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摘選)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
2007年2月28日
2006年,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認真貫徹落實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取得重大成就。經濟社會發(fā)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經濟結構矛盾突出。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09407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其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24700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yè)增加值102004億元,增長12.5%;第三產業(yè)增加值82703億元,增長10.3%。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yè)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1.8%、48.7%和39.5%。
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5%,其中服務價格上漲1.8%。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0%。工業(yè)品出廠價格上漲3.0%。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6.0%。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1.5%。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1.2%(表1)。
表1 2006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 指 標
| 全 國
|
|
|
|
| 城 市
| 農 村
| 居民消費價格
| 1.5
|
| 1.5
|
| 1.5
|
| 食 品
| 2.3
|
| 2.5
|
| 2.1
|
| 其中:糧食
| 2.7
|
| 2.7
|
| 2.9
|
| 煙酒及用品
| 0.6
|
| 0.8
|
| 0.3
|
| 衣 著 | -0.6
|
| -0.6
|
| -0.4
|
| 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 | 1.2
|
| 1.3
|
| 1.0
|
| 醫(y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 | 1.1
|
| 0.9
|
| 1.5
|
| 交通和通信 | -0.1
|
| -0.7
|
| 1.3
|
|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 -0.5
|
| 0.0
|
| -1.4
|
| 居 住 | 4.6
|
| 4.7
|
| 4.6
|
| | | | | | | | | |
年末全國就業(yè)人員7640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75萬人。其中城鎮(zhèn)就業(yè)人員28310萬人,新增加1184萬人,凈增加979萬人。年末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為4.1%,比上年末下降0.1個百分點。
年末國家外匯儲備10663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5億美元。年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7.8087元人民幣,比上年末升值3.35%。
全年全國稅收收入37636億元(不包括關稅、耕地占用稅和契稅),比上年增加6770億元,增長21.9%。
二、農業(yè)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0538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10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540萬公頃,增加34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380萬公頃,減少52萬公頃;糖料種植面積178萬公頃,增加22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818萬公頃,增加46萬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49746萬噸,比上年增加1344萬噸,增產2.8%;棉花產量673萬噸,增產17.8%;油料產量3062萬噸,減產0.5%;糖料產量10987萬噸,增產16.2%(表2)。
表2 2006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萬噸 產品名稱
| 產 量
| 比上年增長%
| 糧 食
| 49746
|
| 2.8
|
| 夏 糧
| 11381
|
| 7.0
|
| 早 稻
| 3187
|
| 0.0
|
| 秋 糧
| 35178
|
| 1.7
|
| 油 料
| 3062
|
| -0.5
|
| 花 生
| 1461
|
| 1.8
|
| 油菜籽
| 1270
|
| -2.7
|
| 棉 花
| 673
|
| 17.8
|
|
全年肉類總產量8100萬噸,比上年增長4.6%。其中,豬、牛、羊肉分別增長4.3%、5.3%和7.8%。全年水產品產量5250萬噸,增長2.8%。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08萬公頃,新增節(jié)水灌溉面積128萬公頃。
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2006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9870億元,比上年增長24%。其中,城鎮(zhèn)投資93472億元,增長24.5%;農村投資16397億元,增長21.3%。第一產業(yè)投資1102億元,增長30.7%(表3)。
表3 2006年分行業(yè)城鎮(zhèn)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行 業(yè)
| 投資額
| 比上年增長%
| 總 計
| 93472
|
| 24.5
|
| 農、林、牧、漁業(yè)
| 1102
|
| 30.7
|
| 采礦業(yè)
| 4168
|
| 28.9
|
| 制造業(yè)
| 26399
|
| 29.4
|
| 其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yè)
| 2556
|
| 19.9
|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yè)
| 1854
|
| 33.0
|
|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yè)
| 2247
|
| -2.5
|
| 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yè)
| 1974
|
| 25.2
|
|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
| 1687
|
| 38.7
|
|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
| 8196
|
| 12.5
|
| 建筑業(yè)
| 997
|
| 50.1
|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
| 11140
|
| 25.7
|
|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yè)
| 1786
|
| 14.4
|
| 批發(fā)和零售業(yè)
| 1885
|
| 23.0
|
| 住宿和餐飲業(yè)
| 929
|
| 37.4
|
| 金融業(yè)
| 118
|
| 11.7
|
| 房地產業(yè)
| 21446
|
| 25.4
|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yè)
| 666
|
| 37.0
|
|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yè)
| 465
|
| 9.5
|
| 水利、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yè)
| 7453
|
| 22.2
|
|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yè)
| 182
|
| 34.5
|
| 教育
| 2114
|
| 7.5
|
| 衛(wèi)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yè)
| 693
|
| 17.0
|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yè)
| 850
|
| 23.9
|
|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 2885
|
| 18.3
|
|
在對外經濟方面,2006年進出口總額1760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8%。其中,出口9691億美元,增長27.2%;進口7916億美元,增長20.0%。出口大于進口1775億美元,比上年增加755億美元。
全年新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yè)41485家,比上年下降5.8%。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694.7億美元,下降4.1%。其中,農、林、牧、漁業(yè)為6億美元,下降16.5%。
在金融、證券和保險方面,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34.6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6.9%;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為12.6萬億元,增長17.5%;流通中現(xiàn)金(M0)余額為2.7萬億元,增長12.7%。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34.8萬億元,增長16.0%;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3.9萬億元,增長14.7%(表4)。
表4 2006年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及其增長速度 億元 指 標
| 年末數(shù)
| 比上年末增長%
| 各項存款余額
| 348065
|
| 16.0
|
| 其中:企業(yè)存款
| 118881
|
| 16.8
|
| 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
| 166617
|
| 13.3
|
| 其中:人民幣
| 161587
|
| 14.6
|
| 各項貸款余額
| 238519
|
| 14.7
|
| 其中:短期貸款
| 101762
|
| 10.9
|
| 中長期貸款
| 113173
|
| 21.3
|
|
全年農村金融合作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yè)銀行)人民幣貸款余額2.6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277億元。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消費貸款余額2.4萬億元,增加2068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1.99萬億元,增加1439億元。
在教育和科學技術方面,全年研究與試驗發(fā)展(R&D)經費支出2943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41%,其中基礎研究經費148億元。全年國家安排了1409項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和2841項“863”計劃課題。新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7個、國家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認定企業(yè)技術中心達到438家。全年共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3.3萬項。全年受理國內外專利申請57.3萬件。
年末全國共有產品檢測實驗室21458個,其中國家檢測中心325個。全國現(xiàn)有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機構184個,已累計完成對4.9萬個企業(yè)的產品認證。全國共有各類氣象臺站18053個,其中國家氣候觀象臺249個,國家氣象觀測站2297個,區(qū)域氣象觀測站15507個。全國共有地震臺站1253個,地震遙測臺網(wǎng)31個。全國共有8800個海洋觀測站、監(jiān)測站位。
在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方面,2006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144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92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584萬人,出生率為12.09‰;死亡人口892萬人,死亡率為6.81‰;自然增長率為5.28‰。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9.25(表5)。
表5 2006年人口數(shù)及其構成
單位:萬人 指 標
| 年末數(shù)
| 比重(%)
| 全國總人口
| 131448
| 100.0
|
| 其中:城鎮(zhèn)
| 57706
| 43.9
|
| 鄉(xiāng)村
| 73742
| 56.1
|
| 其中:男性
| 67728
| 51.5
|
| 女性
| 63720
| 48.5
|
| 其中:0-14歲
| 25961
| 19.8
|
| 15-59歲
| 90586
| 68.9
|
| 60歲及以上
| 14901
| 11.3
|
| 其中:65歲及以上
| 10419
| 7.9
|
|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587元,扣除價格上漲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7.4%;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實際增長10.4%。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shù)(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43%,城鎮(zhèn)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shù)為35.8%。
注:
1.本公報中數(shù)據(jù)均為初步統(tǒng)計數(shù)。
2.各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和臺灣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