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9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微生物發(fā)酵飼料替代抗生素養(yǎng)豬的可行性試驗報告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9-26 10:34: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目前,國內外對抗生素的替代品作了大量研究,而其中尤以微生物制劑(益生素)研究較多,此類研究試圖通過添加益生性微生物對飼料進行發(fā)酵處理,來提高畜禽生產性能和飼料營養(yǎng)成分消化率,已有較多報道。本試驗采用消化籠單欄飼養(yǎng)技術,利用全收糞法測定經微生物發(fā)酵飼料中營養(yǎng)物質的表觀消化率,并與添加抗生素試驗料進行對照,以探討微生物發(fā)酵飼料的使用效果,以期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和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率。

1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豬來源與分組

  試驗豬選自長沙某公司天華試驗基地的去勢小公豬12頭,品種為杜長大三元雜交豬,平均體重約50 kg左右,健康無病,生長發(fā)育正常。置入豬消化代謝籠內單欄飼養(yǎng),適應后開始試驗,12個試驗欄的豬隨機分為3組,每組4頭,分別飼喂基礎飼料(對照組)、基礎料+抗生素、基礎料發(fā)酵處理飼料,即試驗分為A、B、C組。試驗在長沙某公司天華試驗中心進行,發(fā)酵飼料試驗料由湖南某公司配制并生產。

1.2 試驗日糧

各試驗處理組日糧配方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發(fā)酵飼料:在基礎料配好后,添加含乳酸桿菌、酵母菌和芽孢桿菌分別發(fā)酵后配成的發(fā)酵液(并按配料量加水15%),混合均勻裝袋,2 d后開始飼喂。

1.3 試驗豬管理和糞樣收集

  試驗豬進入消化代謝籠后,經過3 d適應期后,進行7 d的預試期,預試期前3 d喂相同的飼料,觀察試驗豬適應情況和采食情況,各情況正常后進行分組,并稱取豬體重。預試期后4 d開始飼喂各相應組的飼料。

  正式試驗共28 d,試驗中期收集糞樣(第15 d至第18 d,共4 d),每天記錄每頭豬的采食量、收集每天排糞量并稱重(從上午9:00到第2 d 9:00)。取鮮樣約10 g加10%硫酸保存于冰箱,4 d鮮樣混合后,備存用于粗蛋白測定。其它糞樣烘干后混合均勻,以每頭豬為單位,取樣約100 g用于測定粗脂肪、粗纖維、粗灰分等含量。

1.4 試驗數據收集

  生長速度:分別于試驗開始、試驗結束(28 d),對每頭試驗豬進行稱重,稱量前夜禁食空腹,計算階段日增重。飼料消耗與飼料轉化效率:準確記錄每頭豬的飼料消耗量,計算每頭試驗豬平均日采食量和飼料轉化效率(以料肉比表示)。

  營養(yǎng)成分測定:對收集糞樣和飼料樣品測定水分、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粗灰分和無氮浸出物的含量,水分的測定參照GB/T 6435—86方法進行,粗蛋白質的測定參照GB/T 6432—94方法進行,粗脂肪的測定參照GB/T 6433—94方法進行,粗纖維的測定參照GB/T 6434—94方法進行,粗灰分的測定參照GB/T 6438—94方法進行,無氮浸出物即總量減去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質、粗纖維和粗脂肪。


營養(yǎng)成分消化率的測定:利用全收糞法計算各種養(yǎng)分的消化率。

營養(yǎng)成分消化率(%)=(采食量×料中成分-糞量×糞中成分)/采食量×料中成分×100(采食量是15~18 d,共4 d的采食量)。

1.5 數據分析

數據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結 果

2.1 不同處理飼料對生長豬生產性能的影響(見表2)


  從表2中看出,與對照組(A組)相比,飼喂發(fā)酵料或添加抗生素料均能提高豬的平均日增重,分別由807.9 g/d 增加到847.4 g/d 和863.2 g/d(P>0.05);料肉比分別由2.68降低到2.52(P>0.05)和2.35(P<0.05),可見,飼喂發(fā)酵料后豬的平均日增重提高4.89%,料肉比降低5.97%。不同處理對平均日采食量和外觀評分沒有明顯的改變。

2.2 不同處理飼料對飼料中營養(yǎng)成分消化率的影響(見表3)

  從表3中可看出,與未發(fā)酵的對照組相比,飼喂微生物發(fā)酵料后極顯著提高了豬對粗脂肪的消化率(P<0.01),并達到了飼喂添加抗生素的效果;但降低了粗纖維消化率(P<0.05);粗蛋白質的消化率有一定提高的趨勢(P>0.05);對飼料干物質、無氮浸出物等營養(yǎng)成分消化率沒有顯著影響。

3討 論

3.1 無抗微生物發(fā)酵飼料對生長豬生長產能的影響


  近年來,使用微生物發(fā)酵飼料飼喂生長豬的試驗在國內外已有較多的報道。報道顯示,發(fā)酵飼料能提高生長速度和降低料肉比,飼喂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發(fā)酵飼料能顯著提高肥育豬的增重效果(袁淑芹等,1999;趙正興,2006)。魏金濤(2009)報道斷奶仔豬飼喂微生物發(fā)酵飼料后顯著降低了料肉比,提高仔豬日增重。胡新旭(2013)通過添加20%無抗發(fā)酵飼料,試驗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6.37%,料重比降低了5.54%。發(fā)酵全價料能提高斷奶仔豬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飼料效率(Camibe 等,2008)。但Camibe 等(2007) 報道發(fā)酵料能降低斷奶仔豬的生產性能。

  與添加抗生素飼料相比,使用發(fā)酵飼料生長肥育豬在平均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方面都沒有顯著差異(胡建坤,2008)。本次試驗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較,使用發(fā)酵料在生長速度上差異不大,但在料肉比上還是有較大差異。

飼料經微生物發(fā)酵后產生獨特的芳香味,能提高動物食欲,提高飼料適口性(李建軍等,2014)。劉瑞麗(2011)研究顯示生長肥育豬飼喂益生菌發(fā)酵非常規(guī)日糧后,豬日采食量提高了7.13%,但本次試驗未發(fā)現(xiàn)采食量增加,這可能與基礎日糧配方有關。

3.2 無抗微生物發(fā)酵飼料對生長豬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的影響

  飼料經過微生物發(fā)酵后,可能使飼料中營養(yǎng)成分消化率提高。本試驗發(fā)現(xiàn),發(fā)酵飼料組飼料中粗蛋白質的消化率有所提高,但極顯著提高了粗脂肪的消化率(提高了27.59%)。Hong等(2007)報道,飼料發(fā)酵后粗蛋白質和粗脂肪的回腸消化率顯著提高,Zamora等(1979)、Feng 等(2007)的試驗均得到粗脂肪的消化率提高的結論,而僅有魏金濤(2009)試驗發(fā)現(xiàn)粗脂肪消化率下降的現(xiàn)象。劉瑞麗(2011)研究表明,飼料干物質、有機物、粗蛋白質和粗纖維的表觀消化率均有極顯著提高。其原因可能是飼料在發(fā)酵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有益菌,可以為胃腸道補充酸性物質和活性乳酸菌,促進豬胃腸道酸堿平衡和微生態(tài)平衡,另外乳酸菌在發(fā)酵過程中可以對底物進行降解,提高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率。

4結 論

  發(fā)酵豬飼料經過微生物發(fā)酵后,提高了豬對粗脂肪消化率,并一定程度地提高生長肥育豬生產性能,使豬的平均日增重提高4.89%,料肉比降低5.97%;接近添加抗生素的飼喂效果。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3 07:0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