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常天然植物性飼料中的含鈣量與各種動物的需要量相比均感不足,特別是產蛋家禽、泌乳牛和生長幼畜更為明顯。因此,動物飼糧中應注意鈣的補充。常用的含鈣礦物質飼料有石灰石粉、貝殼粉、蛋殼粉、石膏及碳酸鈣類等。
(一)石灰石粉 石灰石粉又稱石粉,為天然的碳酸鈣(CaCO3),一般含純鈣35%以上,是補充鈣的最廉價、最方便的礦物質原料。按干物質計,石灰石粉的成分與含量如下(%):灰分96.9%,鈣35.89%,氯0.03%,鐵0.35%,錳0.027%,鎂2.06%。
天然的石灰石中,只要鉛、汞、砷、氟的含量不超過安全系數,都可用作飼料。石粉的用量依據畜禽種類及生長階段而定,一般畜禽配合飼料中石粉使用量為0.5%~2%,蛋雞和種雞可達到7%~7.5%。單喂石粉過量,會降低飼糧有機養(yǎng)分的消化率,還對青年雞的腎臟有害,使泌尿系統尿酸鹽過多沉積而發(fā)生炎癥,甚至形成結石。蛋雞過多接受石粉,蛋殼上會附著一層薄薄的細粒,影響蛋的合格率,最好與有機態(tài)含鈣飼料如貝殼粉按1︰1比例配合使用。
石粉作為鈣的來源,其粒度以中等為好,一般豬為26~36目,禽為26~28目。對蛋雞來講,較粗的粒度有助于保持血液中鈣的濃度,滿足形成蛋殼的需要,從而增加蛋殼強度,減少蛋的破損率,但粗粒影響飼料的混合均勻度。
將石灰石鍛燒成氧化鈣,加水調制成石灰乳,再經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鈣,稱為沉淀碳酸鈣。我國國家標準適用于沉淀法制得的飼料級輕質碳酸鈣(Feed grade calcium carbonate),見表9-1。
表9-1 飼料級輕質碳酸鈣質量標準(HG2940-2000)
(二)貝殼粉 貝殼粉是各種貝類外殼(蚌殼、牡蠣殼、哈蜊殼、螺螄殼等)經加工粉碎而成的粉狀或粒狀產品,多呈灰白色、灰色、灰褐色。主要成分也為碳酸鈣,含鈣量應不低于33%。品質好的貝殼粉雜質少,含鈣高,呈白色粉狀或片狀,用于蛋雞或種雞的飼料中,蛋殼的強度較高,破蛋軟蛋少,尤其片狀貝殼粉效果更佳。不同畜禽對貝殼粉的粒度要求:豬以25%通過50mm、蛋雞以70%通過10mm、肉雞以60%通過60mm篩為宜。
貝殼粉內常摻雜砂石和泥土等雜質,使用時應注意檢查。另外若貝肉未除盡,加之貯存不當,堆積日久易出現發(fā)霉、腐臭等情況,這會使其飼料價值顯著降低。選購及應用時要特別注意。
(三)蛋殼粉 禽蛋加工廠或孵化廠廢棄的蛋殼,經干燥滅菌、粉碎后即得到蛋殼粉。無論蛋品加工后的蛋殼或孵化出雛后的蛋殼,都殘留有殼膜和一些蛋白,因此除了含有34%左右鈣外,還含有7%的蛋白質及0.09%的磷。蛋殼粉是理想的鈣源飼料,利用率高,用于蛋雞、種雞飼料中,與貝殼粉同樣具有增加蛋殼硬度的效果。應注意蛋殼干燥的溫度應超過82℃,以消除傳染病源。
(四)石膏 石膏為硫酸鈣(CaSO4·XH2O),通常是二水硫酸鈣(CaSO4·2H2O),灰色或白色的結晶粉末。有天然石膏粉碎后的產品,也有化學工業(yè)產品。若是來自磷酸工業(yè)的副產品,則因其含有高量的氟、砷、鋁等而品質較差,使用時應加以處理。石膏含鈣量為20%~23%,含硫16%~18%,既可提供鈣,又是硫的良好來源,生物利用率高。石膏有預防雞啄羽、啄肛的作用。一般在飼料中的用量為1%~2%。
此外,大理石、白云石、白堊石、方解石、熟石灰、石灰水等均可作為補鈣飼料。至于利用率很高的葡萄糖酸鈣、乳酸鈣等有機酸鈣,因其價格較高,多用于水產飼料,畜禽飼料中應用較少。其他還有甜菜制糖的副產品——濾泥也屬于碳酸鈣產品。這是由石灰乳清除甜菜糖汁中雜質經二氧化碳中和沉淀而成, 成分中除碳酸鈣外,還有少量有機酸鈣鹽和其他微量元素。濾泥鈣源飼料尚未很好地開發(fā)利用,如果以加工甜菜量的4%計,全國每年可生產40萬-50萬t此類鈣源飼料。
鈣源飼料很便宜,但不能用量過多,否則會影響鈣磷平衡,使鈣和磷的消化、吸收和代謝都受到影響。微量元素預混料常常使用石粉或貝殼粉作為稀釋劑或載體,使用量占配比較大時,配料時應注意把其含鈣量計算在內。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