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是2019年第7篇「營養(yǎng)快報」
今天推薦的這篇文章來自Poultry Science期刊,文章名為「A reassessment of the vitamin D requirement of modern broiler genotypes」,即「重新評估現(xiàn)代肉雞的維生素D需要量」。作者是英國Newcastle Unviersity的Dr. Panagiotis Sakkas團隊,研究經(jīng)費來自歐盟的PROHEALTH (Sustainable pig and poultry production)項目。
這篇文章發(fā)表于今年1月,雖然不是那么那么新了,但是它是1月刊的Editor's Choice, 我讀過之后覺得雖然實驗比較簡單,但具備實際指導意義,值得一讀。
研究背景
如今的肉雞和數(shù)十年前的雞已是天差地別,隨著選育技術(shù)的成熟,現(xiàn)代肉雞生長速度越來越快,但同時,骨骼問題也成為生產(chǎn)上的嚴峻挑戰(zhàn)。
維生素D(Vitamin D)是維持骨骼完整性非常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一般我們飼料的VD來源主要要么是D3(膽鈣化醇,Cholecalciferol), 要么是25-OH-D3(25-羥膽鈣化醇,即25-hydroxycholecalciferol,常常被稱為HyD。由于跳過了肝臟羥化這一步,其利用效率可能相對更高)。
肉雞對VD的需要量一直比較模糊,而且經(jīng)過不斷選育,現(xiàn)代肉雞的需要量也可能有所改變?;仡^看,NRC 1994的推薦量僅僅為200 IU/kg; 而在生產(chǎn)上,我們今天從2000到5000甚至更高都在用。目前歐盟對家禽飼糧中VD水平的最高限制是5000 IU/kg (不限形式)。
那么問題來了,5000這個量對現(xiàn)代肉雞來說夠用嗎?進一步提高VD會不會對骨骼問題有所幫助?是否有必要修改這個最高限?(作者在英國,自然比較關(guān)注EU的規(guī)定) 另外,在同一水平下,不同的VD來源(D3 vs. 25-OH-D3)其效果是否有區(qū)別?
1.jpg (73.4 KB, 下載次數(shù): 2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8-2 10:37 上傳
維生素D3 (膽鈣化醇)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 需在肝臟中轉(zhuǎn)化成25-OH-D3(循環(huán)形式),再在腎臟中進一步轉(zhuǎn)化成1, 25-(OH)2-D3的活性形式,才能發(fā)揮其作用。
What was done?
實驗設計見下圖。
在基因型上,作者選了2個常用的肉雞品種: Ross 308和Ross 708(都是Aviagen育種公司的產(chǎn)品)。在飼糧處理上,低濃度D3組代表可能會產(chǎn)生維生素D缺乏癥的水平, 中等濃度D3組代表生產(chǎn)上常用的水平,而高濃度D3組則代表高于歐盟最高限制的水平。
2.jpg (92.82 KB, 下載次數(shù): 23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8-2 10:37 上傳
(Recreated based on Sakkas et al., 2019)
What was found?
基因型和飼糧處理之間并無交互作用。
基因型---Ross 308 比 Ross 708長得好一些(體重重148g,料肉比低3個點),步態(tài)評分也更好。
VD濃度---在生長性能上沒啥影響 (1000 IU居然也沒降低生長性能...)
VD來源---并未影響生長性能。不過,同為4000 IU/kg的水平,添加了25-OH-D3的處理組比只用D3的組的步態(tài)評分(gait score)要更好(不顯著,但相對于低D3組有顯著差異---見下圖ab標示)。
3.jpg (47.65 KB, 下載次數(shù): 23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8-2 10:37 上傳
(Recreated based on Sakkas et al., 2019)
飼糧中加了25-OH-D3的確可以增加血清中25-OH-D3的濃度,甚至數(shù)值上還高于高濃度VD處理組,特別是在小日齡的時候。#吃啥補啥啊
4.jpg (53.04 KB, 下載次數(shù): 2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8-2 10:37 上傳
(Recreated based on Sakkas et al., 2019)
VD濃度---24日齡時,高濃度VD增加了股骨灰分百分比(%)和脛骨灰分重量(g/kg BW)
VD來源---38日齡時,同樣的VD水平下,「D3 + 25-OH-D3」組比只添加了D3的組的雞脛骨和股骨灰分更重。同時,股骨強度也更高,說明礦物質(zhì)沉積有所改善。在小日齡的肉雞中,不同VD水平對股骨質(zhì)量也有影響,而對于脛骨的影響則并未那么明顯。
脛骨和股骨對VD水平和來源反應不同有點兒意思。文中作者討論說,"The stronger responses (in femurs)... are in accordance to the higher earlier mineralization rate of the femur as compared to tibia...and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suggestion that it is a better marker to assess responses of dietary treatments on bone mineralization." 也就是說,股骨的早期礦物質(zhì)沉積相對脛骨來說更為明顯,因此可以作為以后營養(yǎng)對骨骼影響的相關(guān)研究中一個更敏感的檢測指標。
5.jpg (50.73 KB, 下載次數(shù): 2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8-2 10:37 上傳
(股骨質(zhì)量. Recreated based on Sakkas et al., 2019)
一句話總結(jié)
❎ 維生素D3濃度高于5000 IU/kg 并沒有給現(xiàn)代肉雞帶來額外的益處。(嗯,人家法規(guī)也不是隨便設的嘛...不過,這個實驗只是在正常健康情況下,如果在應激條件下,估計可能能看到差別)
✅ 用25-OH-D3替代部分D3(濃度同為4000 IU/kg)雖然沒有提高生長性能,不過對雞的步態(tài)評分,骨礦物質(zhì)沉積,以及骨骼強度都有好處,機制之一可能是提高了血清25-OH-D3的濃度。
英文博客:Xixi | 翻譯&編輯:Liting | 校正:Xixi 原創(chuàng): Xixi博士 來源:曦曦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