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wangxulai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池塘全池潑灑藥

[復制鏈接]
11
發(fā)表于 2008-1-29 10:33:07 | 只看該作者
但是潑灑硫酸銅就要注意了,  
  1、在溶解硫酸銅時,水溫不能超過60℃,否則易失效,溶解和潑灑都不能用金屬器皿。
    2、水溫高時,硫酸銅的藥性越大,安全濃度越小,反之則弱。夏季水溫高時,硫酸銅不宜在早上或中午用藥,宜在下午4—5時用藥。
    3、pH值高,有機物質含量大時,硫酸銅的毒性越小,安全濃度越大,可酌情增加藥量,一般以1—1.5ppm為限。
4、其安全濃度很小,一般治療可采用全池潑灑法和藥浴法,前者使用濃度為0.5~0.7ppm,后者為8ppm,浸浴20~30分鐘)
5、水深超過三米的,按三米計算!宜分次潑灑。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12
發(fā)表于 2008-1-29 10:34:31 | 只看該作者

http://www.ts.heagri.gov.cn/tangs/asp/detail.jsp?id=16451

舉幾個網(wǎng)上的事故例子:
  硫酸銅是治療魚類纖毛蟲、鞭毛蟲病,如車輪蟲、口絲蟲病小瓜蟲除外的常用特效藥物,目前尚無理想替代品。正由于硫酸銅被廣泛應用,但因一些使用者不諳藥性,常造成一些危害。本文僅對筆者掌握的幾例硫酸銅中毒事例作一簡要分析,以與水產(chǎn)養(yǎng)殖同仁商榷。 例1、1987年3月,蓮塘水產(chǎn)場用硫酸銅0.7g/m3殺滅親魚池青苔,三天后親魚全部死亡。水質分析,氨含量0.35mg/1。 例2、1999年8月30日至31日,南昌縣八一鄉(xiāng)養(yǎng)殖戶所養(yǎng)的一口0.67ha,水深1m的肥水魚種池,因天氣悶熱,暴雨,連續(xù)兩天死魚,每天約10kg,主要是鰱魚、草魚種。31日因檢查有少量車輪蟲而施硫酸銅4kg合0.6g/m3及晶體敵百蟲3kg合(0.5g/m3)。9月1日、2日大面積死魚,共計約1000kg。檢查魚體,未見其它癥狀。 例3、江西省農科院一口0.5ha,水深0.9m,多年未清淤的魚種池,1999年8月30日至9月3日死魚共計145kg,主要為鰱魚。因水質較肥,3日中午施硫酸銅8kg(合1.5g/m3)殺藻類,4日-5日全池死魚共計580kg。死魚先后依次為白鰱、鯉魚、鯽魚、草魚,淡水白鯧死亡極少。經(jīng)檢查除鰓部充血外,體表未見其它異常病狀。 例4、1999年9月1日,南昌縣萬湖水產(chǎn)場的二口面積共0.67ha。水深3m的成魚池,施硫酸銅11.5kg(合0.6g/m3),治療指環(huán)蟲病,翌日造成死魚達500kg。我們在現(xiàn)場注意觀察到瀕臨死亡的魚,呼吸明顯加快,有些魚體尚伴有痙攣癥狀。 例5、1999年7月25日,南昌縣富山鄉(xiāng)三山村專業(yè)戶官兵,在承包的一處水面6.67ha,水深2m的封閉式老河道使用硫酸銅100kg(合0.75g/m3),當潑灑完硫酸銅后,即發(fā)現(xiàn)大批草魚、鯉魚、團頭魴、鯽魚死亡,達1500kg,而未見鰱鳙魚死亡。翌日也再未發(fā)生死魚現(xiàn)象。 以上幾例所用硫酸銅,有效含量均為92%-96%。 從這幾宗死魚事例分析,除一例外,其余均未超過常規(guī)用量,但也造成大批魚類死亡,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復合型中毒 主要在高溫、缺氧條件下引起。例1、例2是典型例子。國內有學者曾對白鰱作過試驗,在水溫16-30℃范圍內,溫度升高10℃,硫酸銅毒性增加1.7-1.8倍。對體重12g的鳙魚的實驗表明,溫度從22.9℃升至26.7℃,硫酸銅的安全濃度從0.71g/m3降至0.5g/m3。硫酸銅對魚類的毒性作用主要是破壞鰓的呼吸機能,在缺氧條件下,其毒性更大。引起水體缺氧的因素很多。當用硫酸銅殺滅藻類時,就可引起水體嚴重缺氧,同時還產(chǎn)生有毒物質毒害魚類,例如氨對魚類就有很強的毒性作用,據(jù)袁寶山1999報道,當水中氨濃度達到0.289mg/L時,鯉魚全部死亡。我們在現(xiàn)場也注意觀察到,由硫酸銅引起中毒的魚類,死亡前大批浮于水面,呼吸加快,在有新水注入處成群"搶水",類似缺氧癥狀。正因為高溫和缺氧的副作用,使硫酸銅的毒性大大增加,因而即使是常規(guī)用量也常造成魚類急性中毒。 2.過量中毒 例3就是明顯的過量使用硫酸銅引起魚類中毒所致。據(jù)報導,白鯧對硫酸銅不敏感,全池潑灑濃度可達1.5g/m3,而鯉、鯽、白鰱則對其較敏感,魚種又比成魚敏感。這與例3的現(xiàn)象基本吻合。在實驗室條件下,硫酸銅(以銅離子計)對白鰱(未計重量)96LC50=0.062mg/L(合硫酸銅0.25g/m3)。在天然水體中,盡管有機物和懸浮物以及鈣、鎂等離子能降低硫酸銅毒性,使其安全濃度有所提高,但對鯉、鯽、白鰱全池潑灑濃度,仍不宜超過0.7g/m3。 當然,也有采用高濃度1g/m3以上硫酸銅治療魚病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如1g/m3控制藍藻、1g/m3配合治療暴發(fā)性傳染病,在長期低溫陰雨條件下,1-2g/m3治療車輪蟲病等成功事例。但所有這些高濃度用藥,均是在嚴格控制環(huán)境條件下進行的,且必須做到:用藥時間短,同時增氧,藥后換水,盡量減少魚體應激消耗。 3.深水性中毒 就例4死魚原因,筆者認為一是水質瘦,底泥少,水體消耗藥物能力弱。二是水深達3m,存在躍溫層,加上水體上下密度不同,形成上層藥物濃度高,下層藥物濃度低,這樣,常規(guī)用藥也會導致魚類在高藥層中毒。 4.吞食性中毒 從例5可以發(fā)現(xiàn),水體中僅死草魚、團頭魴、鯉、鯽等吃食性魚類、而鰱、鳙等濾食性魚類未見死亡,因此,我們確認為屬吃食性魚類誤食了尚未溶解的硫酸銅顆粒而中毒。國外也曾報道,鯉魚因吞食銅400mg/kg,三天后全部死亡。 銅的殘留和富集,亦是引起魚類中毒而不可忽視的因素。如扇貝,在銅離子濃度為0.005mg/L和0.01mg/L水中培養(yǎng)45天,體內含銅17.03mg/kg和30.81mg/kg,富集系數(shù)達2900-3040。當魚吞食這種食物時,也可引起吞食性中毒。吞食性中毒主要危害吃食性魚類。 硫酸銅中毒,多因使用不當引起。所以,正確掌握使用硫酸銅的方法尤為重要。筆者就此提出幾點意見,僅供參考。 1.根據(jù)水溫、有機物和懸浮物含量、溶解氧、PH、硬度以及氣候、放養(yǎng)和魚體活動情況等靈活用藥,在與其它藥物混用時,濃度宜減小。具體使用硫酸銅可以0.7g/m3作為標準,上下浮動; 2.要測準池水體積,準確計算用藥量; 3.應選擇晴朗的清晨,魚不浮頭時用藥,投藥后有條件的應充氣增氧,防止藻類死亡消耗氧氣,敗壞水質; 4.由于銅的殘留時間長,對魚的攝食生長也有不良影響,故不宜經(jīng)常使用; 5.溶解藥物時,不應用金屬容器,溶解水溫度也不宜超過60℃,以防失效。千萬不能將未溶解的顆粒潑入水中,以防誤食中毒。 6.深水使用硫酸銅,不宜按常規(guī)用量一步到位潑灑,應相隔4-5小時分兩次使用為宜。 李達 等
13
發(fā)表于 2008-2-5 09:56: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的帖子

還有把全唐所用的藥物都灑在1/3的面積上,局部濃度很高。
14
發(fā)表于 2008-2-5 10:08:19 | 只看該作者
我還以為是用什么藥的,原來是這些啊,這些誰都懂吧
15
發(fā)表于 2008-2-23 18:56:53 | 只看該作者
注意潑灑時候的水溫!以掌握用量.
16
發(fā)表于 2008-2-27 13:33:36 | 只看該作者
看了著些都很不錯哦
希望多發(fā)點哦
17
發(fā)表于 2008-3-21 14:34:05 | 只看該作者
樓主發(fā)的資料每次都很有用
18
發(fā)表于 2008-8-29 16:19:37 | 只看該作者
ipnu學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7 18:5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