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慎防棉籽餅中毒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8-15 15:22: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棉籽餅是棉籽榨油后的副產品,含有36一42%蛋白質,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在植物中僅次于大豆餅,可以作為全價的畜禽日糧蛋白質來源。然而,由于棉籽餅中含有多種有毒的棉酚色素,長時期過量飼喂可引起畜禽中毒。

非反芻動物及犢牛對棉籽餅的毒性敏感,成年反芻動物抵抗力較強。反芻動物對棉籽餅的主要毒性物質棉酚有一定的解毒能力,可使游離棉酚與瘤胃中可溶性蛋白質結合而喪失毒性。一般情況下,棉籽餅不會引起成年牛中毒。犢牛之所以對棉酚敏感就是因為其瘤胃功能尚不完善,不能有效地結合游離棉酚。成年牛在一定條件下有發(fā)生中毒的可能性。


病因
棉籽或棉籽油、餅的萃取物中有多種棉酚色素或衍生物,包括棉酚、棉紫素和棉綠素等。棉籽餅中棉酚的含量因棉籽加工方式不同而異。日糧中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維生素A及鐵和鈣)缺乏以及其它過度刺激均可促使中毒發(fā)生或使病情加重。此外,妊娠母畜和幼畜對棉酚比較敏感,幼畜也可能因哺乳而攝入棉酚,發(fā)生中毒。


發(fā)病機制
一般認為,在非反芻動物,棉酚可降低血液攜氧能力,加重呼吸循環(huán)器官的負擔,以致產生被動性肺充血和水腫??膳c體內的硫和蛋白質結合,損害血紅蛋白中鐵的作用而導致溶血。棉酚對胸膜、腹膜和胃腸道有刺激作用,能引起這些組織發(fā)炎,增強血管壁的通透性,使受害組織發(fā)生漿液性浸潤和出血性炎癥。

癥狀
棉籽餅中毒的共同癥狀是食欲下降和體重減少。棉酚的急性毒性相對很小,中毒多呈慢性經過。棉酚對非反芻動物的生理作用是累積性的。棉籽餅中棉酚的含量越高,采食時間越長,中毒的可能性就越大,中毒后的癥狀表現就越嚴重。豬中毒時心跳劇烈,呼吸困難,虛弱,消瘦,腹瀉,毛變色以及夜盲等。血液血紅蛋,血細胞比容下降。豬棉籽餅中毒時,精神沉郁,低頭,拱腰,后肢軟弱,走路搖晃,喜臥于陰濕涼爽之處,呼吸迫促。犢牛中毒時表現食欲反常,腹瀉和呼吸困難以及視力障礙。小公牛還可出現尿結石。


病理變化
體腔積液,胃腸出血性炎癥。許多器官彌漫性充血和水腫,腎臟發(fā)生脂肪變性,脾萎縮,肺充血和水腫。心肌松弛、腫脹,心內外膜有出血。肝臟脂肪變性、膽囊腫大,并有出血點。蛋雞中毒表現為蛋變小,蛋黃變色(茶青色),孵化率降低。剖檢可見膽囊和胰增大,肝臟變色,其中有許多空泡和泡沫狀間隙,肝、脾和腸粘膜上有蠟質樣色素沉積。


診斷
根據吃棉籽餅(皮)、棉葉的病史,胃腸炎、視力障礙、排紅褐色尿液等臨床癥狀及相應的病理學變化,可作出診斷。


治療
由于該病的發(fā)病機制還未完全弄清,目前還無好的治療方法,主要采用消除致病因素、加速毒物的排除及對癥療法。


首先應停止飼喂棉籽餅(皮)和棉葉。


破壞毒物、加速其排除,可用1:3,000一4,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或5%的小蘇打溶液、雙氧水洗胃。若胃腸道內容物多,胃腸炎不嚴重時,可內服鹽類瀉劑;胃腸炎嚴重的,可用消炎劑、收斂劑,如磺胺脒、鞣酸蛋白。也可用硫酸亞鐵內服。還可用藕粉、面糊等以保護腸粘膜,可與其它藥物混合內服。


為了阻止?jié)B出,增強心臟功能,補充營養(yǎng)和解毒,可用25%葡萄糖溶液500一1000m1,10%安鈉咖20m1、10%氯化鈣溶液100m1,牛一次靜脈注射。注射維生素C、維生素A、D等都有一定的療效,特別是對視力減弱的患畜維生素A療效很好。


當病畜尚有食欲時,盡量能多喂些青綠飼料或青菜、胡蘿卜等,對病的恢復效果很好。并應注意增加飼料里礦物質,特別是鈣的含量。此外,還可用健胃劑等對癥療法。


預防
防止棉籽餅中毒,可采取以下措施:


1.限制喂量:牛的喂量每天不超過1一1.5kg,豬不得超過0.5kg,懷孕母畜和幼畜最好不要喂。即使這樣,也必須喂半月停半月,以免引起蓄積性中毒。


2.加熱減毒處理:榨油時最好能經過炒、蒸,使游離的棉酚轉變?yōu)榻Y合的棉酚。生棉籽皮炒了再喂,棉渣必須加熱蒸煮1小時后再喂;發(fā)酵過的棉葉用清水洗凈,再用5%的石灰水浸泡10小時,軟化解毒后再喂豬。


3.加鐵去毒:鐵與棉酚結合成不被家畜吸收的復合物,使棉酚的吸收量大大減少。用0.1一0.2%硫酸亞鐵溶液浸泡棉籽餅,可使棉酚的破壞率達80%以上。給喂棉籽餅的家畜同時喂硫酸亞鐵,鐵與棉酚(游離)之比為1:1;但需注意應使鐵與棉籽餅充分混合接觸。豬飼料中的鐵含量不得超過500ppm。


4.增加日糧中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青綠飼料。飼料中蛋白質含量越低,中毒率越高。飼料里增加維生素(主要是胡蘿卜素)、礦物質(主要是鈣和食鹽)、青綠飼料對預防棉籽餅中毒都有很好的作用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5 07:5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