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六馬精細標準養(yǎng)豬模式05-15
[打印本頁]
作者:
xmrlt
時間:
2006-8-22 15:48
標題:
六馬精細標準養(yǎng)豬模式05-15
此主題相關文件
154715.doc
作者:
ljj0254
時間:
2008-3-14 10:49
文不對題,:haqian: :haqian: ?。。?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ddgs500
時間:
2008-3-15 22:07
規(guī)?;B(yǎng)豬與生態(tài)環(huán)境若干實用技術的研討 段誠中 (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66) 中國分類號: 文獻標識: 文章編號: 摘要:本文從生態(tài)環(huán)境角度,就規(guī)模化豬場生產實踐中涉及到的豬場的選址、布局,豬舍及舍內設施,種群及飼養(yǎng)管理,防疫等一些值得關注或易忽視的若干細節(jié)技術問題進行研討。 Abstract: From the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view, some issues and technical details in large pig farm production, such as farm site se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pig pens and facilities, breeding pig group, pig feeding and management, epidemic disease prevention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se points deserve more concerns or may be easily ignored. 關鍵詞:規(guī)?;B(yǎng)豬;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用技術 Key words: large pig farm production, biological environment, practical technology 我國規(guī)?;B(yǎng)豬處于迅速發(fā)展階段,本文從生態(tài)環(huán)境角度就規(guī)?;i場生產實踐中一些值得關注的或易忽視的若干細節(jié)技術問題進行研討。 傳統(tǒng)上,豬場的選址多注意避開周圍環(huán)境對養(yǎng)豬生產不利的影響,例如,避開人類在豬場附近的頻繁活動、噪聲,工業(yè)塵埃及廢氣等,選擇地勢高燥、背風向陽、水質好、交通便利等條件。但就豬場本身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往往考慮不足。豬場對周圍環(huán)境帶來的生物、化學和物理性的污染及危害不容低估,如豬犧帶的人畜共患傳染病;豬場排泄物中的二氧化硫、氨氣等臭味;排泄物中存留的大量氮、磷、重金屬、藥殘等對土地、水源和空氣的污染;豬喂食及受驚時發(fā)出的噪音等。從規(guī)?;B(yǎng)殖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必須考慮豬場對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尋求人類生存和養(yǎng)豬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和諧共處,探索養(yǎng)豬業(yè)與整個大農業(yè),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模式。 一. 豬場的選址布局、設計 1. 選址:豬場的選址布局要充分考慮周邊的農業(yè)生產狀況,為糞污找出路,力求實現種養(yǎng)平衡、養(yǎng)豬業(yè)與農業(yè)的良性循環(huán)。不同地區(qū)的土地類型和種植結構不同,需肥量也有所不同,超過耐受量則易造成污染,另行處理要增加成本。德國等歐盟國家規(guī)定每公頃土地豬的最大飼養(yǎng)量為9~17頭。農業(yè)上,瓜果、蔬菜、牧草、花卉及經濟作物區(qū)需肥量大,可作為選址設場的重要因素。單個豬場的規(guī)模不宜過大,豬場與豬場間的布局不應過密。 2. 糞棚與尿污池:豬場若設在生產季節(jié)強的農區(qū),為保證豬場的糞污能全部還田,可建立能夠貯存半年以上的糞棚、尿污水池(或沼氣池),以便施肥季節(jié)供農田使用。非施肥季節(jié)儲存發(fā)酵,還可利用沼氣。此設計看來一次性投資略多一些,但節(jié)省了糞污處理的日常開支,有利于生態(tài)循環(huán)。此外,還需強調的是豬的干糞和尿污水一定要“干稀”分離,豬糞經發(fā)酵是優(yōu)質有機肥,若經加工可作為商品有機肥出售,尿污經處理達標后可灌溉農田和池塘養(yǎng)魚。 3. 綠化:我國人多地少,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是建場必須考慮的因素,盡管如此,從防疫及生態(tài)角度應避免豬舍間距過密,豬舍間距一般應為豬舍建筑檐高的3~5倍,綠化面積應不低于豬場總面積的50%。值得提出的是,豬舍間距的土地及綠化面積,可種植青綠飼料,不會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 二. 豬舍及舍內設施 1. 控溫:冬季保溫、夏季降溫是豬舍建筑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首先,要選擇保溫性能好的建筑材料;窗戶關閉要嚴密;產仔舍及仔豬培育豬舍一定要“吊頂”;常見的熱水、蒸汽、電能等多種采暖設備中,以鼓熱風設備較好,在保溫的同時,可增加新鮮空氣,保持舍內干燥環(huán)境。夏季降溫方式很多,有濕簾、噴霧抽風、豬頭部滴注等方式。實踐中采用屋頂噴水霧、舍內吊扇加速氣體交流的方式比較投資較少、簡單實用,能使舍內溫度下降3~6℃,舍內濕度不大。 2. 飲水:自動飲水在規(guī)模豬場已經普及,仔細觀察,特別是母豬限位欄,因自動飲水器安裝位置不當或水壓過大、漏水等多種原因,余水污染豬床地面的現象十分普遍,這不僅增加了舍內的濕度,也直接污染豬體。解決辦法是舍外設減壓飲水池,以免飲水噴射;飲水器位置與豬咀筒呈一條直線;飲水器下方設漏縫地板,余水不滯留地面;或飲水器下方設一橫向淺溝,將余水引流出欄;市面上鴨咀式、碗式飲水器較普遍,選碗式較好。 3. 漏縫地板:比較強化塑料、圓鋼、金屬編織網、鋼筋混凝土等地板,以鑄鐵漏縫地板應用較為普遍。其特點是堅固耐用,成本較低,存在的問題是相當一部分豬場的鑄鐵漏縫地板不符合要求,漏縫間距太小,易造成糞渣堵塞,間距過大,易卡住豬蹄。更嚴重的是鑄鐵表面粗糙,光潔度不夠,存有沙粒狀的銳物,易劃傷豬蹄的底部。仔豬吮母乳,由膝部著力,因鑄件粗糙,可導致群體性的仔豬膝部外皮增生或關節(jié)化膿。母豬非哺乳階段奶頭松弛,易落入地板縫隙中,當乳房、奶頭膨脹哺乳時,猛的站起,奶頭從卡在粗糙銳利的地板縫中拔出,易造成外傷,嚴重時奶頭被拔掉。所以,一定要選購標準化的鑄件,光潔度要好。國外已采用金屬構件外鍍強化塑料的漏縫地板,國內已開始生產,可試用。 4. 尿溝:尿溝要有1.0%以上的坡度,尿溝的底部要求光滑,最好溝底鋪上瓷磚,可大幅度減少沖水量,降低勞動強度。若是舍外尿溝,應與屋檐下的雨水溝分離,雨水不允許進入污水池,以減少治污費用。 5. 圈墻死角:水泥圈欄與地面多是垂直角度,圈內四個角落易形成藏污納穢的死角,如果圈墻與地面交角改呈弧形,則易清潔掃凈。房屋立柱應設在圈欄外,避免增加圈內死角。 三. 種群及飼養(yǎng)管理 1. 引種:為保持豬群優(yōu)良血緣結構,豬場從國內外引種是必要的。應特別重視避免引種帶來新的傳染病,否則將為此付出巨大代價。絕不要輕信出售種豬單位的保證與證明。一定要請有資質的單位在隔離區(qū)進行檢疫,隔離時間要充分,直到獸醫(yī)專業(yè)技術人員放心才能合群。 2. 種群:保持場內優(yōu)質、健康、生產性能高的豬的種群十分重要,對個體豬而言,其余豬群是密切的環(huán)境因素。所以,豬場應多留后備豬,通過種質性能測定加以精選,加大選擇強度。此外,還要加大淘汰有損征、生產性能低、患病種豬的力度。特別是對傳染性強、危害大,以及治療成本高,患慢性病的豬,要堅決淘汰,提高豬群整體健康狀況。豬場年更新率應達25%或30%以上。加快更新率要增加成本,一些企業(yè)有所顧慮,但與豬場保持最良好的種群,提高綜合效益比較,是值得而必須的。 3. 營養(yǎng)與飼養(yǎng):規(guī)?;i場多能按照標準配制日糧,實行標準化飼養(yǎng)。但這還不夠,因為此觀念的飼養(yǎng)目標是使豬的生產性能達到最高水平,而沒有充分考慮營養(yǎng)物質過剩及污染環(huán)境問題。現代養(yǎng)豬提倡通過營養(yǎng)調控進一步提高動物對飼料的利用率,減少飼料原料的浪費,并降低對環(huán)境的污染。主要措施包括降低日糧中以氮和磷為主的營養(yǎng)物質濃度;提高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利用;合理使用添加物;改變飼養(yǎng)管理;有的豬場已應用理想蛋白的原理配制豬的日糧,在降低蛋白質濃度同時,補充氨基酸;使用植酸酶提高飼料磷的吸收,降低排磷量;使用沸石、甜菜糖漿、兒茶素、絲蘭屬植物類添加劑減少臭味污染;添加甘露寡糖取代部分抗生素;采用有機態(tài)的生物復合微量元素取代無機態(tài)的微量元素添加劑;飼養(yǎng)上采用分階段或分類型飼喂法、濕喂等減少污染的綜合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4. 水質:取地下水給豬飲用的場居多,部分場在建設初期曾抽樣檢測過水質,達標后就放心長期使用。地下水的水質不是一成不變的,水源受污染的情況是動態(tài)的,所以應定期檢測。檢測水質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保障豬的飲水安全,另一方面可了解豬場污染地下水源的可能。 四. 防疫 1. 消毒:豬的疾病控制不住,可能成為規(guī)?;i場的首席殺手,還會影響人類健康;所以,預防性消毒應列為重要日程;消毒之前應徹底清掃,洗刷圈舍,清除糞便、穢物,減少病源微生物數量。豬舍消毒方式較多,但以選用化學消毒劑居多。常采用手壓,或機械的方法噴霧消毒。實踐中應特別注意噴出的消毒液霧珠的直徑、大小,應控制在80~120μm以下。霧珠直徑過大,消毒液噴灑附著在圈舍及設施的表面,其背面及縫隙處易形成空白區(qū),達不到全面、徹底消毒的目的。所以,消毒器械的選擇十分重要,噴出的消毒劑霧珠越細越好,最好使豬舍內呈濃霧狀,這樣消毒液體才能充滿舍內空間,全面附著、浸透圈舍各個角落,包括器械設施背面、縫隙處,達到消毒目的。此外,針對場內疫病情況,可選擇1~2種或2~3種藥物交叉消毒;有的場密封豬舍,用福爾馬林、高錳酸鉀熏蒸的方法消毒,效果更好。 2. 免疫接種: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是關鍵問題,各場的情況不同,不可能有一個通用的標準程序。場內技術人員,應根據疫苗的特性選擇疫苗種類,制定免疫次數、間隔時間和接種途徑,提高保護率。有技術力量及相應條件的豬場,也可與科研單位、院校合作,針對某些豬病,用地方菌株研制針對性滅活菌苗進行防治。如四川幾個大型規(guī)模化豬場,與四川農業(yè)大學合作,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仔豬黃痢、白痢的發(fā)病率分別為46%、40%;經分離及血清型鑒定,確定了致病流行的主要血清型大腸桿菌,然后用此地方菌珠研制的大腸桿菌多價滅活疫苗進行免疫接種,使該病的發(fā)病率下降到10%以下。 3. 藥敏試驗:不少豬場獸醫(yī)靠臨床、流行病學和病理學診斷,憑經驗用藥,用藥量倍增,治療效果不一定好,還可能導致藥物浪費,增加成本,污染環(huán)境。建議豬場開展藥敏區(qū)系調查,進行藥敏試驗,制訂用藥指南,為科學用藥提供依據,減抗菌素的使用量,降低用藥成本。例如,四川在幾個大型豬場,用16種抗菌藥物標準品及自制藥敏紙片,對分離的大腸桿菌菌珠和沙門氏桿菌進行藥敏試驗,結果表明,大腸桿菌對硫酸新霉素、頭孢唑啉、恩諾沙星、諾氟沙星等高度敏感;而沙門氏桿菌則對新霉素、磺胺、慶大霉素、妥布霉素最為敏感。分離的大腸桿菌和沙門氏桿菌菌珠對多種藥物具有耐藥性,并主要表現為多重耐藥性。根據藥敏區(qū)調查,試驗結果,制定針對不同規(guī)模場的用藥指南,不僅療效好,用藥成本降低30%以上。
作者:
ddgs500
時間:
2008-3-15 22:08
樓主,你這和六馬內容沒關系啊
作者:
huhongj0723
時間:
2009-10-15 14:34
你這根本就不對。
作者:
317420320
時間:
2009-10-15 21:00
還好還好,沒有下載,這年頭賺點錢不容易
作者:
孤崖
時間:
2009-10-17 09:11
kankanqui..........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