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漲,國家儲備肉究竟何時動用?記者昨天從商務部官方網站獲悉,已經在我國一些受災的地方動用了儲備肉。
之前,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曾提到已在我國一些受災的地方動用了儲備肉。通過商務部新聞發(fā)布會這一公開的方式,市場運行司司長房愛卿確認了這一消息。他在會上透露的信息更加詳細:“目前,我們投放儲備肉主要是針對災區(qū),現在洪澇災害比較嚴重,有一些地方豬肉由于受災出現了供應緊張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和有關部門會商以后,已經投放了儲備肉,有些地方進行了連動。投放以后,現在看效果是不錯的,對穩(wěn)定市場供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房愛卿同時透露,豬肉市場調控總的原則是既要考慮到農民,特別是養(yǎng)殖戶的收入問題,要有利于農民增收。同時,又要考慮到廣大消費者,特別是低收入人群、大學生的豬肉消費,“在考慮這些因素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投放儲備肉”。
昨天,天環(huán)集團副總經理張錫榴告訴記者,他們設在浦口的養(yǎng)豬場儲備有4000頭生豬活體肉,但是尚未接到商務部的調用通知。張錫榴還表示,并不因為南京有儲備肉基地,調用時就是南京優(yōu)先,其調用權由商務部掌握。如果附近城市遭受洪澇豬肉脫供,儲備肉肯定是支援災區(qū)的第一選擇。
根據市商貿局發(fā)布的最新一期菜價統計信息,我市菜場的豬肉價格繼續(xù)在高位震蕩。豬后腿肉賣到了13元/斤。市商貿局副食品流通處表示,目前南京并非買不到豬肉而是肉價偏高。雖然目前我市生豬日上市量由5000頭下降到4000頭左右,即使動用儲備肉一天也就消化掉了,商貿部門將通過組織生豬調運、加強生豬免疫等舉措進行緩解。
隨著氣溫升高,豬肉消費進入淡季,價格上漲將刺激農民補欄積極性提高,使生豬生產逐步恢復。然而,生豬生產有其自身周期性規(guī)律,產銷平衡需要一定時間。同時,7月上旬長江中下游及南方部分地區(qū)遭受強降雨侵襲,給蔬菜等副食品市場的生產和運輸帶來了不利影響,如果惡劣氣候持續(xù)下去,必然會影響菜、蛋等副食品的貨源和運輸,增加了副食品市場調控的難度。針對上述問題,我市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將密切關注市場動態(tài),加強市場運行監(jiān)測分析,加強副食品貨源聯系,加大采購力度,增加調入量和上市量,確保副食品市場不出現大的波動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