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蛋雞養(yǎng)殖規(guī)模化程度的提高,腹瀉病已成為蛋雞的常見疾病之一。腹瀉疾病不僅影響蛋雞產蛋率和蛋殼品質,還會導致產蛋周期縮短、飼料轉化效率降低,使傳染性疾病的入侵有了可乘之機,極大地影響蛋雞飼養(yǎng)的經濟效益。造成該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如下: 1、生理因素引起的腹瀉 蛋雞從育成后期到開產初期,由于雌激素大量分泌,卵巢和輸卵管迅速發(fā)育,這期間需要大量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加之日糧中蛋白質含量及粗纖維含量過高,過多的蛋白質及粗纖維難以消化吸收,從而刺激腸道加快代謝,使得腸道蠕動加快,從而導致蛋雞腹瀉病的發(fā)生。 治療措施:降低日糧中蛋白質和粗纖維含量的配比,增加多種維生素含量,增強雞體抗病能力。 2、飼料中含鹽量過高 為增強食欲,防止啄羽、啄肛等現象發(fā)生,部分養(yǎng)雞戶在飼料中添加過多的食鹽,導致雞群出現劇烈腹瀉。另一原因是魚粉添加量大或魚粉本身含鹽多,也會誘發(fā)本病。 治療措施:如果飼料中食鹽含量超過0.3%時,雞群由于口渴而大量飲水造成腹瀉,所以飼料中的食鹽含量最好控制在0.3%。 3、產蛋期石粉的添加量過高或過快。 一般育成雞鈣的需要量為2%,高峰期為4%左右。過高的石粉添加量導致血鈣過高,腎臟負擔加重,引起腎腫導致腹瀉病發(fā)生。 治療措施:石粉的增加一定要循序漸進,隨著產蛋量的上升而增加。目前普遍認為,產蛋雞日糧中鈣含量在3.2%-3.5%是最佳水平,在高溫或產蛋率高的情況下,鈣含量可增加到3.6%-3.8%。但當飼料中鈣含量超過4.0%時,不但會導致雞的采食量下降,引起腹瀉病,而且還會引起雞痛風病的發(f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