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下痢的預防及防治
對仔豬下痢病因分析:
引起仔豬下痢的原因比較復雜,包括微生物及非微生物兩類,但此兩類間的關系十分密切,相互影響,又互為因果。病原可單獨致病,如大量的細菌或病毒感染時,也會與其它
病原混合感染,如冠狀病毒綜合大腸桿菌或球蟲,致病為某—種病原都會造成兩種不同臨床癥狀的疾病,如大腸桿菌引起的腸病性下痢及腸毒下痢或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性胃腸類或流行性下痢,且季節(jié)對病源致病的影響相當大,某些病原在冬季溫差大時容易致病如冠狀病毒,再者飼養(yǎng)環(huán)境的應激如太潮濕或太熱,也會引起的仔豬下痢,如斷奶后的下痢與斷奶的應激有關,同時許多病源是母豬傳給仔豬而致病的.母豬本身的營養(yǎng)狀況也會影響仔豬造成下痢,可見豬下痢的病因多且廣,并且相互關連,互相影響。
仔豬下痢的原因:
(一)病源性
大腸桿菌(腸毒性、腸病性),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豬流行性下痢病毒,輕狀病毒,沙門氏桿菌,梭狀菌、球蟲、豬瘤病毒、仔豬傷寒等。
(二)非病源性
1、營養(yǎng)性
①懷孕后期母豬飼管不當,造成新生仔弱小,抵抗力降低。
②母豬奶水缺乏,有乳房炎的母豬。無法提供仔豬必須的營養(yǎng),使下痢的機會增加。
③初乳攝取不足,仔豬出生后六小時內必須吮吸到初乳,當母豬生病造成初乳在質與量的不足,或者仔豬遭受冷應激時,會造成仔豬初乳攝取不足,引起下痢。
2、管理性
①保溫不夠,仔豬出生后是否有足夠的保溫燈、保溫板、位置是否正確等,仔豬的適當溫度在30℃左右。
②賊風9m/mm的賊風,相當于空氣溫度下降4℃。
③溫差大,一般要求仔豬的床面溫差不能超過l℃,分娩舍溫差不能超過2℃。
④潮濕,在沖洗豬舍后沒有保持適當干燥會造成仔豬下痢,潮濕的地面相當于溫度下降6--9℃。
⑤寄養(yǎng),寄養(yǎng)的豬因吸吮的乳頭位置改變而較易緊張,增加疾病的發(fā)生,造成仔豬下痢,成功的寄養(yǎng)仔豬應在仔豬出生屆后12--24小時內完成。
⑥仔豬出生后處理不當,弱小的仔豬、需要特別的照顧
而卻忽視,當發(fā)生下痢時,注射鐵劑會降低其免疫力。
⑦傳染病,各種引起仔豬下痢的病源很容易經(jīng)由工作人員的衣鞋以及畜牧獸醫(yī)器具而傳染豬。
⑧免疫不當。當給母豬注射控制仔豬下痢的疫苗時,必
須保證注射疫苗的母豬分健康良好,且疫苗要保存良好,注射劑量適當,注射部位和注射時間準確,且必須注射確實。
⑨分娩舍清潔消毒不徹底,當前一批豬發(fā)生下痢時,在
轉入下一批產(chǎn)仔母豬之前,分娩舍必須徹底清洗,消毒,然后保持干燥和溫暖。
預防仔豬下痢的措施
l、加強對懷孕后期母豬、泌乳母豬及哺乳仔豬
的飼管。
2、提供一個干燥、溫暖、無賊風的環(huán)境及良好的營養(yǎng),可防止各種病源入侵。
3、減少斷奶仔豬移欄及料應激,可預防斷奶仔堵下痢。
4、徹底清洗及消毒豬舍。降低畜舍病源含量。
5、以抗生素治療細菌引起的下痢。由診斷中心分離病源做藥敏試驗,對癥治療,同時在治療過程中,以口服藥物為主比注射更有效。
6、肌肱注射維他命電解質,可有效控制仔豬下痢,但要注意針頭、針筒的消毒。
7、實行全進全出,切斷平行傳染源。
8、適時早期斷奶,可控制仔豬下痢的發(fā)病機會。
9、搞好豬舍衛(wèi)生也是控制下痢發(fā)生的另一重要因素。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