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樓

樓主 |
發(fā)表于 2010-7-22 15:06:10
|
只看該作者
三、配種區(qū)的管理要點
(一)公豬的管理
1、管理要點
1種公豬的淘汰:
應及時淘汰陰莖畸形、不爬跨或爬跨但陰莖不伸出,與之交配母豬不懷孕的公豬。
2飼養(yǎng)員管理操作注意事項
①飼養(yǎng)員必須隨時注意安全,不宜背對著公豬,也不要打它。但也不要害怕它,攻擊人的公豬要及時淘汰;
②用公豬作發(fā)情鑒定時,需要將正在爬跨的公豬從母豬背上拉下來,此時要十分小心。應用手抓住公豬的尾巴向內側拉,同時用另一只手按住公豬的后半部向外側推,切忌拉或推它的頭部,尤其是沒有經驗的飼養(yǎng)員更應注意;
③訓練后備公豬:后備公豬第一次試配要挑選一頭大小適合、發(fā)情明顯的母豬,將公母豬調在圈內最合適的地方,讓后備公豬有足夠的時間接觸或爬跨母豬,防止公豬打滑從母豬身上掉下來,避免任何引起公豬緊張的因素,當后備公豬正在交配或爬跨時,不要拉它,幫助其將陰莖插入陰門內;交配完畢記錄后備公豬在交配中的問題,計劃下次訓練時間;
3通常將公豬的管理分成4個階段:適應生長階段、調教階段、早期配種階段和成熟階段。
2、適應生長階段
⑴ 管理要點:
①選種后至130公斤體重為適應生長階段;
②用高質量的飼料限制飼喂,8月齡體重控制在130公斤左右;
③飼喂在通風良好、鄰近成年公豬和母豬的圈舍。
⑵ 飼養(yǎng)管理:
①每天限制飼喂2~3公斤的育成料、后備母豬料或哺乳料,日增生為600克,8~10周后,即8月齡時體重達130公斤;
②每周最多配種次數:無;
③圈舍:圈養(yǎng)(不用限位欄)、通風良好、溫暖干燥、鄰近母豬欄,以確保其正常的性發(fā)育;
④健康;根據公豬的來源和健康狀況來確定其免疫和藥物處理。
3、調教階段
⑴ 管理要點:
①體重130~145公斤為調教階段;
②用高質量飼料限制飼喂,9月齡體重控制在145公斤左右;
③在1個月的調教階段,使用發(fā)情明顯的后備母豬或青年母豬來調教;
④用另一頭公豬來重復配種,但要做好記錄。
⑵ 飼養(yǎng)管理:
①飼養(yǎng):根據體況,每天限制飼喂2.5~3.5公斤優(yōu)質飼料,日增重600克,9月齡體重達145公斤;
②每周最多配種次數:1~2次,每周利用發(fā)情明顯、靜立反射強烈的后備母豬或青年母豬來試配1~2次,通常選用一頭剛配過種且靜立反射仍明顯的母豬,如果母豬煩燥不安或有攻擊性,就應中止調教,調教圈欄應為3×3米,且地面干燥不滑,用木屑或橡膠板是理想的。千萬不要將受訓公豬放入群養(yǎng)母豬中,特別是當母豬正在發(fā)情時;
③圈舍:受訓公豬應圈養(yǎng)(不用限位欄)在配種區(qū)域,使其有機會觀察成年公豬配種;
④調教階段配種的目的在于培訓公豬,而不在于讓母豬配后受孕,因此需要給予特別的關照和幫助來確保受訓公豬不會失去信心,應溫和地對待受訓公豬,千萬不可敲打,使其對你產生信任即可成功在即。在調教階段的配種可能不會受精,因此,所配母豬需要用另一頭成年公豬來重復配種,以確保其受孕。
4、早期配種階段
⑴ 管理要點:
①9~12月齡為早期配種階段;
②繼續(xù)控制公豬的生長和體重;
③配種次數:2-4次/周,利用發(fā)情明顯的年青母豬。記錄配種情況;
4評估繁殖配種性能,為淘汰與否提供依據。
⑵飼養(yǎng)管理:
飼養(yǎng):根據體況,每天限制飼喂2.5~3.5公斤的飼料,以控制公豬的體重和背膘后。根據5分制體況評定,公豬最理想的體況應比母豬低1分。如果公豬體況過肥,不僅會生長得太快太大,縮短使用年限,而且會影響配種熱情和配種精力,特別是在高溫季節(jié);
②每周最多配種次:3~4次/周。為了控制公豬的使用頻率,有必要在配種區(qū)域保留配種記錄,并將記錄置于明顯的位置,如貼在黑板上。如果沒有記錄,精力充沛、配種能力強的公豬常常會被過度使用;
③圈舍:單獨圈養(yǎng)(不用限位欄)在配種區(qū)域,與調教公豬一樣,配種欄應有足夠的面積和干燥的地面;
④監(jiān)督評估:監(jiān)督每次配種,并給予必要的人工輔助,要抓住公豬的包皮以幫助陰莖插入,并使用一次性手套以減少疾病的傳播。要在這段時間評估公豬的性行為特征,如性欲、配種能力、繁殖力,如果性欲低或配種能力差,就應被淘汰更新,使公豬群保持可靠的配種性能。最初配種的10-15頭母豬(至少配種2次)可被用于評估公豬的繁殖力,比如返情率。
5、成熟階段
⑴管理要點:
①12月齡到36月齡淘汰時為成熟階段;
②繼續(xù)控制生長和體重;
③每周均衡配種6次;
④作好配種記錄。
⑵飼養(yǎng)管理
①飼養(yǎng):根據體況飼喂妊娠母豬料,使其體況評分比同群母豬低1分;
②每周最多配種次數:6-7次/周,盡可能均衡地安排每周的配種,同時,應有足夠的配種空間、適宜的地面和詳細的記錄;
③圈舍:單獨圈養(yǎng)或欄養(yǎng)在配種區(qū)域,如果欄養(yǎng),應與圈養(yǎng)公豬輪換,以增加公豬的運動,長時間的欄養(yǎng)特別是木制漏縫地板或金屬網地板,會損傷公豬蹄腿,從而影響公豬的配種能力,縮短使用年限;
④健康:公豬對母豬群具有明顯的性傳播疾病的危險,因此,公豬的健康和衛(wèi)生狀況對豬群的繁殖性能產生重要影響。要確保公豬免疫程序的實施和定期的疫病監(jiān)測。當疫病暴發(fā)時,要對公豬的使用和用藥采取特殊措施,并征求獸醫(yī)的意見,以控制性傳播疾病。另外,在輔助配種時,要使用一次性手套;
⑤如果實施了以上的操作程序,大多數公豬的使用年限至少可達2年,這樣的話,就在3歲時被淘汰;
⑥如果每周斷奶1次,哺乳期為3-4周,適宜的公母比例應為1:20,即每100頭母豬需要5頭配種公豬。如果這5頭公豬每年需要更新2-3頭,那幺,公豬和母豬的比例大概為1:17。
(二)配種程序
1、配種對象:斷奶母豬、后備母豬、返請母豬
(1)斷奶母豬管理
①每周四斷奶轉入配種區(qū)的斷奶母豬體況良好;
②早斷奶母豬第一情期不配種,等下次發(fā)情時再配;
③給予足夠的水和飼料;
④體況不好的斷奶母豬在后備區(qū)內自由采食,直至體況符合要求后才能轉入配種區(qū)。
(2)不發(fā)情母豬管理
①斷奶7~10天不發(fā)情的母豬調圈;
②2天不發(fā)情的母豬轉到后備區(qū),2~5頭/圈,飼養(yǎng)7天后轉入配種區(qū),每日用公豬試情;
③63天未見發(fā)情的母豬應及時淘汰。
2、母豬的發(fā)情周期
母豬的發(fā)情與排卵表
平 均
變化范圍
發(fā)情周期(天)21,18-23發(fā)情時間(小時)53,12-72
發(fā)情后排卵(小時)40,38-42排卵持續(xù)時間(小時)3.8,2-6
排卵量,后備母豬13.5,7-16經產母豬21.4,15-25
3、發(fā)情檢查
①無論自然交配還是人工授精,適時配種是獲得良好繁殖力的重要因素。而準確查情又是成功配種的關鍵;
②每天查情2次,早上喂料后30分鐘及下午下班前各查一次(排卵時間易變,所以需要一天查情兩次)。但一天兩次馬馬虎虎的查情倒不如一天一次認真仔細的查情;
③每天用試情公豬進行試情,由于公豬刺激,可以促進母豬發(fā)情,其表現主要有:
精神興奮、煩燥不安;來回走動,對環(huán)境易激動敏感;
食欲不振,日采食量下降,飲水增加;
當手壓背部靜立反射明顯,兩耳直立,站立不動;
陰門紅腫、擴張、流出粘液;
用拇指檢查陰部,有溫熱感覺,并有粘性感。
①成熟公豬查情:理想的查情公豬至少要12月齡以上,走動緩慢,口腔泡沫多,趕豬時要用趕豬板或另外一個人來限制公豬的走動速度,切除過輸精管的公豬可被用于查情。母豬在短時間內接觸公豬后就可達到最佳的靜立反射;
②把公豬趕進母豬欄,能對母豬提供最好的刺激,公豬會嗅聞母豬肋部并企圖爬跨;
③欄養(yǎng)時,應將公豬趕到母豬前面,而工作人員應在后邊查看母豬的反應;
④公豬同母豬鼻對鼻的接觸,可以準確地檢查出發(fā)情;
⑤當公豬在場時可以壓背,也可刺激肋部和腹部。
4、配種程序
⑴ 配種基礎知識:
進入配種間的所有母豬都必須認真查情,可用公豬檢查每頭未配種母豬;
②當母豬發(fā)情接受公豬爬跨時,配種員應選擇適當的公豬與其放在一起,使與之交配。母豬在一次發(fā)情中多次排卵,排卵最多時是出現在母豬開始接受公豬交配后約30~36小時。即外陰唇紅腫算起,約在發(fā)情38~40小時之后;
③精子在產道內的存活時間僅為24小時左右;
④卵子的壽命一般認為僅為4小時左右;
⑤建議執(zhí)行如下配種程序:接受公豬爬跨的母豬當天早晨配一次,次日早晨配一次,下午配一次,共計配種三次。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下午配種是十分必須的。
⑵ 配種具體操作:
適時配種或適時輸精,任何配種管理都應旨在保證在排卵期間母豬生殖道內有適當數量的活精子,因此必須天天查情并及時發(fā)現發(fā)情的起始時間。豬場應建立適合于自己的配種制度。
⑶配種注意事項:
①配種員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是保證配種舍生產性能的重要保證;
②建議每天配種從最不可能發(fā)情的母豬開始;
③用人工授精的豬場,應在24小時內輸精3次;
④試情和配種時每次不得超過3圈。并保證:母豬站立平穩(wěn)、盡量減少應激、及時輔助公豬、讓公豬陰莖鎖在子宮內、使公豬安靜射精;
⑤每個豬場、每個品種、每頭豬的發(fā)情時間都不一樣,應區(qū)別對待。所以每個豬場都應監(jiān)測實際的發(fā)情時間;工作人員營每天觀察每頭母豬和公豬并做好記錄,觀察記錄內容有:健康狀況、母豬是否發(fā)情等;
⑥寧用一頭小公豬配一頭大母豬,也不用一頭大公豬配一頭小母豬;
⑦對第一天發(fā)情但不接受爬跨的母豬,第二天上午、下午分別配種一次;
⑧對上午發(fā)情不明顯的母豬,應在下午再查情,并在出現靜立反射時配種;
⑨在母豬發(fā)情晚期人工授精或本交都易造成對母豬的感染,只有當母豬出現靜立反射時才可實施配種;
⑩保證下午配種的質量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環(huán)節(jié),下午的配種質量更重要,因為此時更接近排卵期;
⑾有些后備豬或初產母豬發(fā)情表現不明顯,使用雄性較強的公豬可能對完成配種有所幫助;
⑷ 配種后處理:
①配種后,母豬應盡可能保持安靜和舒適,
②一旦母豬最后一次配種結束,就應立即趕到限位欄內,母豬配種后應盡可能不要混養(yǎng),配種后7-30天的母豬不應被趕動或混群
③群養(yǎng)時不應同原來的斷奶母豬放在一起,而應同剛配完種的母豬放在一起,組成新群。
5、周轉方式:
⑴轉進配種區(qū)的母豬應該是斷奶回來的母豬、適配后備母豬、從后備區(qū)回來的上次發(fā)情未配母豬及從返情檢查區(qū)返回的空懷母豬;
⑵轉出配種區(qū)的母豬有上周配種本周三轉到返情檢查區(qū)的母豬、42天不發(fā)情的母豬轉到后備區(qū)、63天不發(fā)情母豬轉到后備區(qū)準備淘汰、剛發(fā)情但因故未配種的母豬;
⑶公豬在配種區(qū)和返情檢查區(qū)之間流動;
⑷配種區(qū)每個公豬欄對應的四個母豬欄最理想的分配是:一個斷奶母豬、一個空懷母豬、一個已配種母豬和一個適配后備母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