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332|回復: 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兔病防治] 兔病識別方法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3-13 13:26: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兔病識別方法

李子強
  




  1.摸皮膚及被毛。健康家兔的皮膚柔軟有彈性,被毛光澤平整緊貼身軀。病兔被毛粗亂無光,污濁不潔。

  2.觀眼睛。健康家兔眼睛明亮有神,眼結膜無紅腫流淚,眼瞼潤凈。若眼裂變小,眼瞼沉滯或干燥,半張半閉,眼球凝視,反應遲鈍,眼濕流淚或出現黏液,精神萎靡,均為患病表現。
  3.摸耳朵。健康家兔(如白兔)耳色粉紅,手握有溫暖感,耳內無垢物,耳尖耳背無癬痂。若耳色過紅即為發(fā)熱,耳色灰白表示血虧,耳色青紫或耳溫過低,可能患有重病。
  4.呼吸和脈搏。家兔正常的呼吸次數為:成年兔每分鐘2040次,幼兔每分鐘4060次。呼吸次數的改變與年齡、氣溫、運動等有密切關系。在正常情況下,呼吸急促或有聲音均為患病表現。正常脈搏成年兔每分鐘80120次,幼兔每分鐘100160次,如果低于或高于上述范圍,表示不正常。
  5.體溫測定。測溫前先將體溫表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用酒精消毒后涂以油類,輕輕插入肛門,經3分鐘后取出觀察。正常家兔體溫為3839.5℃。在正常情況下,體溫偏高或偏低均為患病表現。
  6.觀察采食。健康家兔在喂食時活潑跳躍,有急欲求食表現,食欲減退,吃得不歡,常見于發(fā)病初期,食欲廢絕則患重病,時好時壞多為慢性消化器官疾病。
  7.膘度。用手觸摸兔的背脊骨,如背肉圓厚,背骨不易分辯,表示健康。背脊骨凸出如算盤珠,兩旁凹削,臀骨亦凸,可能患有寄生蟲病或慢性疾病。
  8.尿液。正常新鮮尿液為微混濁淡黃色,這是因為尿液中有黃尿素的緣故。尿液中如果出現不正常的成分,可導致尿色異常。從尿液顏色變化可診斷出某種疾病。如果尿液少,色紅或黃,表示有""""癥,尿多清而淡表示有""癥。尿的次數增加,尿中帶血或血塊,尿疼,有氨臭味,可能患有膀胱炎。尿少,紅棕色或帶血,并有皮下水腫,表現疼痛,可能患有腎炎。長期血尿,無疼痛感,可能是腎母細胞瘤。黃褐色尿,表示患有肝臟損失性疾病,如豆狀囊尾蚴病、肝片吸蟲病、肝硬化等。醬油色尿,是由于紅血球大量被破壞而造成的。當血中的因素發(fā)生異常改變或感染時,則造成溶血,經腎排出,尿色為醬油色。乳白色尿,是由于脂乳濁液進入尿中,又稱乳糜尿,常見的疾病有腹腔結核病、腫瘤壓迫,妊娠母兔也可出現乳糜尿。膿尿,常見于泌尿道化膿性感染,膿汁混入尿中,使尿液混濁或呈膿汁樣。常見疾病有腎盂炎、腎積膿等。應注意的是尿液擱置過久,也會變得混濁,經常見到的鈣質沉積籠底板或地面,并有紅色尿液可見,這都是正?,F象。尿液顏色與飲水、飼料種類有關系,服用了某些藥物也會改變尿液顏色。所以必須把病態(tài)尿和一般尿液顏色變化加以區(qū)別。
  9.糞便。正常的兔糞,糞粒均勻完整,表面光滑,呈褐色,如果糞便稀薄成堆,成糊狀或水樣,可能是魏氏梭菌病、泰澤氏病或副傷寒病,一般也叫腹瀉病。糞便帶有膠漿樣黏液,多半是黏液性腸炎。如糞便稀薄帶有血液,大多是球蟲病。糞便濕、爛、臭,往往是吃了腐敗或過多的青飼料引起的。糞便細小、干硬或排糞減少,是便秘,一般是由于吃了過量的精干飼料或某些熱性病所致,吃什么拉什么是消化不良。(山東省萊蕪市孝義種兔場 郵編:271100)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3-18 14:46:34 | 只看該作者
養(yǎng)殖戶經驗總結:
1看兔子的眼睛明亮有神,耳朵的顏色粉紅色屬正常如果發(fā)紅火發(fā)紫是太熱了,要通風最好放出去運動一會就會好,如果發(fā)白色,用手模發(fā)涼,可能是凍著了,要加溫。小兔耳朵向前彎也可能是熱著了同樣放到外面跑跑,兩個耳朵靠在一起是缺水的表現,最好在水里加些鹽,為的是讓它多喝水,眼睛要是不明亮,可能是空氣不新鮮要通風,再有就是看兔糞,要是小糞球,就是便秘,應多喂點涵水分多的東西,如果拉希相信大家都看出來,在有就是精神不好的一定有病應注意觀察,至于有什么病我現在也沒總結出來呢,還有健康的兔子你用手去摸他會躲閃而且很快,有問題的兔子,躲閃很慢有的就不躲了而且顯得很無力。
總之如果觀察兔子是否病了主要是看它的糞便狀態(tài)。當你感覺兔子不對勁特別是喂料的時候,哪只兔子吃的慢或者是不吃就抓出來檢查糞便是否成行,在它快要出現病狀態(tài)時候就要先給它治療,做到未病先治,療效增倍!
板凳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3-18 14:48:54 | 只看該作者
換料不當也會生?。?br /> 換料就會引起魏氏梭病,有的也會得消化不良而是你換的節(jié)拍太塊了,和飼料可能存在的纖維不夠,會得魏氏梭病也基本是料纖維不夠的問題和你飼喂方式不對的問題,或是喂多了,時間沒規(guī)矩等等,還有你要明白小兔子的腸壁是很薄的,所以很容易得消化道系統疾病,例如腸炎等,所以有可能現在沒吃料沒事,吃完了料就拉稀了
地毯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3-28 11:35:20 | 只看該作者
近年兔病發(fā)生的新特點及其防治技術
腸炎:病因多元化混感復雜化癥狀多樣化(轉)

很多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因素均可引起家兔腸炎。
病原因素有細菌、病毒、寄生蟲、附紅細胞體、真菌及其毒素等。僅細菌就涉及到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魏氏梭菌、巴氏桿菌、肺炎克雷伯氏桿菌、泰澤氏菌(毛樣芽孢桿菌)等。病毒主要是輪狀病毒;寄生蟲性腹瀉主要是球蟲,其次有弓形蟲、線蟲、豆狀囊尾蚴等;此外,多種真菌及其毒素均可引起腸炎。
非病原因素很多,比如日糧纖維不足、飼料突然變化、濫用抗生素。天氣忽冷忽熱、飲冷水、吃冰料、受潮受涼、飼喂不規(guī)律、驚嚇和飼養(yǎng)人員的變更等。
從臨床癥狀上,腸炎有黏液性腸炎、水樣腹瀉、粥樣腹瀉、攤樣腹瀉。顏色有黃色、綠色、黑色和紅色等;有的是以便秘為表現形式的腸炎等。
現實生產中,混合感染的情況更多。有的是兩種或兩種以上均可造成腹瀉的病原菌造成腹瀉或腸炎,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或魏氏梭菌的混合感染,大腸桿菌和球蟲等;有的是一種造成腹瀉,一種造成其他疾病,如兔瘟和大腸桿菌、巴氏桿菌—波氏桿菌和魏氏梭菌等,有的是病原菌和真菌毒素混合。這樣給疾病的診斷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但是,根據筆者研究,生產中造成腹瀉的四大因素是:低纖維日糧、衛(wèi)生條件差(多種病原菌感染)、飼料突變和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低纖維日糧可導致家兔腹瀉。其機理說法不一,美國專家的后腸過度負荷學說受到多數人的認可。飼喂低纖維、高能量和高蛋白日糧,使過量的碳水化合物在小腸內沒有完全被消化吸收而進入盲腸。由于過量的非纖維性碳水化合物造成了一些產氣桿菌(如大腸桿菌、魏氏梭菌等)的大量繁殖和過度發(fā)酵,破壞了盲腸內正常的微生物區(qū)系和盲腸的正常內環(huán)境。那些具有致病作用的產氣桿菌在發(fā)酵碳水化合物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毒素,被腸壁吸收,并使腸壁受到破壞,腸黏膜的通透性增高,大量的毒素被吸收進入血液,造成全身性中毒。由于腸道的過度發(fā)酵,產生小分子有機酸,使后腸滲透壓增高,大量水分子進入腸道。又由于毒素的刺激,腸壁蠕動加快,造成急性腹瀉,繼而轉化成腸炎。
因此,日糧中粗纖維不僅僅提供一定的營養(yǎng),更重要的是粗纖維對維持腸道內正常消化機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很多國內外養(yǎng)兔者試圖通過提高營養(yǎng)水平(降低纖維,提高能量和蛋白比例)來促進兔子的生長,結果令人失望。不僅不能加速增長,在短短的幾天內發(fā)生腹瀉和腸炎,造成大批死亡。而對于發(fā)生腹瀉的兔群,僅僅增加粗飼料(投喂粗飼料,讓其自由采食)而不投喂任何藥物,患兔逐漸恢復健康。由此可見,粗纖維在維持家兔正常的消化機能方面發(fā)揮了其它營養(yǎng)所不可代替的作用。
衛(wèi)生條件差,意味著多種病原菌污染了飼料、飲水和家兔的生活環(huán)境。當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進入家兔體內后,改變了家兔消化道內正常的菌群結構,使有害微生物占據主導地位而發(fā)生腹瀉。凡是衛(wèi)生條件差的兔場,無一不是腹瀉的高發(fā)兔場。
由于飼料突然變化導致腹瀉在生產中是經常發(fā)生的。特別是斷乳初期為甚。這里包括飼料的突然變化和飼喂制度和程序的變化而導致腹瀉。飼料變化是由于飼料原料的變化和飼料營養(yǎng)含量的變化,使家兔消化系統不能適應突然變化的飼料而造成消化紊亂;而飼喂制度和程序的改變,如打破原來的飼喂時間、飼喂數量、飼養(yǎng)人員的改變等,打破正常的消化和生活規(guī)律,造成消化系統及神經系統的紊亂。
在正常情況下家兔體內各種微生物之間、微生物與宿主之間保持相對的生態(tài)平衡,家兔處于一種健康狀態(tài)。當這種平衡被打破時,將發(fā)生疾病。尤其是腸道菌群的失調,不可避免地發(fā)生腹瀉,甚至死亡。造成腸道菌群失調的原因可能由飼料不當和衛(wèi)生不良引起,也可能由抗生素使用不當引起。一些抗生素如林肯霉素、慶大霉素、氨芐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可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導致腹瀉。由于使用抗生素不當而導致腹瀉在人和動物中發(fā)生比較普遍。2003年筆者診斷了兩起由于使用阿莫西林造成兔群發(fā)生大批腹瀉死亡的病例。生產中人們經常以抗生素預防和治療家兔腹瀉,但對于抗生素導致家兔腹瀉認識不足,更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因此,類似事件在國內報道很少。
對家兔腸炎和腹瀉的防治,可有多種途徑。很多抗生素和化學藥物對腸炎都有一定療效。但是,筆者多年經驗,以飼料調控、衛(wèi)生調控和微生態(tài)制劑調控是最佳途徑:
所謂飼料調控,是指合理搭配日糧,選擇適宜的、優(yōu)質的飼料原料,合理配伍,尤其是保證粗纖維的一定含量(12%以上);衛(wèi)生調控是指保證良好的衛(wèi)生條件,特別是飼料衛(wèi)生、飲水衛(wèi)生、籠具衛(wèi)生、空氣衛(wèi)生和飼養(yǎng)人員衛(wèi)生;微生態(tài)制劑調控是指通過外源有益微生物,強化體內有益菌群,保持腸道內有益微生物占據優(yōu)勢地位,控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筆者認為,這是控制家兔消化道疾病的最有效手段。近年來,筆者下大力量開展家兔專用微生態(tài)制劑的研制。經過多年的努力,開發(fā)出家兔專用微生態(tài)制劑———生態(tài)素,一般預防有效率98%以上,治愈達到90%以上。一般飼料中添加量1~1.5‰,治療量每只成年兔每次5毫升,青年兔3毫升,幼兔每次1~3毫升,當天見效,2~3次痊愈。
5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3-28 11:35:51 | 只看該作者
近年兔病發(fā)生的新特點及其防治(一)
兔瘟又稱兔病毒性出血癥,主要感染青年兔和成年兔,2月齡以下幼兔發(fā)病率較低,哺乳仔兔不發(fā)??;任何品種、性別、用途的兔均易感,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以春秋發(fā)病率高。飼養(yǎng)用具、人員、車輛、污染的飼草飼料均可傳播,經由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膚外傷感染。傳統的臨床癥狀分為三種類型,即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多呈大批急性傳播。
  新特點:早齡化、非典型化和散發(fā)型
  發(fā)病年齡呈現多元化趨勢,特別是剛剛斷乳的小兔也有發(fā)生,最早為40日齡左右。其臨床癥狀和解剖特點也并非與典型性的兔瘟完全相符。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漸進性死亡,渾身癱軟。剖檢特征均表現胸腺腫大出血,其它如肺部和氣管出血、肝臟變性、腎臟腫大出血、直腸內有膠胨樣粘液和肛門有淡黃色粘液等癥,有的具有1~2條,有的多條,并不統一。近年兔瘟很少大面積流行,多為散發(fā)型,局部性。
  原因解析:
  以上問題的出現,筆者認為主要與免疫不可靠有關。當母兔免疫抗體較低時,其通過胎盤和初乳轉移給仔兔的數量就少,達不到應有的高度,不能在2月齡以內有效抵抗兔瘟病毒的襲擊。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有飼養(yǎng)管理問題(如飼料中營養(yǎng)缺乏,特別是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及蛋白質不足等),有經銷商對疫苗的保管不當問題(如保存期過長、溫度過高、疫苗結冰后融化、受到陽光直射等),也可能與個別地方市場上經銷的疫苗不規(guī)范和疫苗質量欠佳有關。
  防治:
  控制該病必須加強免疫。第一次仔兔在35~40天首免,每只皮下注射2毫升,20天后加強免疫一次。以后每年注射3次。注射單苗效果最好,聯苗對兔瘟免疫有一定影響。發(fā)生兔瘟后有三條途徑:第一,注射高免血清,見效最快,效果最好,但成本高,貨源缺;第二,注射干擾素,干擾兔瘟病毒的復制,在發(fā)病初期有效,但疫病過后仍然需要注射疫苗;第三,兔瘟疫苗緊急預防注射,每只2~3毫升,3天后逐漸控制病情,7天后產生堅強免疫力。

近年兔病新特點及其防治(二)
腹脹——發(fā)生普遍化、損失嚴重化趨勢

導致腹脹的病因很多,如球蟲病、毛球病、便秘繼發(fā)、大腸桿菌病、魏氏梭菌性腸炎、消化不良等。但近年腹脹的特點是:不拉稀、糞便干硬,發(fā)病急、死亡快。
  筆者深入生產現場進行調查研究,發(fā)現本病的主要原因是飼料發(fā)霉造成的霉菌毒素中毒。
  少數真菌引起糧食、食品、飼料等發(fā)霉后,會產生真菌毒素。根據分析,導致腹脹的霉菌毒素是以曲霉菌為主的多種真菌產生的多種毒素所致。
  谷物、秸稈及飼料容易受到霉菌的污染。尤其是在溫度高于25℃,相對濕度大于80%以及通風不良和陰雨季節(jié),在飼料或飼料原料中生長的霉菌可以分成三種,即曲霉菌、青霉菌和鐮刀菌。這些霉菌及其產生的毒素常常污染飼料中的常用原料。
  王若軍等(2003)調查了中國13個省的玉米、全價飼料、蛋白飼料等樣品,發(fā)現全價飼料中6種霉菌毒素(黃曲霉毒素、T-2毒素、嘔吐霉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煙曲霉毒素),檢出率均在90%以上。其中黃曲霉毒素、T-2毒素、嘔吐霉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檢出率高達100%。根據筆者調查,造成家兔發(fā)霉飼料中毒的主要飼料原料是粗飼料。
  飼料發(fā)霉可通過多種途徑。首先是原料發(fā)霉。比如花生秧、紅薯秧、玉米秸、苜蓿草等,在收獲后的干燥過程中受到雨水的影響而發(fā)霉,或在飼料原料的儲存過程中受到雨雪的影響受潮而發(fā)霉;其次,小型顆粒飼料機在制粒過程中需要加入一定的水分,而后晾干。由于空氣濕度過大,或連續(xù)陰雨,沒有及時干燥而發(fā)霉;第三,養(yǎng)兔場一次購買或生產顆粒飼料過多,在較長的時間內沒有消耗掉,在儲存過程中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發(fā)霉。特別是存儲條件簡陋,將飼料堆放在地面或緊貼墻壁,沒有采取任何防潮設施,非常容易受潮而發(fā)霉變質;第四,一次投料過多,飼料槽長期沒有清理,料槽內的飼料容易吸潮,或飲水、糞尿液進入飼料槽而發(fā)霉變質,等等。
  控制飼料發(fā)霉,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边x好原料,凡是發(fā)霉的飼料禁止使用。含水率高的飼料要進行干燥,符合標準后再使用。
 ?、诧暳现刑砑臃烂箘?。
 ?、筹暳现屑尤胍欢康拿咕舅匚絼缑箍擅?。尤其是在高溫高濕季節(jié)很有必要。
  ⒋飼料妥善保管,注意飼料庫通風、避光和防潮。
 ?、悼s短儲存期。無論是飼料原料,還是成品飼料,盡量縮短存放時間。尤其是在高濕高溫季節(jié)更應注意。
 ?、侗3滞蒙岣稍?。由于家兔排泄、糞尿溝沖刷及飲水器滴水等原因,造成兔舍內長期處于高濕度狀態(tài),對于預防飼料霉變造成一定困難。
  兔場一旦發(fā)生霉菌毒素造成的腹脹,應立即采取措施。首先,停喂發(fā)霉飼料,具體查出發(fā)霉的階段和原因;然后對兔群進行針對性地預防。如飲水中加入多種維生素,投喂一定的青綠多汁飼料,以緩解發(fā)病過程。
  生產中發(fā)現,家兔一旦患本病,治療效果很差。根據筆者經驗,應采取綜合治療措施。首先,腸道解毒??诜欢ǖ奈絼黄浯?,潤腸??诜欢ǖ挠皖悶a劑或鹽類瀉劑;第三,調菌。所有患兔腸道菌群發(fā)生了改變,以大腸桿菌為主的產氣桿菌占據主導位置,應補充外源有益微生物,調整腸道內的菌群結構,恢復腸道功能。筆者試驗,以0.5%的生態(tài)素飲水,連續(xù)3~5天,可緩解中毒狀況,逐漸恢復患兔的消化機能;第四,補液。由于多日腹脹,停食停水,患兔體質衰弱,應有針對性地進行補液強體,以便提高治療效果。
6
發(fā)表于 2007-3-28 14:28:22 | 只看該作者
兔病確實在發(fā)展,不斷有新情況出現!:(
7
發(fā)表于 2007-5-23 17:12:19 | 只看該作者
學到了很多,謝謝,太有用了!真是太好了1:huahua: :huahua: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4 01:4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