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日糧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水平對240日齡不同品種豬肌內(nèi)脂肪含量和胃腸道重量、長度及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本試驗旨在研究日糧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水平對240日齡不同品種豬肌內(nèi)脂肪(IMF)含量和胃腸道重量、長度及消化酶活性的影響,并探討IMF含量與胃腸道重量、長度及消化酶活性的關(guān)系。試驗采用2×2因子試驗設(shè)計,即杜洛克×長白×大約克三元雜交豬(DLY)和太湖豬2個品種,每個品種分別飼喂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HC/LP)和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LC/HP)2種日糧。選用150日齡的DLY豬和太湖豬各12頭,按體重相近、性別一致的原則共分為4個試驗組,每個試驗組6個重復(fù),每個重復(fù)1頭豬。飼養(yǎng)90 d后屠宰取樣。結(jié)果表明:與LC/HP日糧相比,HC/LP日糧極顯著提高了DLY豬的IMF含量(IMF為5.83%)(P<0.01),對太湖豬有提高的趨勢(P>0.05),但2種日糧對2品種豬眼肌面積和背膘厚沒有顯著影響(P>0.05);HC/LP日糧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降低了2品種豬的胰重和胰指數(shù);無論在何種日糧下,太湖豬的胃、胰、小腸指數(shù)都極顯著高于DLY豬(P<0.01);HC/LP日糧降低了2品種豬的消化酶活性,但對DLY豬的胰淀粉酶單位活性有所升高(P>0.05),其中對太湖豬的胃蛋白酶和胰脂肪酶活性的影響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在LC/HP日糧下,太湖豬胰脂肪酶活性極顯著高于DLY豬(P<0.01);在HC/LP日糧下,DLY豬的胰淀粉酶活性顯著高于太湖豬(P<0.05)。因此,HC/LP日糧在對2品種豬眼肌面積和背膘厚影響較小的情況下,可大幅度提高240日齡DLY豬的IMF含量,而大幅度降低了2品種豬的胰重和太湖豬的胃蛋白酶和胰脂肪酶活性,對2品種豬的胃、肝和小腸的重量或長度影響不大。
所有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