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一只黑猩猩在幫另一只黑猩猩捉虱子,這是否是利他行為? (圖片來源:Rebecca Greene)
人類“近親”黑猩猩一直被認為不太“樂于助人”。不過,發(fā)表于6月26日《PLoS生物學》上的一篇論文對此卻有不同看法。科學家認為,盡管不太經(jīng)常,但是黑猩猩確實存在著“利他主義”的傾向。
野外的黑猩猩之間會表現(xiàn)出一些善意的行為,比如梳理毛發(fā)、分享食物等。但是,動物行為學家一直無法確切證實黑猩猩真正的利他行為,即在不期望得到回報的情況下,幫助一個無關的個體。關于此類的研究很多。比如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靈長動物學家Joan Silk曾設計過這樣一個實驗:相鄰的兩個房間里各置一只黑猩猩,其中一只黑猩猩面前放置兩根杠桿,編號1和2,拉動1號杠桿,這只黑猩猩就會得到食物,若拉動2號杠桿,則這只黑猩猩在得到食物的同時也會幫助另一間房間里的黑猩猩得到食物。統(tǒng)計結果顯示,這只黑猩猩在拉動杠桿的選擇上是隨意的,并不會因為能順便幫助自己的同伴而選擇更多地拉動2號杠桿。
在最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馬普進化人類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的心理學家Michael Tomasello及博士后Felix Warneken設計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實驗。他們將三個房間分別編號1,2,3。1號房間里放有鮮美的西瓜或者香蕉,2號房間里放置一只黑猩猩,1號和2號房間之間的門是鎖住的,這使得2號房間里的黑猩猩垂涎欲滴卻無可奈何。3號房間里是另外一只黑猩猩,它能夠通過移動一個木栓而開啟1號和2號房間之間的門,從而使2號房間里的黑猩猩得到食物,而它自己卻得不到。實驗結果顯示,80%的情況下,3號房間里的黑猩猩都會移動木栓。研究人員據(jù)此認為,利他行為并非人類所獨有。
對于此次實驗,Silk評價甚高。她說:“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實驗,提出了很有趣的問題,即黑猩猩會在什么情況下去幫助‘他人’。”作為補充,她認為,當黑猩猩正在吃東西或者期盼吃東西時,這種幫助他人的推動力可能就不存在了。Warneken對此表示同意。他考慮3號房間里的黑猩猩之所以愿意幫忙,另外一個因素可能是2號房間里的黑猩猩不停撞擊房間的門,表示它需要幫助。(科學網(wǎng) 梅進/編譯)
來自科學網(wǎng):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762611353381829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