造更高的隱形價值,這也是工作創(chuàng)新的一種表現。
  又比如,在產品配方的日常管理方面,通過學習不同季節(jié)、不同飼喂階段、不同飼喂品種的不同配方。經過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的積累,遵循這個軌跡,或多或少可以看得出配方制定的基本思路,從而豐富我們自己飼料營養(yǎng)方面的知識,為更好的掌握飼料產品特性打下基礎,從另一方面講也拓寬了我們的視野,提高了專業(yè)知識面。
  總而言之,品管工作的意義不僅僅是以上幾點,工作的有效授權、過程跟蹤管理、組織協(xié)調等方面同樣重要。僅就談一談自己一點淺顯的認識,權作拋磚引玉,讓更多的前輩、專家來為我們傳道授業(yè)解惑。


該貼已經同步到 007畜牧的微博
作者: cgh8406    時間: 2013-10-14 15:07
樓主關于品管八卦圖的提法,個人有些不同的意見,跟樓主分享一下。
對于品管的工作,個人以為以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兩個概念做為陰陽極是不合適的,質量控制是保證的手段,它是結果。請見朱蘭博士的質量三部曲理解,個人以為質量保證換成質量改進會比較好點。
另外,對于品管的工作,定位很重要,而概念的含義又取決于品管工作在公司中的重要性,這個是前提。傳統(tǒng)的飼料品管工作是始于原材料進廠,終于產品到客戶家里被使用整個過程的質量控制工作,其中大部分以數據搜集,生產過程監(jiān)管與簡單的一些市場投訴處理等工作。我們采用先進的質量管控工具,分析數據,提出解決措施,結果是可以成為飼料質量工程師,現在這個行業(yè)此崗位被用到的很少,所以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個人以為現在的品管,需重新定位了?,F在講究的是綜合創(chuàng)新,特別是觀念,除了應具備質量工程師頭腦的同時,還應該讓自己擁有經營性的頭腦,參與公司的經營決策,提出建議,更好的為市場、客戶服務!
作者: 007畜牧    時間: 2013-10-14 15:45
cgh8406 發(fā)表于 2013-10-14 15:07
樓主關于品管八卦圖的提法,個人有些不同的意見,跟樓主分享一下。
對于品管的工作,個人以為以質量控制和 ...

我雖然欣賞你的觀點,但是不怎么贊同將保證改為 改進,改進是凌駕與保證和控制至之上的,換句話說改進是基礎之上的東西,我們中國的東西保證都做不好,何來改進呢?當然我并不是不強調改進是主要的,只有改進才能不斷完善的。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扎扎實實的基礎
作者: jujukee    時間: 2013-10-14 21:57
只有改進才能不斷完善的。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扎扎實實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