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奶牛場的繁殖技術
[打印本頁]
作者:
xingwangyaoye
時間:
2017-3-29 11:30
標題:
奶牛場的繁殖技術
1.制定牛群的繁殖指標
518養(yǎng)殖信息網(wǎng)訊:編制繁殖計劃,首先要確定繁殖指標。最理想的繁殖率應達100%,產犢間隔為12個月,但這是不易辦到的。所以,實際生產中繁殖率不低于85%,產犢間隔不超過13個月。
常用的衡量繁殖力的指標有:年總受胎率≥85%,計算公式:年總受胎率=年受胎母牛頭數(shù)/年配種母牛頭數(shù)×100%年情期受胎率≥50%,計算公式:年情期受胎率=年受胎母牛頭數(shù)/年輸精總情期數(shù)×100%年平均胎間距≤400天,計算公式:年平均胎間跑=∑胎間距/頭數(shù)年繁殖率≤85%,計算公式:年繁殖率=年產犢母牛數(shù)/年可繁母牛數(shù)×100%
2.制定繁殖、配種計劃
518養(yǎng)殖信息網(wǎng)訊:繁殖是奶牛生產中聯(lián)系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樞紐。繁殖與產奶關系極為密切,為了增加產奶收入和增殖犢牛的收入,必須做好繁殖計劃。牛群繁殖計劃是按預期要求,使母牛適時配種、分娩的一項措施,又是編制牛群周轉計劃的重要依據(jù)。
編制配種分娩計劃,不能單從自然生產規(guī)律出發(fā),配種多少就分娩多少;而應在全面研究牛群生產規(guī)律和經(jīng)濟要求的基礎上,搞好選種選配,根據(jù)開始繁殖年齡、妊娠期、產犢間隔、生產方向、生產任務、飼料供應、畜舍設備以及飼養(yǎng)管理水平等條件,確定牛只的大批配種分娩時間和頭數(shù),才能編制配種分娩計劃。
母牛的繁殖特點為全年散發(fā)性交配和分娩,季節(jié)性特點不明顯。所謂的按計劃控制產犢,就是把母牛的分娩時間安排到最適宜產奶的季節(jié),有利于提高生產性能。(518養(yǎng)殖技術網(wǎng))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