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豬的行為特性 [打印本頁]

作者: ouzhao    時間: 2006-9-22 17:10
標題: 豬的行為特性

此主題相關文件 171043.rar

作者: 姜鋒    時間: 2006-9-22 20:38
標題: re:研究豬的行為,通過行為的研究養(yǎng)豬,是一個...
研究豬的行為,通過行為的研究養(yǎng)豬,是一個很好的養(yǎng)豬方向,希望大家多交流交流
作者: sxz360    時間: 2006-9-22 21:10
標題: re:[em37]謝謝了
謝謝了

作者: zhenjun001    時間: 2006-9-22 23:09
標題: re:xie xie 了 這個值得細細的琢磨...
xie xie 了 這個值得細細的琢磨 我們本來就是啞醫(yī)
作者: 流星宇    時間: 2006-9-23 18:22
標題: re:謝謝,正在找這方面的資料
謝謝,正在找這方面的資料
作者: fmjyxiong    時間: 2006-9-24 20:46
標題: re:謝謝樓主[em26]
謝謝樓主
作者: 小飯    時間: 2006-9-29 00:06
標題: re:謝謝[em06]
謝謝
作者: broiler    時間: 2006-9-29 14:04
標題: re:謝謝[em26]
謝謝
作者: 吉星高照    時間: 2006-9-29 20:22
標題: re:[em17][em33][em20]

作者: tgfqyd    時間: 2006-12-27 14:50
標題: re:應該是很好的文章,看看先
應該是很好的文章,看看先
作者: 和興    時間: 2008-9-6 11:39
(一)吸吮行為

      仔豬在出生后約半小時就知道尋找母豬乳頭吸吮母乳。吸吮行為與觸覺行為、嗅覺行為、聽覺行為以及印記行為一塊組成豬只最初的吮乳行為。該行為有強烈的方位感。因此,初生仔豬一經(jīng)吸吮乳頭(產(chǎn)后6小時內),將長期不會忘記這個乳頭。利用這一行為特點可以按強弱大小、乳頭前后,在首次吸吮時固定乳頭,以期獲得好的整齊度,反之將引發(fā)1-2天的吮乳爭斗,影響仔豬生長。利用這一行為可用奶瓶為缺乳仔豬哺食人工乳。

      吸吮行為是本能行為(instructive behavior),隨著豬只的成長會慢慢淡忘,但是在環(huán)境不良情況下,又會在斷奶后記憶中出現(xiàn),如吮耳、吮尾、吮血等。(見反常與病態(tài)行為)

      (二)攝食行為

      豬的攝食行為與豬的生長發(fā)育,個體健康息息相關,豬是雜食動物,仔豬階段尤喜甜食;粒料與粉料比,愛吃粒料;干料與濕料比,愛吃濕料。野外自然條件下,豬一天采食4-6次,夜間1-3次,但在狩獵期,豬會將采食全部集中在夜間進行;在人工飼養(yǎng)自由采食條件下,每次采食15-25分鐘,并能充分體現(xiàn)其個性與嗜好,若飼料按蛋白料、能量料、微量成份料分別放置,豬只會自己平衡日糧,知道什么料該吃多少,豬的這種智力表現(xiàn)稱為“營養(yǎng)智慧”;若采用限食,豬只每次采食時間會大為減少,約10-15分鐘,采食速度加快,采食爭斗增多。群養(yǎng)比單養(yǎng)吃得快,吃得多,但豬的采食是有節(jié)制的,因此一般不會出現(xiàn)象馬牛那樣因進食過多導致的胃擴張。

      豬在采食時常發(fā)生伴隨行為。例如在采食的同時,喜歡用鼻吻端拱土或拱料。因此,在設計料槽時,應不留直角,避免飼料浪費,并可在欄內放置深層干凈的細紅土,以滿足拱土的天性;豬在采食過程中還伴隨飲水行為,飲水的量與次數(shù)隨豬的種類、氣溫、食物性質有很大差別,但是在攝食過程中,供應充足的飲水是無可置疑的,許多豬采食結束后,會伴隨排泄行為,所以可在采食后將豬趕往排泄處排泄,并形成有益的條件反射,這樣對保持欄內干燥衛(wèi)生十分有利。

      (三)體溫調節(jié)行為

      豬是恒溫動物,在適宜溫度下,靠熱傳導、熱輻射、熱蒸發(fā)以及空氣對流進行散熱調節(jié),靠自我調節(jié)的攝食量調節(jié)產(chǎn)熱。現(xiàn)代基因型的豬,背膘趨薄,但既不耐寒,又不耐熱,盡管隨年齡的增長,耐寒力會有所提高。

      豬的表皮層較薄,被毛稀疏,在炎熱環(huán)境下,能吸收大量的熱輻射,環(huán)境的高溫容易傳導豬體內;豬的汗腺甚少,在高溫環(huán)境中蒸發(fā)散熱能力差,故小豬與大豬均怕熱,尤其是肥豬。

      在高溫環(huán)境中豬的體溫調節(jié)行為表現(xiàn)喜臥少動、呼吸加快,張口呼吸(即熱性喘息,通過呼出氣體來蒸發(fā)散熱)、尋找泥水糞尿水打滾等,并不時將身體潮濕的一面朝向空氣中,將鼻孔對著空氣流動的一方以利散熱。若強行在烈日或高溫下驅趕,豬會加快熱性喘息,發(fā)生痛苦的呼嚕聲或嘶叫,還發(fā)生自我保護性的跛行(減少行動,減少產(chǎn)熱),若仍不能調節(jié)與穩(wěn)定體溫,會發(fā)生日射病或熱射?。ㄖ惺睿⒔K因肺水腫、心衰、腦水腫而死亡。減少熱應激對豬的傷害是豬場度夏的重要任務。

      在低溫環(huán)境里,新生仔豬的反應最明顯。仔豬將四肢卷縮在腹下,以將冰冷的地面與薄皮的腹部隔開,并相互擠堆取暖,出現(xiàn)持續(xù)性肌纖維的震顫以增加產(chǎn)熱。低溫應激會使仔豬抵抗力明顯下降,極易發(fā)生各種繼發(fā)性感染,如腸炎、肺炎、各種傳染病等。

      (四)自潔行為

      豬是有高度自潔行為的動物。自然條件下,野豬從不在窩邊排糞尿,以規(guī)避猛獸;家豬仍保留這一遺傳特征,人們可利用這一行為維護圈面的干凈干燥。

      豬一般在采食后,飲水或起臥時容易排糞尿,多選擇圈內墻角,有水源,低濕的地方作為排泄點。采食后約5分鐘左右排糞1-2次,多到3-4次,常常是先排尿后排糞,而在兩次采食的間隔時間內一般只排尿,夜間排糞2-3次,以早晨排糞尿量最大。熱應激可使排泄次數(shù)增多。

      豬的自潔行為還表現(xiàn)在可利用的棱角來清潔頭面部,以及軀體部皮膚上的脫屑與異物;在適宜的溫度下,會主動尋找水源來清潔皮膚。

      環(huán)境對自潔行為有重大影響,當密度過大、炎熱、圈面潮濕骯臟、騷動應激等都會使自潔行為紊亂。

      (五)修飾行為

      豬會主動清潔皮膚的行為也是一種修飾行為,此外豬還會用后蹄拭擦所能及的部位;在趴臥時,通過個體間的相互擦拭達到修飾皮毛的目的,同時也維系了個體間的社群關系。豬患病時,停止修飾行為,不拭擦,離群獨居。

      (六)印記行為

      印記行為包括辨別、接近、伴隨與學習的過程。豬的早期印記行為主要靠嗅覺印記和聲音印記來區(qū)別親母與同胞。母豬也靠印記來辨別非親生仔。印記一旦形成,會延續(xù)終生。但豬的印記能力有限,群體過大(超過25頭)會使個體印記能力降低,從而增加個體間的爭斗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