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英國培育出抗非洲豬瘟的豬只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編輯    時間: 2015-7-1 09:29
標題: 英國培育出抗非洲豬瘟的豬只

(, 下載次數(shù): 125)


  愛丁堡大學羅斯林研究院正在培育帶有疣豬基因的豬只,此種基因可以抵抗非洲豬瘟的感染。

  據《衛(wèi)報》報道,培育的這種豬其仔豬自出生就具有抵御非洲豬瘟感染的性能,這是英國培育出的首批具商業(yè)可行性的轉基因動物。

  愛丁堡大學羅斯林研究院主任Whitelaw教授稱,人們是不會食用口鼻發(fā)亮的動物的,因此經過基因改造的仔豬應該看起來完全正常和健康。這些仔豬出生在愛丁堡外的一個與外界隔絕的養(yǎng)殖場。

  5-10年內投放市場

  這些抗非洲豬瘟的豬和其他經過基因改造,對豬流感和豬繁殖和呼吸障礙綜合征(PRRS)具有免疫力的豬只放在一起飼養(yǎng)。Whitelaw認為,這些豬可能在5-10年內投放市場。

  無抗生素抗性基因

  Whitelaw稱,所取得的突破是“超精密”基因編輯工具的開發(fā),它所帶來的變化與自然的突變很難區(qū)分。新的技術也解決了過去轉基因所面臨的3大阻礙因素:

  1.使用病毒將基因變化攜帶至豬的細胞

  2.在基因改造過程中使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人們普遍認為這會對環(huán)境構成威脅

  3.克隆的必要性。

  Whitelaw說:“不用標志基因,沒有載體。”“人們絕對不會食用有會發(fā)光口鼻的動物的。”Whitelaw認為,從福祉方面看,培育抗病性的動物比僅僅培育體型巨大的、肥碩的動物更容易讓大眾接受。

  農戶歡迎

  農戶們也歡迎專注于抗病性的研究,因為和體型以及繁殖能力不同,使用傳統(tǒng)的動物培育出對新型疾病的抗病性能是不可能的。Whitelaw說,在最近的一次關于非洲豬瘟試驗的行業(yè)講座中,一位立陶宛的養(yǎng)殖戶對他提出了第一個問題:“我在哪里可以得到這些豬呢?”“農戶已經準備好了。”

  試驗預計在今年夏天晚些時候進行;試驗內容包括將12頭經過“基因編輯”的豬與12頭一般的豬暴露于包含病毒的環(huán)境中;測定兩組豬的死亡率和病毒傳播速率,目的是評估是否經過基因改造的豬抗病毒性能更好。

  選定受精卵,用分子剪刀去剪靶位(這里指的是一種叫作RELA的免疫基因)的豬基因組,這就是基因編輯技術的工作原理。豬細胞的自然修復過程引入一個小錯誤,使得豬的基因比正常的基因活躍度降低,形成一種更為溫和的免疫反應,這種反應和疣豬的反應類似。科學家認為這種反應會使豬對非洲豬瘟產生抗性,因為疾病使豬的免疫系統(tǒng)進入了緊張工作的狀態(tài)。

  科學家同時培育出了具有疣豬相同基因的生豬,并在進行第二次試驗之前(明年進行)將其中的3頭豬納入了一個育種計劃。

  來源:國際畜牧網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15-7-1 22:53
轉基因,最后還是到動物上來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