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4] 記得2002年年末,花了5500元參加ptt國際培訓師培訓課程,后來也拿到了一個象征性的培訓師資格證書,可當課程結(jié)束后,再反思那三天的課程內(nèi)容,在我大腦中留下的只有一個小故事: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 你最好帶他去醫(y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現(xiàn)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xiàn)出不屑。然而她還是告訴她的兒子:
“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xiàn)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
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shù)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0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yī)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里,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說這話時,她發(fā)現(xiàn),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發(fā)現(xiàn),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象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總是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jié)束,都沒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xiàn)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她發(fā)現(xiàn)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yè)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清華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這所大學。
他兒子從學?;貋恚岩环庥∮星迦A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轉(zhuǎn)身跑到自己的房間里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
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
懷疑自己的記憶與智慧,就問其他一起參加培訓的朋友,他們所能記住的也僅僅只有這一個故事。
花5500元買了一個故事,也許感覺太貴了,于是從2003年開始,我就一直講這個故事,從山東、安徽、江蘇、北京,一直講到了大西北,聽我講這個故事的人也早已超過了5500人,他們也許還會講給其他的朋友。
一個很簡單的故事,留給了我們一個不簡單的啟示: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平坦、筆直的大道,從來也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除非一出生就夭折了,雖然并非如一些宗教教義所言“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吃苦”,但正是因為人生有太多的波折與不如意,才讓這個世界有了更多精彩的故事。
也許正是因為我們經(jīng)歷了太多的波折,在我們的大腦中不經(jīng)意間也就輸入了太多否定的錯誤信息,以致于讓我們失去了贊美別人的天賦本能。
美國成功學大師卡耐基也把“不喜歡贊賞他人”列為人性的第二大弱點,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認為:人類本質(zhì)里最深遠的驅(qū)動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人們對這項需求的根深蒂固和迫切熱望決不亞于對食物和睡眠的需要。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我們也都渴望被人贊賞。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優(yōu)點,只要我們用心發(fā)現(xiàn),并好不吝嗇地告訴他們,我們就會收獲更多的快樂![/size] |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