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8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稻田養(yǎng)殖云斑鮰技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6-8 08:49: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http://www.8008848.com QQ群:39180963 22297035 39386518  40890920  40966985   
http://bbs.*****.com
為調整水產養(yǎng)殖結構,開辟新的農民增收途徑,2006年,貴州銅仁地區(qū)漁業(yè)技術推廣站在印江縣峨嶺鎮(zhèn)峨嶺村實施省水產養(yǎng)殖結構調整項目,利用連片稻田32.6畝,經過5個多月的養(yǎng)殖,平均畝產稻田谷640千克,鮮魚118.73千克,魚產值2849.52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益和社會效益。
一、養(yǎng)殖基本情況
印江縣峨嶺鎮(zhèn)峨嶺村位于印江縣城城郊,地勢較平,交通方便,印江河從村里穿越而過,水質良好,無任何污染,稻田集中成片。項目實施前沒有養(yǎng)過魚,2006年開始在該村選擇集中連片32.6畝稻田進行云斑魚回養(yǎng)殖。
二、田塊選擇和田間工程
1.田塊選擇。選擇集中連片向陽稻田,排灌方便,保水性好。水源為印江河水,水量充足且無污染。
2.開挖魚凼魚溝。在稻田的一角或一邊按照稻田面積8%~10%,深1米~1.5米進行開挖魚凼,魚凼用水泥抹面,在魚凼上方搭建架子,稻田內開挖寬30厘米,深50厘米的魚溝,魚溝為“#”或“艸”等形狀,魚溝與魚凼相連。
3.田埂加高加固。為了防止田埂倒蹋,加固加高田梗至80厘米,寬50厘米。
4.搭建防逃設施。夯實田埂,在進出水口用竹箔或鋼絲網制作攔魚柵。
三、魚種放養(yǎng)
1.魚種選擇。選擇規(guī)格整齊,體質好,沒有傷的魚種。
2.魚種放養(yǎng)。待秧苗移載7天~10天后,水稻即可返青。此時加注新水,使稻田水位15厘米~20厘米水位,并立即放養(yǎng)魚種。每畝投放50克大小的云斑魚回魚種500尾到魚凼,切斷魚溝,在魚凼內投喂飼料精養(yǎng),待魚恢復體質,打開魚溝。
四、飼養(yǎng)管理
1.云斑魚回屬雜食性,主要攝食水體中的浮游生物、水生昆蟲、底棲生物、有機碎屑、藻類、水生植物等。因稻田內天然飼料不足,需要投喂一定量的飼料進行補充。投喂飼料每天分早晚兩次進行投喂,早上一般在9時~10時,下午一般在5時~6時投喂。投喂蛋白含量在28%~30%浮性飼料,早晚投喂量比例為全天的2︰3,同時根據季節(jié)和天氣情況進行調整。投喂飼料按照四定原則進行投喂,全天投喂量為魚體體重的1%~3%。投喂方法為“M”形。
2.堅持每天巡田。觀察魚的活動和攝食情況,檢查是否有魚病發(fā)生,稻田排灌設施是否完好,田梗是否有鼠洞等,特別是下雨天要及時排水,清除雜物以免堵塞攔柵,以利排水暢通。
3.水質管理。養(yǎng)殖過程中15天加注新水。特別是在稻田施農藥時,將魚趕至魚凼,切斷魚溝,待農藥時效過后,放干稻田里的水,注入新水,打開魚溝。農藥選用高效低毒農藥,禁用劇毒農藥。
五、魚病防治
1.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投放魚種時用4%的食鹽浸泡魚體5分鐘。
2.每隔15天用大蒜磨碎后做成餌料投喂,預防腸炎等魚病。
3.每隔15天用生石灰10千克化水在魚凼,魚溝中潑灑,調節(jié)水體的pH值和對水體進行消毒。


[ 本帖最后由 網絡幽魂 于 2007-6-8 08:50 編輯 ]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5 00:1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